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3年5月19日深夜,在陕西西安的道裕村监狱中,执勤副班长陈立朝,趁着岗楼无人看守的空当,偷偷溜到了关押靖任秋的牢房口,蹑手蹑脚地打开了房门
随后趁着其他守卫酣睡之时,两人按照越狱计划,迅速摸到监狱最薄弱的西南方向,在夜色的掩护下,顺利翻墙出逃。
周恩来
当1944年秋天,靖任秋重新出现在周恩来面前时,周恩来既惊讶又惊喜。看着面容憔悴的靖任秋,和三年前的二人那次见面已经完全是判若两人。
想到三年前靖任秋反复向自己表达想上前线的无奈,再想到他被捕后的种种苦难,周恩来热泪盈眶地说道:“任秋同志,作为我党最优秀的特工!在敌后潜伏了这么多年,你受苦了!欢迎回家!”
靖任秋
作为我军最优秀的特工,官至国民党少将师长的靖任秋,隐藏敌人内部多年,而他又是如何被蒋介石发现,并关押到号称“无人生还”的道裕村监狱中的呢?
压力巨大的潜伏1939年1月,在国民党第五届六中全会上,蒋介石受到英美的绥靖政策的影响,又打起了“反共”的小算盘。于是决定再一次把军事进攻重点从抗日变为“剿共”,电令胡宗南、阎锡山、石友三等部,向我八路军根据地发动猛烈突袭。
蒋介石
而其中对我军威胁最大的,就当属太行山一带想要围歼我八路军总部的三支国民党军队,他们分别是朱怀冰的第九十七军、庞炳勋的第四十军和孙殿英的新五军。而当时,靖任秋正好在孙殿英的手下担任副师长一职。
为了粉碎敌人进攻我八路军总部的计划,刘伯承和邓小平在研究完敌我形势后,决定先打“反共”态度最积极的朱怀冰,但考虑到孙殿英和庞炳勋的态度此时还是有些捉摸不透,因此刘、邓二人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有些顾虑。
在和中央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得知刘、邓二人的顾虑后,周恩来忽然笑着说道:“想摸一下孙殿英的态度,我们还是有门路的!”几天后,潜伏在孙殿英部的靖任秋便接到了联络人带来的中央指示。
上级将此次作战的重点放在朱怀冰部,但需要靖任秋一定要稳住孙殿英,不要出兵增援。看完信后,靖任秋马上烧掉了信纸并且长叹了一口气,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一连几天,靖任秋都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破解之法。
可时间不等人,我军针对朱怀冰部的反击很快便开始了。
邓小平和刘伯承
在我军猛烈的进攻下,朱怀冰部很快便被打散了,而其中一支部队正好往驻扎在林县的孙殿英这儿赶来求援,可我军当然不会放过这支溃逃的部队,立即从其他三个方向,准备随时包夹他们。
在听到哨兵的探报后,孙殿英看着墙上的地图,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他是有反蒋背景的人,如果蒋介石哪天真的不能容他,那他还可以转投我军。
如果出手相救,那势必会得罪八路军。如果不救,那事后老蒋肯定会怪罪下来。想到这里,孙殿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眉头紧锁地在指挥室里走来走去。
朱怀冰
看出了孙殿英的为难,预感到争取孙殿英和完成这次任务的时机到了,靖任秋连忙上前献策说道:
“孙将军,这里即将要爆发激烈的战斗,为了您的安全,不如您先撤到后方,这里就交给我来应付吧!”
