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动态观点看血压

快乐健身达人 2024-02-08 02:20:18

新概念:发展中高血压

血压存在个体差异,对每一位个体而言,当血压较自身基础血压开始升高时,就意味着有发展为高血压的趋势,而且会对机体产生影响。简单地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至某一血压值,如血压≥130/80mmHg 者就确定为高血压,这是用静止的、固定的观点来看待高血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血压,血压在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已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造成损害,而不是在达到高血压标准后才出现。

正常高值血压对机体的影响

对个体而言,当血压较自身基础血压开始升高时,即便升高的血压水平未达到高血压的界定标准,也会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与正常血压(<120/ 80mmHg)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者在心血管疾病已知危险因素、动脉硬化、亚临床肾功能损害、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诸多方面的危险升高。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正常高值血压者的有效管理,及时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评估干预时机。

01心血管疾病已知危险因素增加

研究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 2 项及以上心血管疾病已知危险因素(包括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吸烟等)的比例较只有 1 项或 0 项心血管疾病已知危险因素的比例高。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也存在类似趋势。然而,在正常血压人群中却恰恰相反。可见,与正常血压者相比,血压水平越高的人,心血管疾病已知危险因素越多,说明心血管疾病已知危险因素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存在聚集现象。

02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

敖道畅等研究显示正常高值血压者发生动脉硬化的比例(40.9%)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18.2%)。郭益红、刘小霞、刘丽芳、黄峰、Piyanuch 等,马为、喜杨等研究也提示正常高值血压者较正常血压者发生动脉硬化的比例高,动脉顺应性降低,血管损伤风险明显升高。同时,朱颖等研究发现在 1377 例正常血压者、1971 例正常高值血压者及 2041 例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 24.8%、37.4%及 60.2%。可见,与正常血压的人相比,血压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越高。

03亚临床肾功能损害增加

Yi 等、Mohabansi 等、翁庆忠等、Anjaneya 等、Meena 等对正常血压者与正常高值血压者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的比较发现,后者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高于前者。翁庆忠等研究还发现在血压<120/80mmHg(63 例)、121~129/80~89mmHg(65 例)、130~139/80~89mmHg(67 例)者中 24h 尿白蛋白排泄率分别是(27.25±3.15)mg、(31.17±4.21)mg、(36.02±2.31)mg;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分别是 18%、21%和 27%,说明正常高值血压者与正常血压者相比,血压水平越高,24h 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越高。可见,正常高值血压会对肾脏产生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且血压水平越高,发生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风险就越高,且损害的程度也越重。

04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增加

Santos 等研究显示,与正常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者出现左室质量指数增加、室壁厚度增加和左心室构型异常的比例较高。与正常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者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值减弱,且轻度和中-重度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增高。此外,Ricardo 等研究也显示,正常高值血压者在发展为高血压之前便已经存在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可见,正常高值血压者即便血压水平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却也已经引起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这可以解释临床上有的患者诊断高血压的病史不长,但是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却较严重的现象。

既然正常高值血压较正常血压对机体的危害增加,那么对这部分人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部分专家学者采取机械地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的方案,不仅未得到国际上其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也不能很好地兼顾正常高值血压者的有效管理。

因此,对正常高值血压范围的人群,笔者建议以动态观点分析和评估这部分人的干预时机和措施,以避免血压进一步升高,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结论

血压升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血压开始变化的年龄要比确定高血压的年龄早,且升高变化中的血压要比无升高变化的血压对机体的影响大。

因此,动态观点是指人体血压升高变化的过程,强调关注每个人自身血压变化的趋势。而静态观点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达到某一指定的数值就诊断为高血压。

动态观点是灵动的、变化的。静态观点是机械的、固定的。但无论是动态观点,还是静态观点,共同目标都是强调早期防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可是,机械地降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治疗门槛,只会普遍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增加需要诊疗的人群数量,这样不仅会增加这部分人的精神压力,还会增加他们自身和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容易遗漏和忽略基础血压偏低者血压开始升高变化时对机体的影响和损害。

所以,为了既不遗漏和忽略基础血压偏低者血压开始升高变化时对机体的影响和损害,也不增加基础血压偏高而没有动态升高变化的这部分人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对正常高值血压者,强调关注个体血压的动态变化。

通过动态观点分析和预测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趋势,强调动态观点分析和判断血压对机体的影响和损害,以动态观点评估和判断早期干预的时机。

第4版

1993年的第1版

2023年的第4版

《实用高血压学》走过了30年的历程

从第1版的几十余位专家学者编写,到第4版的近200位专家学者编写,《实用高血压学》几次再版,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在学科体系上进一步完善,既吸收了国际先进的高血压诊疗方法和技术,又结合了我国高血压防治实际情况和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对满足我国高血压研究、诊疗、预防和教学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购买链接

END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