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启动“MEGA”战略联盟:经贸锚定5000亿目标,联合军产瞄准“印太”

影视奇闻菌 2025-02-15 09:28:42

图源:《印度快报》

印外交部官网、新德里电视台2月14日报道,特朗普2月13日在白宫会晤印总理莫迪,双方提出“MEGA”发展愿景(即“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加上“让印度再次伟大”<MIGA>)。2月14日,印美发布联合声明,聚焦经贸联系、国防合作、技术合作、移民、地缘政治等议题。双方启动“美印COMPACT”倡议(促进军事合作机会,加速商业和技术发展),总领美印各领域合作走向。经贸领域,双方称关税问题已有解决方案;双方设定“2030年5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目标;计划2025年秋季前开展美印双边贸易协定(BTA)首轮谈判,旨在增加市场准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深化供应链整合。国防领域,双方宣布签署“自主系统工业联盟(ASIA)”倡议,旨在扩大“印太地区”的产业合作与生产;双方宣布2025年签署《21世纪美印主要防务伙伴关系十年框架》协议;美方决定扩大对印军备出口,甚至表示将为对印出口F-35战斗机铺平道路。此外,美还将加强与印在联演、情报共享、后勤等领域合作,以支持美印军队在“印太地区”的海外部署。能源领域,印方承诺增加自美能源进口,将美确立为印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双方宣布全面落实美印《民用核合作协议》,通过大规模技术转让与本土化推进印民用核电发展。技术领域,双方宣布“美印TRUST”倡议(即利用战略技术转变关系),促进政商学界合作,共同推动国防、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合作。多边合作领域,美印承诺加强外交磋商,增加面向中东地区的合作,并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召集“印度-中东-欧洲走廊”(IMEC)及I2U2集团国家,以宣布全新合作倡议,推进基础设施、加强经济走廊建设。移民方面,美印承诺共同打击非法移民,并简化学生、专业人才的合法流动渠道。此外,美批准将2008年孟买恐袭事件的嫌疑人塔哈乌尔·拉纳(Tahawwur Rana)引渡至印,并对美境内的反印度势力采取行动。

NEWS

莫迪政府此前禁止的一批中国应用程序现已在印度上线。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南华早报》2月13日报道,印媒称,受中印关系升温影响,部分2020年以来被莫迪政府禁止的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已重返印市场。这些应用程序大多采用全新的名字。例如,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希音(Shein)通过与印信实集团旗下信实零售(Reliance Retail)合作,2月1日成功以“希音印度快时尚”(SHEIN India Fast Fashion)的身份在印市场亮相,但该应用当前由信实零售负责开发和推广,且所有产品均在印本土生产和销售。手游“绝地求生”(PUBG)在被禁后曾在更名为“移动战场(印度)”(BGMI)后重新上线,2022年再度被禁,2023年在与印政府谈判后得以重回印市场。此外,Xender、探探等应用程序同样在更名后重返印度。然而,印媒指出,TikTok的回归之路困难重重,自被禁以来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未与印政府达成任何协议。

NEWS

阿达尼资金状况。图源:路透社

《印度快报》、路透社2月13日报道,印度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以“财务方面不可行”为由,宣布退出其在斯里兰卡的两个风电项目。此前,斯政府要求降低电力成本并重新围绕项目条款谈判。斯政府希望将项目的电力成本从每千瓦时0.08美元降至0.06美元。对此,阿达尼集团表示,该集团尊重斯主权,并将在项目重新谈判过程中退出。该风电项目计划在斯里兰卡北部的马纳尔(Mannar)和普纳林(Pooneryn)建设,投资额约为10亿美元,原计划采用“建设-拥有-运营模式”(BOO,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但并不将此项基础产业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此前,阿达尼集团在斯的风电项目受到严格审查。迪萨亚纳克任斯总统后,项目被批“腐败”。据悉,“阿达尼集团退出斯风电项目”一事与美对其董事长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及其他高管的行贿指控有关。目前,多个国家宣布取消与阿达尼集团的合作协议,其正面临一系列项目合规挑战,这或影响阿达尼集团未来的全球业务扩张。

NEWS

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2月13日报道,莫迪访法期间,印法同意深化在国防、核能、航天、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合作。核能方面,两国同意联合开发现代核反应堆,并在民用核能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贾塔普尔核电站项目(Jharkhand Atomic Power Project)、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先进模块化反应堆(AMR)方面的合作;国防方面,双方强调在导弹、潜艇、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的采购方面加强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法拟采购印“皮纳卡”(Pinaka)多管火箭发射系统。若双方达成交易谈判,这将是法首次自印采购武器。航天与人工智能方面,两国启动印法人工智能路线图,致力于开发安全、开放、可持续的AI技术,同时深化航天领域的合作,包括空间研究和技术共享;国际合作方面,双方承诺在“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应对全球气变、反恐和网络安全等领域加强协调,并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NEWS

