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下馆子,或是与家人换换口味,或是和朋友、同事、同学畅快小聚,每次都是一桌子各色菜肴,吃得酒足饭饱,口腹之欲得到充分满足。
下馆子多了,才发现饭店里的菜品套路很深,有些菜看名字很美味,端上桌后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要卖相没卖相,要新鲜度没新鲜度,要性价比没性价比,真是差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10道踩过坑的菜品,看看您吃过几道?

皮蛋豆腐是一道家常凉菜,清爽可口,软嫩Q弹,特别是夏季时很多朋友下馆子都要点上一盘。
饭店里的皮蛋豆腐通常要二三十块钱一盘,其实成本也就五六块钱,做法也很简单,嫩豆腐切成片或块,皮蛋切开,加入蒜末、辣椒油、生抽、陈醋、食盐搅拌均匀就好了。有的饭店还会加入大量黄瓜丝,来降低成本。

海鲜鲜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而海鲜大咖满足了广大食客同时吃多种海鲜的需求,近年来很是流行。
然而,海鲜大咖少则一二百元,多则上千元,各种各样的海鲜整齐地码放满满一盆,看似很实惠,仔细看过就会发现,像螃蟹、龙虾这些昂贵的海鲜只有一点点,大多数都是蛤蜊、蛏子、生蚝等廉价的海鲜,甚至还有不少配菜充数。另外,还有使用冷冻海鲜的可能,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大打折扣。

近些年来,麻辣小龙虾成为夏季夜宵的热门选择,在烧烤店、大排档几乎是桌桌必点,吃着小龙虾,配着小啤酒,真是惬意。
然而,麻辣小龙虾的争议很多,有的餐馆小龙虾重量与宣传的不符,差距不小,有的餐馆为了降低成本,不用新鲜的小龙虾,而用冷冻的小龙虾,肉质松散,没有弹性,一点都不好吃。还有的餐馆,小龙虾处理不干净,很容易把杂质、细菌吃到肚子里。

腰果虾仁是一道非常清爽可口的菜品,以虾仁、腰果、黄瓜等为主料,不用加过多的调味料,口感脆嫩,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腰果虾仁的价格不低,最少也要三四十块钱,然而有些饭店在制作腰果虾仁时,为了降低成本,只放几个虾仁、腰果,而使用大量的黄瓜、胡萝卜等配菜,非常不实惠。另外,饭店通常会使用冷冻虾仁,有可能存在今年315刚曝光的保水剂问题。

水煮肉片源于川菜的水煮牛肉,先用豆瓣酱、花椒、辣椒炒香,再倒入开水,先煮配菜,再放上浆的猪肉片,煮熟装盘后,再淋上花椒辣椒油,麻辣鲜香,非常过瘾。
但我们下馆子吃这道菜时,经常会碰到偷工减料的水煮肉片,看似满满一大盆菜,全是肉片,吃上几口就会发现,只有表面一点点肉片,还有可能不用里脊肉,下面全是白菜、豆芽,成本不足十块钱,却要卖四五十,真是不值!

毛血旺是一道川菜名菜,在各地都很流行。正宗的毛血旺做法非常讲究,以毛肚、黄喉、肥肠、午餐肉、鸭血等多种荤素食材为主料,制作而成。
然而在很多外地菜馆,毛血旺却减配严重,毛肚少得可怜,肥肠、黄喉等几乎不用,廉价的午餐肉、鸭血很多,除此之外,全是豆芽、豆皮等配菜,价位却在饭店排名前列名不副实。

小酥肉,以猪里脊肉为主料,先切成条,再加花椒、食盐等腌制后,裹上薄浆,下锅炸制而成,外酥里嫩,鲜香可口,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火锅,还可以做蒸碗,老少皆宜。
然而,很多饭店的小酥肉并不是现炸的,而是买的成品,微波炉加热一下就能出餐了,三分钟搞定,然而这些预制菜小酥肉肉质远远不如现做的,还可能有添加剂。花了新鲜菜的钱,却吃到预制菜,确实不划算。

以前,下饭店时经常点梅菜扣肉,大片的猪肉,肥瘦相间,肥而不腻,还夹杂着梅菜的香味,用荷叶饼夹着吃,真是美味。
去年315曝光糟头肉梅菜扣肉后,下馆子很多点了。这些预制菜梅菜扣肉,所用猪肉品质往往不高,在酱油、糖色的作用下,很难看出来,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加入添加剂。

水煮鱼也是一道地道川菜,鲜嫩的鱼肉,搭配香辣的料汁,吃起来爽滑又下饭,是很多爱吃辣朋友的必点菜肴。
在众多餐厅中,有着餐厅是活鱼现杀现做,这样的水煮鱼价格较高,品质也最好。还有些饭店会用预制菜水煮鱼,基本上不用过多处理,只需加热便可,鱼肉松散无力,价钱还很高,纯属忽悠人。

常见的预制菜,还有鲁菜中的四喜丸子,这道菜不仅味道好,吃起来过瘾,而且还有福禄寿喜良好的寓意,也很受欢迎。
四喜丸子的预制菜很常见,超市里有整袋整袋的,价钱还不高,微波炉中一热,再起锅放入葱姜、生抽、老抽、淀粉熬制浓稠,浇汁即可,但传统风味却消失大半,非常影响体验。
你吃过几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