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挣10亿美元,以色列和印度谈了8年,最后钱没挣到,还赔个厂?

依白评世界 2024-07-06 02:33:04

2018年1月,正当以色列准备向印度收取一笔,早在8年前就应交付的10亿美元时,却突然从俄罗斯媒体的“分享”中得知:10亿美元怕是挣不着了。要知道,印度毁约是常态,但像这般悄无声息却很罕见,不仅如此,印度给出的说辞更是让以色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笔交易始于2010年,印度欲从以色列购买“长钉”反坦克导弹。然而,或许是囊中羞涩,亦或许是早有预谋,总之这笔生意谈了8年,而在莫迪上台后,以色列不仅没了当初挣钱的豪气,还有做完这次生意就将印度“拉黑”的打算,可谁知,到了还是印度还是技高一筹。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印度叫停交易的说辞到底是什么?而最终又是谁将这10亿美元挣走了呢?

简单介绍一下,长钉(斯派克)反坦克导弹,是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款便携式反坦克武器,采用串联式装药、heat战斗部,既可单兵携带,也可将其部署于车辆或直升机上。作为第四代反坦克导弹,长钉配备有“发射后不管”、热追踪等技术,其在某些性能上甚至超过大名鼎鼎的美国“标枪”,也正因如此,就连美国都采购过大量该导弹。

另一方面,因为以色列国土面积有限,拉斐尔公司只在本国保留总部,而生产厂房都会放在购买国,如此一来人工费用基本上都由建厂国承担,所以“长钉”的造价极为低廉,折合差不多只有5000美元一发。与此同时,长钉导弹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只需差不多15分钟的培训,士兵就能大致掌握该武器。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使用者只用“花5000美元的成本,就能敲掉敌方1辆动辄大几百万美金的坦克”,长钉确实算得上是最适合现代战争的武器。事实上,印度当初看上长钉正是基于此原因,只不过最终交易失败,还是因为其“大国梦”作祟。

时间回到1979年,彼时正是冷战的白热化阶段,美国作为西方灯塔,堪称“手中有锤子看谁都想敲打”,由于加勒比海域的一个人口10万左右,叫格林纳达的小国离古巴较近,因此不可一世的美军果断出击,仅用3天便完成了攻占行动。而在这场战争中,美军使用的“陶氏”反坦克导弹吸引了印度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当时可谓是将“左右逢源”做到了极点,一方面,他们接受大量苏联援助,从对方手中薅来了许多实惠;另一方面,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还与西方国家关系不错,也正因如此,当他们告知美国想要生产一款对标“陶氏”的反坦克导弹后,美国立即将其当作了制约苏联的手段,不仅给印度派去了多名导弹专家做技术支持,更是提高了印度学者前往美国本土留学的名额。

1983年,印度国产“纳格”反坦克导弹的大项目正式上马,但令美国人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他们本以为自己是去提供技术援助的,可印度人却彻底将其当成了“劳动力”,不仅犯懒,要求专家“手把手”教导研发的每一环,轮到重活累活时更是退避三舍,甚至还有人提出让美国专家干体力活,大不了事后为其凑辛苦费。面对这样的情况,专家只坚持了1年便匆匆逃回了美国,当然,他们还是将反坦克导弹的设计图纸留给了印度。

眼见美国专家不愿再“趟浑水”,印度人只得硬着头皮自己上了。而结果则是,他们即便拥有全套设计图纸,可还是花了整整6年才搞出了“纳格”反坦克导弹的试验机。1990年,印度国防部迫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窘迫,索性降低测试要求,表示只要在5公里的距离上,面对每小时40公里运动的目标,保证90%的命中率就够了。

可谁知,纳格导弹连如此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硬是一个移动靶都没打着,国防部只得再次降低标准,要求其攻击5公里范围的固定靶。然而,印度人显然还是高估了“本国制造”的实力,面对不会动的敌人,纳格再次交出了命中率39%的答卷。