报告封面,图源:经济时报

《经济时报》《曙光日报》2月13日报道,孟加拉民族主义党(BNP)呼吁印遣返前总理哈西娜,并依据联合国最新报告指控她在2024年学生抗议期间实施大规模屠杀及严重侵犯人权。2月12日,联合国发布名为《孟加拉国7月和8月抗议活动的侵犯人权和虐待行为报告》指出,哈西娜政府的安全和情报部门对抗议者进行系统性打压,导致上千人死亡,并在特定地区实施宗教迫害。该报告详细描述了在哈西娜倒台后,针对警察、抗议者及宗教少数群体的暴力行为,尤其是针对吉大港山区印度教徒和艾哈迈迪亚穆斯林社群的袭击。报告敦促孟加拉政府追究责任人,确保公正审判,并打破有罪不罚的恶性循环。对此,孟临时政府支持引渡请求,并表示已展开调查,强调哈西娜应为其政权下的人权侵犯承担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批评了临时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低效,并且强调需要独立、公正的调查与审判程序。

NEWS

曼尼普尔邦政局动荡概览。图源:《印度教徒报》

The Wire、《印度快报》2月14日报道,印中央政府2月13日宣布在曼尼普尔邦实施总统统治,并暂停该邦议会运作,力图结束该邦自2023年5月以来的族群暴力危机。数据显示,曼邦暴力事件已导致200多人死亡,超6万人流离失所。此前,曼邦首席部长比伦·辛格(N. Biren Singh)因党内外压力辞职,原因是印人党内部极为不满他处理暴力事件的方式。目前,印总统穆尔穆(Droupadi Murmu)基于邦长报告和其他信息,决定实施总统统治,按照印宪法第356条直接接管邦政府职能。这一决策受到部分库基-佐族(分布在印东北部的少数民族群体)团体的欢迎,他们认为总统统治有助于解决暴力问题,并为政治对话创造条件。然而,国大党和其他反对派批评政府的应对不力,认为这标志着印人党对曼邦的治理失败。分析指出,在曼邦实施总统统治标志着该邦进入新的政治阶段,这将有助于恢复该邦秩序并推动解决族群冲突。

NEWS

印度手机制造PLI补贴分配情况(2022-2025财年)。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2月13日报道,莫迪政府2022–2025年通过“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向19家手机制造企业提供10亿美元(870亿卢比,Rs 8,700 crore)补贴,其中,苹果代工厂(富士康、塔塔电子、和硕)累计获得75%以上补贴。智能手机制造领域的PLI计划2020年正式启动,预算总额为3860.1亿卢比,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4%-6%的销售增量补贴。数据显示,共有32家企业在两轮审批中入选,其中达到投资与生产门槛的19家企业成功获得相应激励,主要补贴受益者包括:富士康(280.7亿卢比)、塔塔电子(206.7亿卢比)、和硕(172.4亿卢比)、三星(136.6亿卢比)、帕吉特电子(59.6亿卢比),这五家公司共获超98%补贴。然而,截至2024年6月,根据PLI计划进行生产的公司的实际投资额为828.2亿卢比,略低于870亿卢比的总补贴额。目前,32家获批公司已在三年零三个月时间内创造12.3万余个直接就业岗位,这些企业称未来将实现10.7万亿卢比(Rs 10.7 lakh crore)的生产目标。

NEWS

印度2023年全球饥饿指数排名与关键指标分析。图源:Polstrat

“The Wire”网站12月27日发表题为《莫迪政府粉饰全球指数的“作战室”》的评论认为,莫迪政府面对“全球饥饿指数”等不利全球排名时,一方面公开批评指数统计方法、数据来源、计算标准;另一方面试图游说指数发布机构、操控数据以提升排名,这种做法更在意数据外在表现,而非实际问题解决。

2023年,印在全球饥饿指数(Global Hunger Index)中排名第111位。时任印妇女与儿童发展部长斯密丽·伊拉尼(Smriti Irani)公开质疑该指数统计标准,甚至表示印存在饥饿状况是因为“印度人工作繁忙导致其产生饥饿感”。在驳斥全球治理指数准确性的同时,莫迪政府又在私下积极游说指数发布机构,要求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指标的权重,并倡导使用印主导的“全国营养调查”数据,以提升印在全球的排名。

这类干预措施并非个例。近年来,莫迪政府针对全球指数制定了一套系统性策略。一是外交介入,动员驻外外交机构,与指数发布机构直接交涉甚至施压,以影响国际报告中的印度数据。二是公开质疑指数标准,通过强调数据来源受到操控、批评指数编制机构的“西方中心主义”偏见等,削弱指数合法性。三是强化监控与游说。莫迪政府已成立名为“全球改革与增长指数”(GIRG)的单位,其主要负责协调19个中央政府部门,系统性监控30项涵盖产业、发展、经济、治理的国际指数(包括饥饿指数、民主指数、性别差距指数等)。四是利用IT技术调整数据,政府委托总部位于古吉拉特邦的“银触科技”公司(Silver Touch Technologies)开发综合性多部委数据追踪仪表盘,以便调整统计参数、添加自定义指标。五是构建“自主指数”,通过定制化指数管理平台,允许各部门定义符合政府目标的评估标准,绕开现有全球排名体系的不利因素。例如,莫迪政府要求创新指数增加“政治稳定”指标,并要求用官方数据替换民主指数中的“政治文化”等主观评价因素。

诚然,某些全球指数的编制方法可能存在一定偏见,但莫迪政府的“指数优化”策略突显了其治理逻辑——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提升国际排名,对实际的社会治理问题视而不见。莫迪政府不断尝试调整指数衡量标准,甚至计划建立独立的国家指数体系,以在排名竞争中取得优势。这一策略或许能够在短期内塑造更正面的国际形象,但长期来看并不能掩盖或根本性解决印所面临的发展挑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