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后,侵华日军兵力达到了100万,却为何还说其败局已定?

妙之评过去 2024-12-25 21:52:49

1938年4月,华中地区国军百万大军和日军华中方面军,展开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会战——武汉会战。

此次会战,虽然国军多次取得如万家岭和富金山等战役的胜利,但武汉最终还是陷落。

同时在武汉会战期间,日军也进行多次扩军,会战结束后日军在华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巅峰的100万人的规模。

可在很多战略家眼里,即便侵华日军有百万规模,但他们早已是强弩之末,甚至是已经为后来的战败定调。

那么,为何说武汉会战之后,日军败局已定呢?雨田君通过三点,一一解析。

占领武汉的日军

武汉会战后,日军在华总兵力

日本陆军在20年代的宇垣一成的裁军之后,一直长时间维持17个常设师团以及少数国外驻屯军的水准。哪怕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入侵东北的他们依然是这个标准,毕竟他们在东北的战事相对轻松,

但长城抗战和一二八事变之后,他们也深感兵力不足,因此对于17个常设师团进行加强,恢复成战时的体制,即我们所谓的2.4-2.8万人/师团的甲等师团标准。

开战初期,在南京犯下血案的日军甲等师团(剧照)

1937年7月,侵华战争全面开始之后,日军17个常设师团的总兵力为37万人。

其中立刻投入侵华战争的有华北的第5师团(广岛),淞沪方向的第3(名古屋)和11师团(善通寺)。而随着战事规模的扩大,日军在华北新增了第2、10师团,而长三角的淞沪地区则是组成上牌派遣军和第10军,第6、9和16师团等相继投入作战,同时为了弥补兵力不足他们,还以特设师团的身份重组了第13和18曾经的甲等师团投入到淞沪战场。

年底又新增的第101、14、114等师团,以及新组成的26师团(第一个三单位制师团)。

因此截止1937年年底,日军一共编组了24个师团,其中投入关内和东北战场的为21个。

进入到1938年之后,日军因为在年底的台儿庄等战役中被国军阻击,同时也是随着战线的增加,也开始加强对关内兵力投入。

进攻武汉的日军部队(海军陆战队)

在武汉会战中,日军除了华北方面军之外,几乎所有的主力都投入到了武汉会战中,其中武汉正面战场的有

“岗村老贼的11军,下辖第6师团(熊本)、9师团(金沢)、27师团、101师团(东京)和106师团(熊本),以及东久迩宫稔彦王的第2军,下辖第3师团(名古屋)、10师团(姬路)、13师团(仙台)和16师团(京都)”

除此之外担任预备队的有116(京都)师团和宝岛过来的波田支队”,总兵力超过25万。

如果算上偷袭广州的日军第5、18和104师团,日军在武汉大会战投入了将近35万人的兵力。

截止到武汉会战结束,日军在华投入的兵力算上海军和占据东北的部队已经是100万人规模……

武汉结束后的日军部队在阅兵

兵力虽多,但难掩颓势

但不要看日军的兵力虽多,可哪怕是100万人规模,也难掩他们在武汉会战之后显现出来颓势,毫不夸张的说,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基本上是败局已定。

为何雨田君会这么说?

首先,就是日军已经无力再继续进攻

虽然日本军占领了武汉,但是由于日军为了切断国军南面的南海运输线,发动广州战役陷入双线作战作战中,消耗了过多的国力。在陆军方面除了在国内的近卫师团之外,其他33个师团全部分布在关内(24个)和东北。

别看部队已经达到了100万人,但这100万人要分布到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将近3000公里的防线,需要兼顾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哪怕是百万大军,但兵力依旧被稀释的很单薄,而且这个漫长的战线让日本大本营已经出现了对前线补给跟不上的情况。

沦陷区地图,日军的兵力明显被稀释

而且在武汉会战之后,从七七事变以来日军的总伤亡保守估计已经达到了30多万人左右(武汉会战保守估计伤亡10万,非阵亡)。

日本陆军长期走的是精兵路线,这些人可都是日军甲等师团出来的精锐,一个士兵的培养需要花1年以上的时间,这些一线部队的伤亡让日军不得不从预备役中抽调青壮补充,这让日军的虽然扩军成功,但战斗力毫无疑问出现了下滑,跟开战初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故而,在武汉会战之后,后勤补给跟不上部队素质下降,让日军再也组织大型的攻势。

