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进口商品来源国比例分布图。图源:网络
路透社2月12日报道,印钢铁部长库马拉斯瓦米( H.D. Kumaraswamy)2月11日表示,印最快在六个月内对自华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15%-25%的临时保障性关税,以保障本土企业发展。2024年3月,印成为成品钢净进口国。2024年4-12月,中国对印成品钢出口创历史新高,这导致印本土部分小型钢厂削减产能。此外,由于特朗普拟大幅提高钢铁进口关税,这恐推动全球钢铁出口商将重心转向印度,而此举会进一步加剧印钢铁市场的竞争。其中,印已与韩国、日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自2025-26财年起日韩进口产品享有免税准入,这或进一步压缩印本土钢厂发展空间。对此,印政府2023年12月起启动“是否征收临时保障性关税”的研究,主要针对自华进口的廉价钢铁。一旦印决定对自华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临时保障性关税,该政策将持续两年。库马拉斯瓦米表示,印政府正积极努力扩大市场准入,希望将钢铁产品销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同时,印制造商也在积极调整生产策略,转向生产高价值、专用钢材,以制衡自华进口的廉价钢材。此外,印政府还计划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提供优惠融资、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多种方式,筹集200亿-250亿美元投资,推动印本土钢铁行业逐步脱碳。
NEWS
《南华早报》《纽约时报》2月12日报道,莫迪2月12-13日访美,消息人士称他计划向特朗普“献上大礼”,包括承诺自美采购液化天然气、“斯崔克”装甲车(Stryker,由加拿大通用汽车防务公司和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联合制造)、F-414喷气发动机。2月13日,莫迪会见美情报总监塔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莫迪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称加巴德是“印美友谊的坚定支持者”。据悉,莫迪将在特朗普举办的白宫晚宴之前会见,美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硅谷企业家拉马斯瓦米、美企业家兼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举行会谈。关税方面,特朗普政府经济助理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认为,关税将是莫迪和特朗普会谈中的重点议题,当前印对美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极高”。值得注意的是,在与莫迪会晤前,特朗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写道,“2月13日是最重要的一天——互惠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涉华议题方面,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游说团体主席穆克什·阿吉(Mukesh Aghi)表示,虽然印美双边关系、贸易、移民、国防采购议题是莫迪与特朗普会晤的重点,但涉华议题将贯穿整个会谈。莫迪一直担心特朗普可能与中国达成将印排除在外的协议。
NEWS
俄罗斯向印度的石油供应量。图源:彭博社
彭博社2月12日报道,鉴于美加大对俄出口石油的制裁力度,印炼油商或同船运商等中间商合作,以规避制裁风险,重建印俄石油供应链。自美制裁俄石油以来,迪拜、香港等地出现数十家空壳贸易和航运公司,以中转俄出口的廉价石油。1月,美将大量航运中转俄油的公司列入黑名单,近160艘油轮受到制裁,致印大量企业面临原油短缺问题。预计印国有炼油厂和信实炼油厂3月原油缺口或达2000万桶,约占印每月进口油量的14%。对此,印炼油商计划利用船对船转运、寻求新中转企业等方式“掩盖”原油产地,规避被美制裁风险。印石油天然气部秘书潘卡伊·杰恩(Pankaj Jain)表示,印政府正积极寻求方案,解决船只、保险、付款等问题,以保障石油进口顺利进行,让印能源供应不受影响。
NEWS
自1985年,几乎全球排名前25位的半导体设计公司都在印设有设计和研发中心。图源:ISM
路透社2月12日报道,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泛林集团(Lam Research)2月11日与卡纳塔克邦工业区发展委员会(KIADB)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MoU),计划未来几年对卡邦投资超1000亿卢比(100 billion rupees),以支持印半导体产业发展。卡邦的班加罗尔是印重要IT中心,是印软件、IT服务和制成品的主要出口邦。而泛林集团是全球前三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掌握多种高科技半导体设备关键技术,被美商务部列管为出口管制企业,出售产品设备须获得政府批准。因此,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Ashwini Vaishnaw)表示,此举是印半导体发展的又一项“里程碑”,是对印政府半导体愿景的一次信任投票。此前,莫迪政府已经推出10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激励计划,目标到2026年推动印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30亿美元($63 billion)。
NEWS
图源:《今日商业》
