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女大学生服毒自杀案后续曝光!背后真相,令所有父母警醒

雨寒说历史 2023-05-21 15:43:06

2021年12月12日,西安大三女生小程因房东不退租金喝下一瓶剧毒农药自杀,她给闺蜜发的最后一条短信上写着:“他说了我死了就会给我道歉。”

他,指的就是房东任某某。

2021年12月13日,一天一夜的抢救没有救回小程,年轻女孩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岁。

小程的父母悲痛欲绝,起诉了房东任某某。

2023年4月13日,一审出了结果:房东任某某被判赔偿小程的父母19万余元。

但,小程生前最在意的,也是她父母一直耿耿于怀的道歉,依旧没有等到。

任某某说:“我之前没有给她道歉,今后也不会给她道歉。”

对于判决结果,他也表示:“我对这判决不服,已上诉。”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年轻女孩为了一句道歉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还要从2021年6月11日说起。

小程通过中介,跟房东任某某租了间屋子,房租每月1900元,押金3000元,租期一年,先付半年。

小程很痛快地给了租金和押金,顺利入住。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10月31日,因为跟男友分手,并患了双向情感障碍,小程准备退租回老家。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果乙方(租客)擅自退租,应按一个月租金向甲方(房东)支付违约金,且押金不退。

同时还约定,租期内,如乙方退租,需提前跟房东协商,如经房东同意,乙方可进行转租。转租成功后,甲方退回乙方押金以及剩余房租,且甲方同意乙方在房间内做饭,墙面自然损坏,乙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小程跟任某某说了自己要提前退租的事,任某某也同意退钱,但在该退多少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分歧。

按小程的算法,押金3000元,一个月租金1900元,减去水电费500元,任某某要退给自己4400元。

任某某认为是小程提前毁约,再加上一些水电、清洁、维修等费用,不可能退那么多。

两人掰扯了一段时间,小程做了让步,只要退自己2500元,这事儿就算完,不然就去法院起诉。

任某某一听这话,也强硬起来:“你已经把叔叔说恼了,等你上诉。"

12月9日,小程到法院递交了66元的诉讼费。

12月10日,有民警过来协调此事,调解的结果是,任某某退还了1300元的押金。

至于多收的一个月房租,任某某坚决不退,理由是小程没租满一年,也没帮自己转租,这种情况下,不会退房租给她。

小程的意思是:“只给我一千三的话,你给我个很诚恳的公开道歉,那其实一千三也是可以的。”

任某某不同意:“叔叔还指望你给叔叔道歉,你还挺牛的。”

为什么小程坚持让任某某给自己道歉?

因为在她看来,任某某对自己的辱骂,是过不去的一道坎。

任某某嘲讽挖苦她:

“有幸福的回忆,也有被人玩弄的羞耻。"

“这些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不敢把这些隐私告诉自己的父亲,怕自己父母难以接受。”

小程也曾回击任某某:“没有良心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

任某某不甘示弱,直接开骂:“你这biao子,我真恶心你。”

这些话,深深刺激到了小程。

小程妈妈说,小程带着网购的农药找任某某要说法,任某某并没让步,而是说:“你把药喝了,我就跟你道歉。”

12月12日,小程喝下了一整瓶农药。

随后她给陕西公安12110发了一条报警短信,最后一句是:

“不用送我去医院了,我不需要抢救,就算抢救也已经来不及了,我只需要任某某的道歉尚可安息,谢谢你们。”

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因为一场纠纷,悄然逝去。

说实话,双方都不差这几千块钱,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如此惨痛?

