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地区示意图。图源:“梦回糊涂”公众号。
《周刊》(the week)2月18日报道,印在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设立第三家电影电视学院,旨在通过文化手段强化对该地区的控制和影响力。这所学院位于帕普姆帕雷县(Papum Pare,位于伪阿邦和阿萨姆邦边境)的乔朗拉普(Jollang-Rakap)地区,由印信息和广播部(I&B)管理。旨在培养具备创意与技术能力学生,弘扬该地区文化遗产。分析称,这一举措无疑是印利用软实力塑造区域认同的策略之一。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0月,印军在西卡门县(West Kameng)开设了卡门文化遗产博物馆,该馆除了展示伪阿邦丰富的文化遗产外,还致力于加强该邦与印度文明“根深蒂固的联系”。
NEWS
巴基斯坦“Profit”杂志2月18日报道,巴基斯坦获世界银行“国家伙伴框架”(CPF)下400亿美元($40bn)投资。CPF系世界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据悉,世行预计在10年内为巴提供约300-400亿美元资金。世行此次投资中的200亿美元拟用于医疗、教育、青年发展等领域,另200亿美元由国际金融公司(IFC)投向私营部门,以促进经济增长。巴总理夏巴兹(Shehbaz Sharif)表示,此次投资是对巴来说是“重大的、有希望的进展”。夏巴兹还指出,巴正推进一系列体制和经济改革,当前巴出口和侨汇增长、利率下降、对制造业等生产部门的投资增加,推进税收等领域改革,同时通过特别投资促进委员会(SIFC)优化投资环境。世界银行方对巴改革政策表示认可,并称拟在访问期间与巴进一步讨论经济发展项目。另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月24日拟访巴并就15亿美元贷款与巴谈判,预计该笔贷款旨在应对气变相关问题。
NEWS
部分企业获得L-1A人员数据。图源:彭博社
彭博社、《经济时报》2月18日报道,印最大IT服务提供商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前员工指控该企在美滥用L-1A经理签证,通过伪造员工的管理职位规避H-1B签证限制。L-1A签证系美一种临时工作签证,通常向跨国企业高管和经理发放。与H-1B签证不同,L-1A签证无年度上限与具体工资要求,对企业而言更加灵活。2017年11月,TCS前IT经理阿尼尔·基尼(Anil Kini)及其他前任员工根据《虚假申报法》(False Claims Act)提起诉讼,指控TCS故意将一线员工归类为经理以获取L-1A签证。基尼称,TCS要求其修改内部组织结构图,增加经理人数,但他拒绝执行并在企业内部投诉后提起法律诉讼,次年被解雇。2025年2月,美联邦法院驳回诉讼,表示基尼未能证明TCS的行为如何逃避其对美政府的经济义务。TCS方面否认所有指控,称其遵守美国移民法律法规并已开展内部调查,但尚未公开调查结果。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美国移民局发现约1800起与L签证相关的欺诈案件,其中近200起与L-1A签证有关。TCS在2020-2023年间获批6682份L-1A签证,远超其他企业。分析人士表示,TCS的大多数员工在印为客户提供后台IT服务,而对赴美员工,TCS利用L-1A签证规避H-1B限制旨在降低劳动力成本。据悉,TCS利用L-1A签证等手段,每年节省约240万美元($2.4 million)签证费。
NEWS
《今日印度》《印度时报》2月18日报道,印或采取政府间协议模式,自美采购F-35战斗机。目前,尽管此交易尚未提出正式报价,但在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管会晤后,相关讨论不断升温。消息人士透露,考虑到高昂的采购与维护成本,印预计会采购有限数量的F-35,仅视此类采购为研发国产战斗机(AMCA)之前的权宜之计。据悉,F-35的采购方案将与“阵风”战斗机采购方案类似,采用政府对政府模式,确保交付和定价与美军方相当。然而,美或附加严格的最终用户监控协议,以保护高端技术不被转移给其他国家。与此同时,印正与法就舰载战斗机购买谈判,计划采购26架舰载战斗机,预计在本土双引擎舰载机开发完成前达成。分析指出,考虑到技术转让、成本、操作兼容性、地缘政治问题,此类交易将作为印先进多用途战斗机计划中的过渡措施,双方还需更多详细评估。
NEWS
《今日印度》《商业标准》2月18日报道,美国近期冻结美国际开发署(USAID)外援预算,这对孟加拉国的多个发展领域造成严重影响。美国际开发署的项目长期以来为孟提供了清洁水源、卫生设施、基础教育,并在控制传染病、改善妇幼保健、提高农业生产力、气候适应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2财年美政府对孟发展项目拨款高达约2.17亿美元。外援预算冻结将对孟多个领域构成严重威胁:一是卫生领域,资金冻结或影响疫苗接种、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等关键项目,或导致儿童感染率上升,孕产妇健康状况恶化;二是农业领域,美长期以来援助孟现代农业技术、灌溉系统、优质种子供应,减少资金投入或会影响孟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威胁到该国约50%人口的生计;三是气候领域,美冻结外援预算将对孟气候适应能力项目构成威胁,减少的援助或延缓堤坝建设、灾害预警系统、可持续住房的投资,增加生活在沿海和洪水易发地区居民的风险。目前,虽然罗兴亚危机相关援助未受影响,但美援助冻结或加剧孟贫困和不平等,进而推迟孟实现关键发展目标,给孟国家经济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NEWS
