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不见梅,如何欣赏他画的山水

凝萨 2024-11-14 04:49:48

这幅画是明代画家王谔的作品,名为《踏雪寻梅》。有意思的是,画中有一行游人从山中走出,他们或前行或回望,看不出寻觅的神情。画中有雪山杂树松林,唯独看不到梅花。王谔为什么要这么画,难道不能画点点梅花就在眼前吗?如何欣赏王谔画的山水呢,他是故弄玄虚还是构思巧妙?

这么多问题,想要用一句话回答显然不可能。从绘画风格、笔墨技巧、构图样式、创作意图慢慢欣赏,说不定答案就会突然出现在眼前。王谔生活在明初,他是浙江人,画风接近南宋院体风格,后人将其归入画坛浙派。大概在弘治年间,王谔成为宫廷画家,画中山水越发精致细腻,让人一看就知道他追求典雅大气的画风,喜欢表现形式上的美感。

王谔 踏雪寻梅

王谔画山水喜欢用斧劈皴,由于这是雪山,很难大面积运用皴法。于是,他在前景安排了一块奇石挡住山路。斧劈皴传说是南宋李唐创造的皴擦技法,利用重墨反复刮擦可以画出山石的坚硬质感。岩块棱角分明,看上去有种雄奇苍劲的美感。王谔水墨并用,结合披麻皴、留白法、烘染法,画出了大雪覆盖高山的气质与气势。

苍劲、苍润赋予画中山水刚柔并济美感。笔触刻画清清楚楚、一丝不苟,细节工整写实,让作品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王谔在运笔上强调顿挫的感觉,和常见的山水画不太一样。他利用顿挫形成的节奏变化破解工整精致带来的甜俗气息,希望可以画出自然山水的生趣。看他在山巅画的一片杂树,近看杂乱交错,远望凝重大气。王谔的笔墨功夫在画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谔 踏雪寻梅 局部

王谔构图相当大胆,《踏雪寻梅》不是标准的三远法构图,也不是标准的边角构图。他把多种构图方法进行融合,甚至还用了截景式构图。前景右侧有层林景色,半截古树让人直观感受到地势险要,山中行旅走在悬崖峭壁边缘。大胆剪裁,突出画面主体部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笔墨构图处处考究,王谔的创作态度相当认真。从题材来看,既然是寻梅,当然不能置身梅林了。至于为何行旅悠闲赶路,想必雪景山水已经让人感受到无比满足,何必要匆忙前行呢!再想一下就会知道还有一个原因,梅花香气幽远四溢,大雪过后北风送来暗香。不必苦苦寻觅,梅花就在前方。

王谔 踏雪寻梅 局部

王谔重视形似,就连杂树枯枝上残留积雪也要画出来。留白法结合烘染法,让层林有了极强的立体感。这不意味着,王谔就放弃了神似。后人觉得浙派画家笔墨生硬,以至于被吴门画派取代。从《踏雪寻梅》可以看出,他用笔墨表现情趣意境,真实感服务于代入感。描绘文人生活,充满生活气息的山水画,谁会不喜欢。

笔墨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位置经营让画面显得新颖别致。他借鉴南宋院体风格,让人看到了传统技法的感染力。

王谔 踏雪寻梅 局部

浙派画家喜欢临仿南宋马远、夏圭的作品,《踏雪寻梅》也是一幅仿古山水。王谔继承了马远的风格,对后人学习院体画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0 阅读:35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