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黑料颇多,出轨和性丑闻的新闻在网络上遍地都是,但这一点也不妨碍美国人将其视为偶像人物。

美国人对他的崇拜,很大程度上因为克林顿出身贫寒,最后一点点成为总统,可以说是美国梦的真实写照。
而在中国互联网上,不少网友对于他的印象也不坏。

因为正是他在任期内,推动贸易全球化,中国才能加入WTO,让我国完成了经济上的一次腾飞。
可就这一点,克林顿于近日接受采访时却称,在其任期内存在着两个瑕疵与遗憾。
其中一个就是让中国加入WTO,而另一个则与眼下的俄乌战争有关!

那么,克林顿所说的两个遗憾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
一、克林顿支持中国入世克林顿将中国入世视为自己任期内的错误与遗憾,显然是由于当下中国工业产能过强,已然对美国本土工业产生巨大影响。

而真的要详细讲起中国加入WTO这件事的前后经过,以及后来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其实克林顿算是送上了一个“大助攻”的。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社会众多企业员工,那些原本捧着“铁饭碗”的从业者,竞相下海经商。

这些人一股脑的跑到南方做生意,那里临近香港,再加上深圳的经济特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国家在这一时期也提供了很多的帮扶政策,让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在社会上涌现,但一开始这些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好卖。

美西方国家早就联合起来形成了贸易圈,也就是世贸组织成员国。
他们十分排外,对没有加入世贸的中国征收高额贸易关税,是卡在中国商品脖子上枷锁。
而这些世贸成员国之间则由政策商定,签订的是价格极低的关税,如此一来,中国的产品肯定是被拒之门外的。

当时很多企业的做法,就是想办法将东西运往香港,通过这里做一个贸易中转站,以此躲避高额关税。
香港所能吸纳的制造业数量是有限的,这直接限制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上限,故而真正的出路有两条。

一是效仿美西方国家另外组建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与对方打擂台,这一点凭借当时中国的影响力是很难实现的。
再加上美西方国家工业起步较早,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许多国家受此影响,选择与之亲近。
所以第一条路走不通,剩下的最好办法还是加入世贸组织,获得成员国的身份。

自1986年始,中国政府即向世界关贸总协定组织递交入会申请,个中曲折毋庸赘述。历经整整15载,中国才于2001年踏入世贸组织之门。
其中的大致经过,就是中国到1997年的时候,中国率先和斯洛伐克等国签订协议,最后直面欧盟和美国这一关。

双方因此商定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府为了获得对方同意,不惜通过降低关税这种方式牺牲一部分利益。
可即便我们主动示好,欧盟和美国还是顾虑重重的。
他们提出了许多严苛的要求,特别是美国的国会议员大多不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但美国的政治体制中议会和总统意见不合的事时有发生,国会不同意,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却对中国入世表示了支持。
美国议会成员担心中国入世,会在将来的经济全球化中打击到本土工业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有着廉价劳动力,以及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厚条件,一旦中国加入世贸。
二、极其苛刻的条件中国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对逐利的美国资本家而言,犹如一块极具吸引力的磁石,前来投资自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样美国本土的工厂数量就会削弱,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就业压力增大,逐渐影响到政党的选票等等。

克林顿所思考的是,中国拥有着极大的消费市场和廉价人口资源。
只要中国入世,就能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市场,进一步获取更多利益。
这些条件都是美国资本家看重的,所以这个问题的争端背后,实际上也是美国政客和资本家的一场较量。

克林顿最后选择支持中国加入世贸,但也提出一些苛刻要求。
这是因为美国为全球最主要的大豆输出国,其占比达43%。他们担心中国农业与之竞争,便提前保住自己的利益,即所谓的“金饭碗”。

他们害怕中国农业会过来抢生意,提前保住了自己的金饭碗。
除了美国以外,欧盟同样是狮子大开口,在中国入世贸的过程中加了很多的“不平等条款”。
比如中国的纺织品和农业产品,必须以最低价格出口到欧洲等等。

这些条件在现在看来,无异于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先将自己的底牌和最低价亮给别人,是一种十分吃亏的行为。
但欧盟和美国根本没有给什么商讨空间,不同意就别加入世贸。

当时朱镕基总理专门为此事到美国与美方代表进行商谈,一见面对方就提出三个要求。
朱镕基总理为了大局考虑,只能表示同意,只要要求不过分,就先加入世贸再说。
这时一旁的中方代表龙永图坐不住了。

由于这三项要求尚未获得中央领导层授权,便写纸条呈予朱镕基,期望他能慎重考虑。
朱镕基见到龙永图频繁的递纸条,最后直接在会场生气的喊了一句“别再递了”。
美国人因此也被震慑到了,后面的谈判过程中都在斟酌。

由此可见,中国为了加入世贸做出了怎样的艰难牺牲。
但也正是因为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工业制造直接与欧盟的生产体系进行对接,完成了产业升级。

中国有着丰富的人力和土地资源,加入WTO以后,就成为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粉碎机。
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段位的对手了,中国制造走向了全世界。
所以在近日接受采访的时候,克林顿觉得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自己任期内的一个瑕疵。

中国并未如美国预想般给其经济带来改善,相反,美国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按照美国最开始的设想,中国引进的都是中低端工业,充当着“出苦力”的角色,最好一直这样维持下去。
但中国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科技已经逐步实现赶超,这是美国人始料不及的。

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诞生,对于美国的霸主地位挑战是全方面。
现在的美国虽然高喊着贸易战,可连自己也明白是离不开中国商品的。
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内遗憾就是在1994年的时候,对乌克兰施压,让他们放弃了一千多颗核弹头。

这件事致使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俄罗斯动不动拿着核武器说事,可乌克兰手里是没有核反击能力的。
在克林顿看来,若乌克兰持有核武器,俄罗斯定然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当下这种被动局面也就不会出现。

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克林顿的这个遗憾实际上是必然诞生的,现在的说法有一定的“马后炮”嫌疑。
乌克兰乃苏联政治遗产的继承者之一,苏联解体后,它一度成为除俄罗斯与美国之外的第三拥核大国。

最开始核弹头数量比中国还多,这就导致在最开始,美西方国家对于乌克兰的防范是不低于俄罗斯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与欧洲诸国才持续向乌克兰施压,迫使其放弃核武器。
乌克兰欲投入美西方国家怀抱,只能言听计从。

按照在1994年签订的《布达佩斯备忘录》,乌克兰放弃核武大国的身份以后,美西方国家就要对乌克兰实行保护。
可俄乌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政府除了给钱,是绝对按兵不动的,只是静静地看着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彼此消耗,妥妥的最大赢家。

就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一事而言,美国仅付出一定经济代价,便使一个极具威胁的对手放下核武器。
克林顿所说的两个遗憾,在最开始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然而,克林顿与美国政府未曾料到,仅仅二十余载过后,中国已然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俄罗斯和乌克兰进行了战争,所以开始对先前的政治策略有所后悔。

这也延续了美国政治家将问题责任转移的惯性思维,而不是直面问题,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环球网 《克林顿受访时宣称:后悔当年让乌放弃核武器,不然俄不会行动》

2、新浪财经 《澎湃刊文回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曲折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