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是志愿军胜利之夜#
二次战役不是包不了美军的饺子,问题是饺子皮太薄了,而里面的美军的馅儿太硬了,所以能包住,但是吃不下去。
长津湖战役担任穿插任务的志愿军都非常英勇,在只有轻武器个血肉之躯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并且占领有利地形,但在美军优势火力的狂轰滥炸之下,很难守住阵地,阻断美军的逃跑路线。
整个前五次战役都是面临这个问题。不是志愿军不英勇,不是穿插不到位,而是所有能够人力付出的都付出了,仍然无法弥补与美军的火力差距。
从第一次战役但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出现过多次包围美军一个师或者团的情况,已经切断了敌人退路,甚至已经包围住了,但是火力差距太大,美军空投能力太强,物资补给速度非常快,我们吃不下来,只能眼睁睁的瞅着美军从包围圈冲出去逃走。
所以我们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尤其是前期五次战役中的英雄模范,战斗英雄,几乎都是在打阻击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就是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在烦人穿插敌后的任务。
比如水门桥战斗,担任穿插任务的志愿军拼尽全力,炸毁了美军撤逃必经之路上的桥,美军修复后我们又炸掉,最后美军空投了一座桥,陆战一师仍然通过这座桥撤退了。
改变战法之后,不再主动发动全战线的进攻,但是经常发动军级或者师级的进攻,歼敌数量其实也不少,自身的伤亡也减少了。后中后期志愿军的装备水平提高之后,这种拔点作战的成功概率也提高了很多。
也是因此,再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军委和志司达成了共识,不再寻求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全歼对手整建制部队的机会,而是改成了零敲牛皮糖,每次作战以更小的单位为目标,比如用一个军力求全歼对手一个营。
但这仍然有一个问题,当时志愿军一个军基本上都是四五万人,美军一个营千把人,我们就算能围住,这么多部队也用不上,展不开,队形太密集容易受到敌人重武器火力杀伤,队形不密集又围不住对手。
所以亮剑里唯一上过朝鲜战场的孔捷很感慨的和李云龙与丁伟说,美军并不是我们宣传的那么不堪一击,美军的战斗力很强,我们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他带着很多战士出国作战,却没有把他们带回来,我们一直那样宣传,是要误大事的。
毛主席讲,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承认自己个对手得差距并不丢人,正因为差距很大,我们反而取得了胜利,这样的胜利更加弥足珍贵。客观承认自己和对手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才能奋发图强,弥补短板,胖自己变得更强大。
如果现在还是只说包饺子而不承认饺子最后破了,是对不起那些牺牲的先烈的血肉付出的,因为这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