开战初期日军王牌部队

为此,日本大本营在武汉会战之后的政策是

“对国民政府的战争本质上是一场持久战,对于只剩一个地方政权的老蒋政权,我们不应该以武力继续追击,而是应该保持现在的战斗力,必须要开始进入新的政府(汪伪政府)的建设工作,今后的谋略和政策是以新日政权的建设和强化为主要目的。”

而这个政策显然就是战略收缩的一种表现……

日军扶持的汪伪部队

在1939年以后,日军在华北搞三光和清乡运动,一方面确实是惧怕我八路军部队的游击战,另一方面其实是他们补给已经跟不上,这让华北的日军驻军不得已自己到乡下去搞创收,收刮占领区的民脂民膏。

在武汉会战之后,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日军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为了维持占领区的治安,以及切断国军补给线的非决战性质的软性作战,比如桂南会战(切断补给线)、三次长沙会战(消除九战区对武汉的威胁),随枣和枣宜会战(消除五战区对武汉威胁)。

而因为日军已经无力进攻,他们也深陷抗日联合统一战线的泥潭之中,再也无法抽身。

去清乡还不忘抓鸡的日本部队

其次,就是战争让日本经济直接崩溃

武汉会战打了4个多月,日军光一个主力的11军就消耗差不多4万吨的弹药(是其未来4年的弹药消耗量)。军费开支更是达到了惊人,而在武汉会战结束后,为了维持百万规模的占领军的军费,日本政府年度的国防预算已经从之前国民收入的30%变成了68.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国家2/3的收入全部拿去支援战争,国内经济崩溃,从1939年开始日本也开始了配给制,所有物资都实行分配,哪怕是炸天妇罗这种日常的食物有的人一年都吃不上一次。

在日本国内生活惨淡的日本民众

大量军费开支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日本的基础国力不断下降。

大量的国家债券发布,也让日本政府从1939年近卫内阁下台后就开始破产。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的1939年开始,日本的国力正以10%-15%的骇人速度下降。所以哪怕没有他们偷袭珍珠港开辟太平洋战场,用不了几年也会自己崩溃。

因为经济崩溃,日军正面作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1938年以后对上国军的作战已经没有像方面军级别参与。

最多也就是军级规模(王牌11军是日军在关内仅剩的野战机动军),正常情况下都是以师团为基础单位组成讨伐队,军大本营管这个叫做肃正讨伐作战。战术也是完就返回的作战方式,战事规模短则两周,长则是2-3个月。

这种隔靴搔痒的作战,对于抗日军民来说虽然还是局部压力大,但压根损失不大。

发动肃正作战的日军某部

最后,就是日军进退维谷

在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大本营开始陷入迷茫,在关内战场不能迫使老蒋投降,让他们只能继续维持巨大的军队规模。为此大本营部分以石原莞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应该除了部分地区之外返回东北,将东北地区本土化,而对于那些靠着战争起家的少壮派来说,战争才是他们发家致富,升官发财的手段。既然关内战场出现了焦灼,那么索性就将矛头转移,要么北上和苏军争霸西伯利亚,要么下南洋和美军battle,显然陆军更倾向于北上,于是就有了1938年和39年的张鼓峰和诺门罕战役。

北上加入关东军的日军部队

在将苏军拉下水之后,不仅让国民政府得到了军事援助的外援,在德械师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又得到了苏械师的加持,避免了没装备的窘境。还为了对苏作战,将很多日军精锐抽调到东北,关内的压力一下子就减弱了很多,对华作战的日军从80多万,直接减到了1940-1943年的60多万。

日本关东军

故而,在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的动员力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深陷华夏大地,战争开始时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作用,已经开始初步显现……

5 阅读:821
评论列表
  • 2024-12-26 14:03

    单打独斗日军赢面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