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逆天的文物(27)鲁国大玉璧

凡品综合 2025-04-11 19:38:42

这块大玉璧的出土,直接让山东博物馆的大厅穹顶依照此玉璧原形复刻了上去,并成为博物馆的文化标志。

那块下落不明的和氏璧,后世大多数也是依照鲁国大玉璧的假设而来,而真正的和氏璧到底什么模样,没有一个人见过。

1977年,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发现了大量鲁国王侯墓,而且这座故城是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大型周代鲁国城邦。

它历经3000多年,经过多次增筑和修补,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古城遗址主要包括宫殿区、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区等。

来到这里就能回到三千年前的鲁国都城,想要体验穿越的,就到曲阜看看吧。

回到文物:

鲁国大玉璧出土于鲁国故城遗址乙组52号墓,当时在墓主人的身下发现了8枚玉璧,身上9枚玉璧、玉器等陪葬品,其中鲁国大玉璧是最大的一块玉器。

墓主身下放置玉璧,用于防腐和引导灵魂升天。

玉璧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厚0.6厘米,整体青碧色玉质,半透明且温润,呈现油脂光泽。

玉璧分内、中、外三层纹饰,以绹索纹分隔,内层与外层阴刻合首双身龙纹,象征风调雨顺,

中层浅浮雕谷纹密布,寓意五谷丰登。

玉璧是周代礼制中“苍璧礼天”的重要礼器,鲁国作为周公封地,玉璧反映了鲁国对周礼的传承。

同时玉璧在古代兼具祭天、权力等级标志等功能,鲁国大玉璧反映了鲁国对儒家文化的重视。

在鲁国故城出土的文物还有:

猿形银带钩

这么一个栩栩如生的银带钩,是古人衣带上的钩子。它的正面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猿猴,猿猴手臂呈钩状,钩住主人的衣带。

尤其是那一对眼睛,由蓝色料珠镶嵌而成,看上去形象逼真,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它的背面呈弧形,和现代的腰带扣有点类似,正好符合人体穿戴。

透雕出廓双凤谷纹小系璧

出土于鲁国故城遗址58号墓,这块玉的质地可是相当莹润了,从它4.4厘米,孔径1.5厘米,厚0.3厘米,通长6.9厘米的大小来看,它应该是一个首饰挂件,上方有一个挂绳的细空,是挂在胸前的饰品。

0 阅读:25

凡品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