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为人,让生命成为生命,当我们在时代统一价值观的挟持下,不断把人培养成刻板而单一的工具,那么社会就会有更多的精致利已主义者,他们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时代的灰尘落在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相互伤害,当你认为你就是那个幸运者,那么就是悲催的开始。
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多的焦虑症抑郁症,还有我们那些高知识分子会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北大有4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给出了答案,《易经》之乾篇有这样的阐述:“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概括了我们生活生存的环境对我们身心的影响。
上不在天:指的是我们缺乏了精神信仰和敬畏之心,缺乏了对道的追寻。
当一个民族最大的信仰是金钱和名利。那么所有教育就会围绕制造一批精致利己主义者在进行,那么父母就会想方设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老师也会以培养一个名校的学生为荣。
这个时代之快,快到大家都没耐心倾听你的过程,而是只关注一眼可以看见的结果。
所以在有限的资源中,大家都在打起精神来掠夺和占有,丝毫不敢放松,而过早地消耗掉自己的精神能量。
传统儒家文化中提到: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所以建设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建立自己价值观和人生观,才不至于掉进集体无意识的漩涡,成为别人的附庸,成为时代的悲剧。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一个真正的君子,都是能常让他这颗仁心保持着澄明,如果一个人把自身天性里自带的这颗仁心蒙蔽了,那他将失去他生命的根本,就好比失去了一个可以长居久安的家一样。没了仁这个家,那么无论外境是穷困还是逸乐,他终不可以久安。
安仁之人,无论走到哪里,此心自安于仁,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神清气爽,从不外求,总是内观,即便是苦难缠身,灾祸不断,他也能处之泰然,获得自然安适,自如自足自自洽。
我们人人都有这个能力,只是被各种欲望妄心所蒙蔽。阳明先生讲: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孟子讲:万物有备于我。
一个人自己守住自己的仁德还不够,他自觉的同时也要觉他,自立的同时也要立他,这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个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身处贫困而忧愁,也不会因为身处富贵而忘礼。
所以,上帝造人之初就设定了付出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而如今人类文明已经走向了掠夺和战争,那么这样做只会加速走向灭亡。
如果一个人一直执着于自己的利益,那么当他们无法实现自己利益的时候,就是痛苦的时候。
中不在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从熟悉的宗族关系走向陌生的关系。脱离了原有熟悉的社群关系,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关系被打破。他们大多数人无法获得熟悉的心理支持,孤独、迷茫、无助常常压在心里而无处宣泄,而现实的环境却是需要他们表现得强大、坚强、勇敢。
所以,我们都把自己关起来,沉浸在虚拟的网络关系中,被无数的碎片化的讯息充斥着我们的头脑。我们和现实社会越来越远。
于是我们习惯性地伪装,习惯性地掩饰,我们掩饰我们真正的窘境,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情绪。掩盖自己真正的需求。
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大家都在表演,而只有那个小孩说出了真相。
这样做,只会伤害我们的人格,分裂我们的身心,只会增加我们内心的冲突。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人能够脱离社群单独地存在,我们内心深处有着社交需求和社会认同,所以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看似自由的背后,是更多的禁锢,我们看似有无数选择,实际上没有多少选择。
下不在田: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人们逐渐脱离了人的自然属性,活成了单一而刻板的机器,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诉求着未来的不安。
当我们还在为摆脱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粗放式而欢欣鼓舞,而逐渐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脱离了体力劳动进去了脑力劳动,确实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但却让头脑更加地活跃起来,不断思索人生活着的意义,不断悔恨过去,焦虑未来。
过度思索为心理问题埋下伏笔,过度思索自我会让生命不堪重负。
大自然本身就自带疗愈的功能,只是我们逐渐与之渐行渐远。它润物细无声般缝合你受伤的心灵。它无私而高贵的品质温暖着每一个众生。
事实上《道德经》已经给我们指出了解决方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当我们试着放下头脑二元分别,放下所有事物的对错之分,成败之分,得失之分,贵贱之分,那么我们就不会用生命能量去抵抗那些失败、那些过错、那些伤害。而是回到自己的仁心,那么即使你受到万人诋毁,你坐在轮椅上,你困在牢房中,自然在当下能升起内在的法喜。
当我们不再高看自己,放下我们的攀缘心、虚荣心、嫉妒心,那么我们就会处在低位,处在弱位,那么我们就可以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如水,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形态可以改变,本质从不更改,既可以与污浊共生,又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低谷时暗藏着于沟壑,高光时也可波涛汹涌,既有暗无天日的等待,又有开天辟地的勇气。
真正的勇敢不是驱使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坚强和乐观,而是接受自己的渺小、无力和平凡,真正的心想事成不是想什么来什么,而是来什么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