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璐,今年32岁,大学本科毕业,结婚五年,家在一个小县城。
我在县里的一家企业做行政工作,收入一般,但胜在稳定。
丈夫赵磊比我大三岁,在本地一家公司做销售,收入时高时低。
家里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今年刚刚又生了个儿子。
结婚的时候,婆家没有给一分钱彩礼,当时我爸妈还挺生气的,说哪有娶媳妇不给彩礼的?
但赵磊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妈说了,二胎可以跟你姓。”我那时候没多想,觉得这倒也算婆家的一种诚意,毕竟在我们这边,孩子随母姓是很少见的。
公婆在镇上开了个五金店,生意一般,但家里条件还算过得去。
婆婆性格强势,说话做事一向是她说了算,公公则比较沉默,总是听婆婆的。
赵磊在家也是个“妈宝男”,事事都听婆婆的,结婚后,我和婆婆的矛盾也就一点点多了起来。
尤其是生完大女儿以后,婆婆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经常背地里嘀咕:“女儿就是赔钱货,养大了也是别人家的。”我当时就有点寒心,但赵磊却安慰我:“妈就这脾气,别和她计较。”
我想,既然答应了二胎跟我姓,那婆婆应该不会太过分吧?可后来发生的事,让我彻底看清了他们家的“套路”。
怀上二胎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确实希望能再有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我们的血脉。但我也隐隐有些担忧,害怕如果是个男孩,婆婆会不会反悔?
果然,产检结果出来后,婆婆的脸色大变。
“是儿子?”她皱起眉头,语气顿时变了,“那孩子得跟赵家姓,不能跟你姓!”
我愣住了:“当初你们结婚不给彩礼,不是说好了二胎随我姓吗?”
婆婆冷笑了一声:“那是以为你生的还是个丫头片子!现在是儿子,当然得跟赵家姓!你要是坚持不换姓,就离婚!”
我看向赵磊,他低着头不吭声。我冷笑了一下:“离婚?行啊,那两个孩子都跟我姓。”
婆婆气得拍桌子:“你做梦!儿子必须姓赵!”
我心里一片冰冷。他们根本没把我当回事,所谓的承诺,也只是他们的权宜之计。
我没有再和他们争吵,而是直接去派出所,把儿子的姓氏登记成了“张”。婆婆知道后,直接冲到医院大闹,甚至撂下狠话:“这孩子要是不改姓,你就别想进赵家的门!”
我忍不住笑了:“正好,我也不想进了。”
婆婆一愣,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决绝。她看着赵磊,怒斥道:“你老婆太不懂事了!你管不管?”
赵磊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站在了他妈那边:“璐璐,要不还是改吧?就一个姓而已……”
我失望地看着他:“赵磊,你是觉得姓氏只是个名字,还是觉得我不重要?”
他张了张口,最终什么也没说。
婆婆见状,得寸进尺:“既然你不愿意改,那就离婚!孩子归我们赵家,你净身出户!”
我听完,忍不住笑出了声:“离就离,两个孩子都归我,房子是婚前财产,我自己有工作,谁净身出户还不一定呢!”
婆婆被我怼得哑口无言,气得直跺脚:“你这个女人,真是无法无天了!”
赵磊似乎有些害怕,拉着我低声说:“璐璐,别冲动,我们再商量商量……”
我冷冷地看着他:“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回到家后,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带着孩子回娘家。赵磊终于慌了,开始求我:“璐璐,妈就是嘴硬,过几天她就好了,咱们别闹到离婚的地步……”
我心寒至极:“赵磊,你从始至终都没有站在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你妈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有没有想过,我才是你的妻子?”
赵磊无话可说。
最终,我还是提出了离婚。赵磊虽然不愿意,但在事实面前也无能为力。法院判决孩子归我抚养,房子本来就是我的婚前财产,而赵磊的收入也不稳定,根本无法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婆婆听到这个结果,气得差点晕过去,指着赵磊骂:“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连儿子都保不住!”
赵磊也很痛苦,但他知道,这一步,是他自己造成的。
离婚后,我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父母家。
父母虽然心疼,但他们很支持我的决定:“女儿,离开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是对的。”
我看着怀里的小儿子,轻轻摸了摸他的脸:“儿子,妈妈会好好爱你,也会好好爱姐姐。你们不需要依附任何人,你们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多年以后,当儿子懂事时,他问我:“妈妈,为什么我和姐姐都跟你姓?”
我笑了笑,摸着他的头:“妈妈才是最爱你们的人。”
这一刻,我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
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才是真正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