《印度教徒报》2月11日报道,马尔代夫即将同印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以促进马出口,减少进口依赖。2024年10月,马总统穆伊兹访印后迅速启动以货物和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印马自贸协议谈判。2024年11月,马与土耳其签署优惠贸易协定,2025年1月1日与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上述动向引发印高度重视和焦虑。印外交部暗示称,马签署类似贸易协议或导致马损失大量关税,这不仅影响印对马经济合作和援助项目的评估,还影响整个南亚地区的经贸平衡。分析称,印马达成自贸协定意义重大,或表明印马关系实现进一步发展,而马对印的经济依赖也将进一步加深。
NEWS
图源:FB
《印度快报》2月12日报道,分析称,印人党德里选举大胜或直接影响比哈尔邦选举走向,有望推动其盟友人民党(联合派)(JD<U>)击败国大党盟友国家人民党(RJD)赢得比哈尔邦选举。比邦计划11月举行选举,JD(U)领导人、比邦现任首席部长尼蒂什·库马尔(Nitish Kumar)谋求第五次连任,而RJD领导人、在野党“大联盟”(Mahagathbandhan,包括国大党)领袖特杰什维·亚达夫(Tejashwi Yadav)则欲借民众的反执政情绪获利。目前,印人党、国大党均高度关注比邦选举,莫迪2月24日拟赴比邦拉票,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也已多次赴比邦拉票。分析人士称,德里选举结果影响比邦两大联盟的席位分配。印人党赢得地方选举或推动其在比邦选举中获得更多席位。而在“大联盟”中,鉴于其多次选举表现不佳,国大党或难从选举中获取更多席位。目前,JD(U)和RJD均已进入竞选状态。尼蒂什发起多项巡游活动,重点聚焦女性和极度落后阶层(EBC)。虽然尼蒂什为确保执政多次在NDA和大联盟之间横跳的行为以导致其公信力大幅受损,但在盟友印人党支持和在野党联盟INDIA失误的背景下,JD(U)仍在比邦选举中占据优势。此外,2025-26财年预算利好比邦农业、食品加工、教育、科技发展、基础建设领域,这也将助力JD(U)赢得比邦选举。
NEWS
美加征关税对印国际贸易、GDP、就业率的影响。图源:《印度商业线报》
《印度商业线报》2月10日发表题为《美关税将如何影响印经济》的评论文章认为,印最佳选择是提前实施关税优惠以避免美对印商品加征关税。如果美对印实施“惩罚性关税”,印报复性对美加征关税恐严重危害印经济。本文作者巴伦·戴布·帕尔(Barun Deb Pal)、曼米特·阿吉马尼(Ajmani Manmeet)分别系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预测和政策建模部门研究协调员、高级研究分析师。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调整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印作为对美净出口国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美贸易近年稳步增长。2022年,美占印贸易总额的11%,而印仅占美贸易总额的2.5%。然而,印对美农产品、矿产品、制造品征收的关税分别为32%、10%、30%,远高于美对印所征收的关税(分别为3.2%、0.5%、5%)。在此背景下,美或通过提高对印出口商品关税,以应对印高关税壁垒。那么,印应实施互惠关税以应对美增加关税,还是提供关税优惠以避免美提高关税?
为评估美关税政策对印经济潜在影响,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分析2022-23财年至2026-27财年五年内的三种情景:一是美加征关税而印不加征;二是美加征关税后印加征报复性关税;三是印提前提供关税优惠以避免美对其加征关税。假设关税增量在5%-50%间,结果显示:在“情景一”下,印总出口额将随美关税增加每年下降0.17%-1.99%,这将导致贸易印美贸易逆差扩大、印外汇储备减少、卢比贬值,导致印进口需求下降0.6%-5.9%。在“情景二”下,即若印报复性加征关税,印进口需求下降的幅度更大。虽然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但进口成本上升将推高国内市场成本,削弱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印出口下降会降低国内生产,进而导致失业率升高,家庭收入下降。数据显示,若美对印报复性加征50个百分点的关税,印GDP将每年下降0.46%,而若印对美额外征收50%的进口关税,印GDP将每年下降0.62%,就业和家庭收入将受更大打击。在“情景三”下,若印提供关税优惠,印GDP每年最高可增长0.09%。
美加征关税对印家庭收入的影响。图源:《印度商业线报》
再看美加征关税对家庭收入方面的影响。数据显示:在“情景一”下,印就业率下降幅度约为0.1%-0.9%,底层60%的家庭收入将减少1.9%。在“情景二”下,就业率降幅为0.1%-1.1%,而家庭收入将减少2.28%。若印实施更高的报复性关税,底层60%的家庭收入将再减少0.38个百分点。在“情景一”“情景二”下,收入最高的40%的家庭收入将分别减少1.21%和1.72%。因此,对收入最高的40%的家庭而言,情景一二对其的不利后果比收入最低的60%家庭更严重。
由此可见,美对印加征关税会在短期内对印出口、GDP、就业、家庭收入产生不利影响。而印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看似是对等措施,实际上将加剧印经济负担。对比“情景一”与“情景二”,印加征50%关税所造成的GDP下降百分比较美加征同等关税所造成的GDP下降百分比更高,报复性关税对低收入家庭的冲击更大。相比之下,印对美出口产品提供关税优惠或带来一定积极影响。然而,单方面关税减让恐破坏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摆在印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重新调整关税政策以推动市场开放,要么促进贸易多元化以降低对美市场的依赖。
因此,在面对外部经济压力时,印应避免短期报复性措施,转而通过结构性改革、战略调整提升经济韧性。印应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投资规划,以应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