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邻居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人口最多印度,哪怕是蒙古,也可以追忆曾经横扫亚欧大陆的辉煌…他们有大国心态/幻想多少也可以理解。
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称之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从秦汉开始,越南就是中国大一统常驻板块,越南人与汉人一样,长期是炎黄子孙,事实上,越南主体民族京族主要就是汉人南迁的后代,与南方汉人并无区别。千年前,红河平原是岭南诸越中平原面积最大的一块,比珠三角大(彼时,珠三角还未发育完整),在中南半岛也是最好的农耕板块。基于此,不断南迁的汉人带来农耕技术和文化,越南成了当时东亚南部的“中原”,人口稠密,是中华文明在东南亚的强势存在,越南人产生了对于周边(包括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优势心理,是其大国心态的萌芽。唐末至五代,中国进入大分裂期,唐帝国及之后的正朔的“五代”,
忙于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南方的十国疲于自保,整体上中国对东南、西南统治开始力不从心,云南开始脱离统治,中国失去了从红河上游牵制越南的地缘优势,之后越南也开始走向独立……两宋面临更重的北方压力,客观上给了越南几百年自我意识发展空间。这段时间,越南凭借规模优势(人口、文化、治理手段)向南积极进取,向湄公河扩张,开始背向东亚,立足东南亚,是为其“大国”意识的起始。其视角下与两宋形成了南北形势,是为中国文化的不同国家。至元朝,
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越南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式微,他们一方面臣服元朝,一方面强化其文化自保、自立意识,其独立开始不可逆。明朝即使短暂收复,也难以为继,越南彻底成了一个,甚至是唯一个,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进入中国宗藩体系的国家,不胜唏嘘。师承中国,让越南成了中南半岛最有秩序性的国家,也是战斗力最强的国家,甚至建立了自身为中心的小规模宗藩体系,跃升为东南亚大国。清末,欧洲人从海上而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秩序,中国无力招架。
越南开始脱离中国宗藩体系,进入法国的殖民体系,出现了对自身文化(中华文化)的自我怀疑。二战后,越南先后驱逐日本,击败法国,赶走美国,统一南北,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中国的帮助下,我们付出了大量的人财物。不过在越南看来,这自然是越南的力量,于是开始自信心爆棚,世界第三。
番邦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不时常对他们敲打尾巴就会翘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