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脱叶委高风,晚菊依依发旧丛。梦泽云低衔落日,中洲山断见来鸿。
行吟骚客三年谪,嗜酒衰翁百事慵。岁晚不须求季主,从来天理有穷通。
张耒是北宋文人,他和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这首《晚望》是他的作品,描写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写秋景,想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很难。尤其张耒写萧瑟秋景更是老生常谈了,他需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才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通过描写秋景探讨人生哲理成了他的立意,将晦涩道理融合在自然景色中。这样一来,既有特色,又能让人看到作者的巧思。读诗,还能感悟人生智慧,当然要反复诵读了。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经很难考据了,从诗意判断应该是张耒中年以后的作品。诗中有思索,诗中有感悟,诗中还有超脱情怀。张耒在宋神宗年间入仕,不可避免地卷入党争。宋神宗死后,宋哲宗登基,他被冠上了“元祐党人”的帽子。王安石推行变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变法的人被称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的人就是“元祐党人”。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对王安石变法,难道反对者都是固执保守之人吗?其实,元祐党人和元丰党人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宋朝的统治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不过,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更像是把房子推倒重建。反对者觉得,推倒重建劳民伤财,莫不如修修补补、徐徐图之。
观点不同,政见不同,原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当双方矛盾过于尖锐,不可调和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就脱离了轨道。观点之争逐渐发展成人身攻击、朝堂斗争,加速了宋朝的衰亡过程。
宋哲宗童年的时候,朝政大权握在高太后手中,朝堂上多为元祐党人。高太后死后,宋哲宗亲政,朝堂格局发生巨变,元丰党人重新崛起。张耒贬官外放,最惨的时候只能借住在寺庙里。当秋风吹起的时候,他格外想说点儿什么。
张耒写道,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只有菊花还在绽放,让人在萧瑟中看到了生机。湖泊上的云很低,太阳被云彩遮住了光芒。远处起伏山峦在雾气烟云的遮挡下,好像海中仙岛若隐若现。远眺天边,只能看到有大雁飞过。
羁旅漂泊,需要靠吟唱诗歌打发时光。连年遭遇贬谪,让一个嗜酒的老头儿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没必要奢望有谁能够帮助他,这是“天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谁也无法强行干预。张耒想开了,旷达一点儿,保持内心的平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