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万亿,中植系暴雷堪比恒大,毛阿敏丈夫的商业帝国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10 01:22:14

如果说中国商业界有哪些曾经辉煌一时,却又迅速崩塌的商业帝国,中植系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

300万的投资门票,十五万人纷纷参加,其中更是有单个客户投资总额就达到50多亿,为何如此多富豪“器重”的中植集团,竟然会轰然倒塌,两年时间负债上升到3.72万亿。中植集团的领头人解植锟留下的260亿公司遗产,为何毛阿敏宁愿不要,甘愿去国外生活?

中植系的创始人解植锟,其生涯堪称一部典型的“寒门逆袭”传奇。1961年,解植锟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早年,他毕业于黑龙江省委党校,从最基层做起,成为了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印刷厂的一名工人。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才华,他逐步升任为厂长。

此后,他的商业才能开始崭露头角,陆续经营面食厂、服装厂、储木厂、水泥厂和养殖场等各类实业,并通过收购五营区国有不良资产,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 1995年,是解植锟商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成立了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起初主要从事造纸材料经营。

彼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各种机遇不断涌现。1997年,中植集团进军房地产开发领域,项目迅速遍及北京、上海、昆明、哈尔滨等众多城市,通过在房地产行业的深耕,完成了进一步的资本积累。 在发展实业的过程中,解植锟逐渐意识到金融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

2001年,中植集团控股哈尔滨中融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踏入金融产业领域,这一决策成为了中植系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步。此后,中植系依托中融信托,开始逐步构建起庞大的金融版图。到2009年,中植系形成了投资、并购、资产管理和产业基金等业务板块,并实施九级合伙人制度,逐步明确了自身作为类金融投资控股集团的定位。

在中植系的发展进程中,有几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和标志性事件值得关注。

2010年,通过将中融信托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转让给央企,中融信托获得了国资背景,凭借国资背景,中融信托在市场上的信誉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业务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09年底,中融信托信托资产管理规模首度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而到了此后的几年间,这一数字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013年,中植系实施全面业务转型,形成金融、并购、财富管理、新金融四大业务板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业务体系。

2015年,中植系在国际化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在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澳门分别设立分支机构,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同年,中植系控股第一家上市公司,标志着集团开始向实业化转型,逐步构建起“实业 + 金融”双主业模式。

此后,中植系不断加大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力度,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控股了多家上市公司,涉及半导体、大消费、大健康、幼儿早教、新能源汽车、生态环保、企业外包服务等多个细分行业,其资产规模和影响力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然而,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为何会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崩塌呢?

过度依赖资本杠杆是中植系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中植系为了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大量运用资本杠杆进行投资和并购。在房地产行业,中植系资金大量流入,据统计,中直系的资金曾流入过包括恒大集团、华夏幸福、佳兆业、融创、蓝光、太和世贸等在内的15家房企。

中植系通过高息揽储等方式筹集大量资金,然后投入到这些房地产项目中。但房地产市场受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极大,中植系投入的大量资金也随之被套牢,无法及时收回,导致资金链紧张。

在A股市场,中植系也采用了激进的投资策略。其主要投资运作方式之一是通过所谓的定融项目,向投资者承诺高收益,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随后,中植系会将旗下一些特殊资产,如融资租赁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体内,制造业绩增长的假象,推动股价上涨,然后抛售股票套现。

据报道,中直系在这类二级市场的投资成本接近450亿元,解植锟生前称以这种模式投资的标的最多时有57家,后来仍有40家左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A股市场环境下,即使是正常的投资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中植系这种激进的投资策略无疑使其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

除了过度依赖资本杠杆,中植系内部管理也存在严重问题。解植锟作为中植系的灵魂人物,在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拥有绝对的决策权,集团及旗下企业高度依附于他的决策。2021年12月18日,解植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离世。

解植锟去世后,中植系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员先后脱岗或者离职,导致集团内部管理陷入混乱,决策机制失效,许多业务无法正常推进。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中植系内部存在弄虚作假、协助大股东套现等违法违规行为。

2023年,中植系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先是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出现延期兑付问题,引发投资者恐慌。随后,中植集团发布公告,承认相关产品陆续发生实质性违约,并表示已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全面清产核资。

根据公告内容,按照中介机构模拟合并口径测算,集团总资产账面金额约2000亿元,而剔除保证金后相关负债本息规模约为4200 - 4600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2023年11月,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中植系正式宣告暴雷。

2024年1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曾经辉煌一时的中植系商业帝国彻底崩塌。

这一事件也给金融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促使其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防范类似风险的再次发生。中植系的案例为中国商业界和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极具警示意义的样本,促使各方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审慎和理性。

文章来源:商业就是这样

0 阅读:0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