听了这话,孙殿英转念一想,这样一来确实不用得罪八路军,而且战后老蒋如果怪罪下来,还可以将靖任秋推出去顶罪,确实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随后,孙殿英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对指挥室其他人说道:“此处确实比较危险,我先去后方坐镇指挥,这边前线的一切行动,都由靖副师长统一指挥。”说完便带着警卫部队乘车匆匆离开了。
孙殿英
得到孙殿英的“金牌令箭”后,靖任秋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立即向所有新五军的前线部队发出原地待命,不得主动出击的指令。
看到孙殿英这边没有任何的动静,原本也在犹豫不决的庞炳勋也干脆不动了,任凭我刘、邓大军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成功完成了对朱怀冰残部的围歼。
虽然这一仗在靖任秋的完美配合下,我军大获全胜,但也正是由于靖任秋没有及时增援朱怀冰部,从而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怀疑。
因此,在这一战后,国民党高层开始持续对孙殿英进行施压,这也让孙殿英不得不暂停了靖任秋在部队中的大部分工作,并将战场指挥失利的问题全部推到了靖任秋身上。
戴笠
很快,在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和孙殿英秘密交涉之后,一纸来自重庆的公文便很快送到了靖任秋的面前。
公文的内容则是因为近期重庆方面为了更好地培养各阶层指挥人员的综合素养,决定开展一次指战员的训练,而靖任秋的名字就正好赫然出现在新五军的名单之首。
虽然隐隐察觉此事似乎有些蹊跷,但靖任秋这时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着军统的人一起前往重庆受训。
为了验证自己的怀疑,在靖任秋训练之余,戴笠经常会派一些已经被策反的共产党人和一些往日靖任秋在黄埔四期的同窗前去试探他的口风,想借此探明他的真实身份。
深知戴笠为人阴险狡诈,本就对此次训练感到非常疑惑的靖任秋,不管在面对何人时,都保持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谨慎,因此才没有透露出一丝异常。多番试探下来,戴笠仍然没有任何收获。
因此,国民党高层也没有继续追查靖任秋的问题,就这样把他放回去了。可刚一出重庆的地界,靖任秋敏锐的第六感告诉他,这趟回去怕是凶多吉少。
但目前来说,不管是抗日形势还是国共摩擦的问题其实都非常严峻,可自己此刻处境的危险,也不容小觑。
就在他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便只能求助于他的直接上级周恩来。在二人权衡了一番利弊后,靖任秋还是毅然决然地返回了孙殿英部。
可这一去,也确实如靖任秋所料,他刚一回到孙殿英的部队时,便被孙殿英下令关了起来。
逃出生天一开始,孙殿英没有给靖任秋任何辩解的机会,但也没有对靖任秋实施过任何的刑法,甚至都没有人来审问过他。就这样,一直到8月的某天,孙殿英带着两名军统的特务来到靖任秋的牢房中,他这才得知自己被关押的原因。
原来,在重庆结束训练后,蒋介石曾和靖任秋进行过一次关于“剿共”的谈话,靖任秋的回答虽然没有暴露出自己的身份,但有些中立的态度,让蒋介石感到有些不悦。
而且靖任秋还是属于蒋介石门下优秀的黄埔毕业生,但聊天时的种种表现属实让蒋介石不得不产生忧虑。因此,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蒋介石不仅直接给孙殿英下了一道关押靖任秋的命令。
并且在8月份时,还让胡宗南专门派人将靖任秋押解到终南山下的道裕村监狱,要对他实施终身监禁。
在被关进道裕村监狱后,靖任秋自然是不肯坐以待毙的,当他发现整个监狱的看守松懈,且围墙不高容易翻越的缺点后,于是便开始着手策划逃跑的行动。
终于,在一路上经历了数次的危险后,靖任秋终于回到了延安,这才出现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回到延安后,靖任秋接过了以前的工作,继续在河北等地开展策反工作,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军增添了许多抗战的有生力量。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早已按捺不住统一中华的野心,便立即电令孙连忠和高树勋开始秘密突袭我军解放区。
而彼时,负责驻守解放区的刘邓大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双方经过前期的几轮试探后,国民党渐渐落入下风,焦急万分的蒋介石便勒令和逼迫孙连忠和高树勋,必须要尽快在平汉地区对我刘邓大军实施围歼。
可刚经历完一场八年的抗战,国民党内很多士兵和军官都已经不愿意再继续这场内战。
因此,时任副指挥的高树勋在一众亲信的劝诫下,决心罢战和谈。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彭德怀立刻让有着深厚国民党卧底经验的靖任秋,带着刘伯承的亲笔书信前往高树勋部,看能否策动他成功起义反蒋。