两个字:偏执。

先说房东任某某。

一开始小程跟他谈退租,交接屋子的时候,他没有提扣钱的事。

等屋子转租出去,小程也回到了老家,他才表示,不可能按照小程说的数退钱,杂七杂八扣下来,只能退给小程2000元。而且,必须得找到当时的中介才给退。

但时隔半年,中介早已不在,也就是说,这钱不会退给小程。

明眼人都看得出任某某的打算,小程回了老家,因为几千块两地奔波,无论是时间或金钱成本都很高,很可能最后吃个哑巴亏就完了。

可他失算了,在小程的坚持下,他退还了1300元的押金。

值得一提的是,任某某是个拆迁户,不差钱。按照他妻子的说法,他这人很抠。

他的“偏执”表现在:给1300元已是仁至义尽,你还要上诉、要钱,就是得寸进尺,就是在逼迫我、害我。

所以,即便他知道小程“说话情绪低落,感觉病了”,依旧拿话羞辱她。

房东任某某自述

所以,哪怕得知小程喝下农药,他依旧短信谴责小程:

这些话可能不是小程自杀的主要原因,却是压倒小程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院判他民事赔偿,并不冤枉。

再来说说小程。

咱们就事论事,确实是她违约在前。

如果房东愿意按照小程的算法,退给她4400元,那说明小程遇到了宽厚之人。

如果房东扣七扣八,各种算计,那说明小程遇到了斤斤计较的人,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即可,不必非要跟对方死磕。

是的,小程患了双向情感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思维和行为。

但个人认为,她更多的,是陷入到“偏执”当中。

看过她给任某某发的消息,听过她的录音,不难发现,她的“偏执”是:我占理,房东要退我房租,要给我道歉,不然我付出一切代价,都要让他得到惩罚。

据任某某说,小程骂过他“老死狗”“老赖皮”,还说他“欠钱不还”;小程前男友小周发现,在小程喝农药前,曾连续打给房东至少50个电话。

最开始,小程只是想让任某某退房租,后面则变成势必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所以,任某某越是刻薄羞辱小程,她就越想让任某某道歉;任某某越是不道歉,她就越钻牛角尖。

最后,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惩罚任某某。

结果我们看到了,她用自己命换来的,是任某某的“我之前不会给她道歉,今后也不会给她道歉”“我对这判决不服,已上诉”以及父母的伤心欲绝。

一声叹息。

跟很多父母一样,我看见年轻孩子的逝去,心中总会泛起疼痛:

“孩子啊,为这么个自私自利的人去死,真的不值得。他不会因为你的死而心生愧疚,更不会因为你的死改变自己的处事态度。”

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父母,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走上这条死胡同?

我觉得至少要做到两点。

▶ 做孩子情绪的容器

心理学者李雪老师曾说过:“从因果角度讲,孩子经常偏执,其实也是父母经常偏执的结果。”

如果父母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孩子、规范孩子,比如:

“写作业就写作业,总溜什么号,必须写完作业才能干别的。”

“吃饭就好好吃,别东张西望慢吞吞的。”

“我还不是为你好,听我的准没错。”

……

那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基础就很薄,表面看起来这个孩子未来生活得更正确、更好,但他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如意,很容易陷入到偏执中,别说走出困境,很可能越陷越深。

足够好的父母,要做孩子的情绪容器,给予他爱的反馈,容纳孩子的情绪,不去试图改造孩子。

给孩子赋权,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

▶ 教孩子成为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

曾经有位妈妈问尹建莉老师:

“女儿被路上的石头绊倒哇哇大哭,奶奶边哄边打石头说‘都怪你!坏石头’,我内心是否定奶奶的做法的,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怎么办?”

尹建莉老师如此回答:

“这些事发生时,不要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平常的,甚至有些趣味的事。

我教给圆圆要善待‘对方’。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先安慰她,等稍微好些,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疼。

‘碰撞’是双方的事情,要相互体谅。圆圆给小板凳揉揉疼时,也就忘记了自己的疼,情绪很快就好起来了。”

而这种体谅“对方”的情绪,不会让孩子觉得“我疼,是因为别人的错”“别人好,我就不好”,而是能够逐渐意识到: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不必跟别人斗狠比倔,想办法解决问题;

遇事不执着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分得清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不会想着改变他人,做好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世上,鲜有父母不爱孩子。

我们都盼望着:

在孩子的成长中,给予孩子爱与自由,成为托举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尽情舒展自己的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并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脆弱、虚假、挫折。

1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