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土不拉叽的缸,凭啥占据国家博物馆的C位?

一笑聊知 2025-02-22 21:16:07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在“远古时期”陈列区中央的展柜中,放着一个灰不溜秋的陶缸。

很多人从这个陶缸旁走过,并不觉得它有什么值得注意的。

其实,走过去的人,错过的是世界两大绘画艺术之一——中国画的源头。

陶缸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上面画的一幅画——鹳(guàn)鱼石斧图。

这幅画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

小贴士: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河南临汝(今汝州市)阎村出土,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

鹳鱼石斧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

为什么说它是一幅画呢?

因为它不像其他彩陶上的装饰图案,并没有考虑与器形的结合。

创作者从形象塑造到整幅画构图,都仅仅只是把陶缸作为一个“画布”而已。

我们再来看这幅画上的描绘手法:

石斧和鱼是用黑线勾勒出了外形,然后再填上颜色。

鹳鸟则没有边线,直接就用白色涂画而成。

这两种手法,实际上就是中国画中“勾勒法”和“没骨法”的雏形。

小贴士:

勾勒法是先用墨线勾描出物体的形体轮廓作为骨干,然后上色。

没骨法则是直接用色彩作画,不用墨线造型。

勾勒法和没骨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两大技法。

正因为具备了这些手法,再加上它是已发现的我国绘画作品中时间最早的,因此它就成了“中国画的开山鼻祖”。

这幅画有啥含义呢?

它寓意以白鹳为图腾的部族通过武力(即石斧)打败了以鱼为图腾的部族。

也有人说鱼鸟相衔象征氏族联姻,其中鱼代表女性,鸟代表男性。

艺术考研标准答案,看看就好

总之,鹳鱼石斧图已经不再是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它标志着中国的绘画脱离了造型,正式独立出来了。

这种脱离,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审美观念以及创作与绘制手法向更高发展的体现。

因此,鹳鱼石斧图陶缸 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一,我国一级国宝文物。

现在,你该明白这个土不拉叽的缸子为什么能占据国家博物馆的C位了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