特朗普、拜登任期内印美贸易状况。图源:DPIIT
《印度快报》、彭博社2月18日报道,印美拟签署一项“突破性”贸易协议,印或借此争取美关税让步。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表示,印美“即将达成一项突破性贸易协议”,该协议或“重新定义两国的经济伙伴关系”。据悉,该协议目标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500 billion),将在6-8个月内正式签署。此外,2025年秋季两国拟启动双边贸易协定(BTA)谈判。印希望借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之机,争取美在“对印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等问题上让步。预计美商务部4月1日前宣布关税政策细节。分析人士表示,美调整关税政策旨在缓解与部分国家的贸易逆差,而美对印贸易逆差问题还未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同时,美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加征关税或为印创造机会。另据悉,在美印宣布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之际,特斯拉正加速进军印市场,在孟买、新德里招聘服务技术人员、咨询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此前,由于印进口关税居高不下,特斯拉对印合作程度有限。分析称,印近期将高端汽车的基本关税从110%下调至70%,这为特斯拉提供新市场空间。
NEWS
《大篷车》杂志网站2月17日发表一篇题为《美国遣返航班:莫迪未能捍卫公民尊严或保障印度主权》的文章指出,美印“非法移民”问题暴露出特朗普政府漠视印感受、利益。因此,莫迪政府不应继续以“现实主义”为由继续对美或其他国家无底线地做出妥协,而应基于印切实利益,重构印对外政策体系。本文作者苏珊特·辛格(Sushant Singh)系耶鲁大学讲师、“大篷车”网站顾问编辑。
前印人党领导人L.K.阿德瓦尼(L.K. Advani)在批评印度媒体的怯懦时曾说过一句名言“别人要你让步,你却跪下了”。阿德瓦尼可能没有想到,数十年后,其得意门徒莫迪的对美政策却沦为了这句话的最好注脚——莫迪不仅在本次访美前就在削减对美关税、修订核责任法等问题上积极向特朗普政府示好,在他访美途中,面对特朗普政府在双边贸易、中印边境等问题上的咄咄逼人姿态,其也仅能报以沉默,不敢做丝毫争辩。
尽管莫迪的拥护者试图用“现实主义”解释莫迪政府对特朗普的不断让步与妥协,但“非法移民”问题却扯下了莫迪政府最后的遮羞布,暴露出其内外政策的外强中干:首先,特朗普政府无视印公民的基本人权、尊严,迫使印籍非法移民在返印途中配手铐、脚镣的行径。对此,莫迪政府不仅不敢对美提出抗议,印外长苏杰生甚至在议会中公然为美非人道行为辩护;其次,就算特朗普政府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对待“罪犯”,但其无权在印领土上如此对待印公民;再次,莫迪政府批准美军机穿越印领空、在印降落这一举动,不仅挑战了印国家主权,也表明其抛弃印自建国以来所坚持的反帝、反殖民主义立场;最后,莫迪执掌多年的古吉拉特邦沦为在美印籍非法移民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也对莫迪引以为傲的“古吉拉特模式”提出了强劲质疑与挑战。人们不禁反思,莫迪政府近十年间试图将该模式引向全印的做法是福还是祸。
莫迪政府可以通过宣传为其在“非法移民”问题上的无能涂脂抹粉,但其不能掩盖的是,特朗普政府极度忽略与漠视印利益,甚至对印构成潜在威胁:一是特朗普继续打击金砖国家,不仅继续抨击印高关税,还在印加强与伊朗、俄罗斯的双边合作进程中设置障碍;二是特朗普政府不太可能放弃拜登政府时期对印敲打的抓手,其继续围绕“印情报机构在美刺杀美公民”等案件大做文章;三是“特朗普政府对印转移国防技术”一事的落实进度仍然存疑。目前看,美印不太可能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取得过多成果;四是特朗普政府在基督教等问题上的保守主义立场也对莫迪政府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构成了严峻挑战。
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治目标,以及特朗普个人古怪而偏激的行事风格,均展现出美与印国家利益的巨大张力。与此同时,面对特朗普政府这样一个除权力外不尊重任何东西的“恶霸”,印绥靖政策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项。因此,印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站起来”,围绕印自身的利益重构对美政策,以此迫使特朗普政府调整其对印立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