虽然此时的高树勋是有意想罢战和谈的,但作为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军官,靖任秋也曾受过不少蒋介石的恩惠。此时要让他下定决心背叛蒋介石,确实不太容易。
感觉到任务的艰巨,抵达高树勋部的靖任秋还没等歇一口气,便立即和高树勋见面开始为他陈述起内战的弊端。
经过靖任秋多次的劝慰,高树勋这才终于下定了决心,在1945年10月30日发布起义反蒋通告。此事不仅直接促使平汉一战国民党惨败于我军之手,更是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各军队的士气。
廖运周
于是,在有了靖任秋成功策反高树勋的这次事情后,我军开始将一些注意力放在策动国民党军队的身上,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牺牲,也能实现从敌人内部攻陷堡垒的上上策。
因此,为了尽快结束内战,刚刚凯旋而归的靖任秋马上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名国民党高级将领廖运周的身上,此人不仅是靖任秋之前在黄埔四期的同窗,更是以前的共产党人。
在得到上级的批准后,靖任秋又从这个方向入手,通过之前在国民党的关系,很快便和廖运周联系上了。在得知廖运周此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境况,靖任秋便立即前往他的驻地,二人开始策划一场周密的起义部署。
也正是由于这场完美的策反行动,最后为我军在淮海战役决战中全歼黄维兵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也成为了靖任秋在革命生涯中的高光时刻,殊不知,作为我军最优秀的特工王牌,这一路走来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从热血青年到地下工作者1905年,在江苏的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宅院中,一位声音嘹亮的男婴呱呱落地,而这个孩子便是靖任秋。
因为家境殷实,父亲从小便极为重视对他的教育,而靖任秋也非常争气,成绩在班上也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长大后,一心求学的他更是独自跑到南京各大名校,靠着旁听继续学习。也正是在20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无产主义阶级思想,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更是直接加入了共产党。
但当时,国民党和我党虽然处于蜜月期,但为了长远考虑,靖任秋的上级便让他前去报考黄埔军校,以便为我党今后的革命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蒋介石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政变后,便疯狂地开始屠杀我党人士,更是逼迫全国的国民党军队完成“剿共”任务。
而当时,靖任秋正潜伏在杨虎城所带领的西北军中,而西北军本就和我军关系较好。因此,为了给我军争取更多的利益,靖任秋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渗透活动。
可因为经验不足的问题,还没活动多久的靖任秋,便被蒋介石派遣控制军队的军统特务注意到了。
在查到靖任秋的可疑行径后,1932年,西北军军统特务在戴笠的批示下,开始实施对靖任秋的抓捕活动。最终在好友孙蔚如的帮助下,靖任秋这才能险之又险地逃离了军统布下的天罗地网。
而这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击到靖任秋的信心,虽然对国民党的卧底渗透工作极为危险,但这依然阻挡不了靖任秋的一腔革命热血。
后来,在组织的帮助下,靖任秋顺利见到了孙殿英,并且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留在了孙殿英的军中。
依靠着自己的能力和在西北军中的关系,靖任秋不仅坐上了少将副师长这一重要职位,还为我军在西北地区的活动,解决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正是在这期间的种种磨练,才让靖任秋最终成为了我军的王牌特工。
1996年5月3日,91岁的靖任秋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其实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幕后英雄,虽然他们的事迹并没有十分壮丽,但他们的默默奉献和不畏生死,永远都将被共和国的历史所铭记!
对于这位潜伏多年的王牌特工,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