此时印度已经为纳格导弹前后投入了近2.5亿美元,得到的却是还不如二战品质的产品,也正因如此,印度国防部爆发了罕见的愤怒。一方面,其要求研发部门将导弹拆开,彻底检查问题所在;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文件,停掉研发部门一切绩效奖金类薪资,直到纳格导弹彻底成型。

不得不说,最了解印度人的还是他们自己,其国防部的第一步棋就直接展示了纳格导弹难堪大用的关键。原来,纳格导弹所谓的自主研发只限于外壳,其内部的轴承来自德国,制导装置是比利时的,而火控单元则是一款竞标法国陆军项目失败,最终被抛弃的产品。

要知道,现代武器难以“到手即用”的原因就是,其各零部件间存在很强的兼容关系,也正因如此,像纳格导弹这般“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组装,自然只能打出固定靶39%的命中率。就这样,印度只得再次做“两手打算”,一边要求纳格回炉重造,一边满世界寻摸趁手的反坦克导弹。而在2010年,印度最终下定决心,准备从美国“标枪”和以色列“长钉”之间选择一个先用着。

在这其中,由于地缘和复合军工体利益的双重因素,美国标枪对印度开价差不多要20万美元一发,与此同时还不附赠配套设施,这对于印度来说显然是太贵了;反观以色列的长钉导弹。咱之前聊过,以色列之所以能将其价格压到5000美元一发,正是因为其不在本国建厂,生产没有人力成本的原因。

事实上,长钉导弹的生产模式可谓正中印度下怀,一方面,他们巴不得花小钱办大事;另一方面,印度自古就有“买武器获赠技术”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以色列若把厂建到本国,自己就可以偷学了。也正因如此,在此次交易中,印度破天荒的没有还价,直接同意了对方开价10亿美元,建厂生产7500枚长钉导弹的订单。

然而,精明如以色列人亦低估了跟印度做生意的难度,在项目谈妥后印度突然变表示,10亿美元必须等导弹生产并通过测试后,才会依照“阶梯”付清,与此同时,印度可能不需要7500枚那么多,最终会根据工厂的产值与消耗情况再做定夺。换句话来说,印度此次生意完全就是奔着“空手套白狼”去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使用了“批发价买零售”的神奇思维。

面对如此情况,以色列只能“打碎门牙和血吞”,没办法,谁让自己当初没在合同里添加安全款项呢?就这样,2010年年底,以色列开始筹备这笔订单,不过他们或许没想到,仅是在印度建立工厂都困难重重,一方面牵扯到征地问题,由于印度政府缺乏对土地的管辖权,因此以色列人得先自费从印度地主手中买地;另一方面,印度工人的懒惰人尽皆知,所以即便以色列百般催促,他们却还是我行我素,最终花了足足4年才将工厂勉强建成。

2014年,就在以色列人以为大功告成,项目终于得以驶向正轨时,他们却又遇到了拦路虎——印度有史以来最懂经济的总理莫迪。莫迪表示其国防部不会直接与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履行合约,他们需寻找一个印度本土企业进行合作生产,再由印度企业与国防部完成交易订单。就这样,双方又就合作问题拉扯了2年多时间,最终由一家叫卡里尼亚的印度工业集团完成了竞标。

接下来就发生了咱一开始聊到的,2018年1月,就在以色列以为可以悉数生产长钉导弹,以拿回8年前就定下的10亿美元时,印度却突然表示“长钉”导弹不要了,因为根据其“勘测”,长钉导弹恐怕难以胜任印度的炎热天气。

面对印度屡次出尔反尔,以色列终于是爆发了怒火,他们开始在国际上指责印度缺乏契约精神。当然,印度十分具有处理此类事件的经验,一方面,他们对以色列的指责采取“冷处理”;另一方面,他们也搬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杀手锏”。

原来,就在长钉导弹厂区建好的前几个月,印度于1983年立项的国产纳格反坦克导弹,终于在前后试验70多次后完成了:面对每小时30公里运动目标,在4公里距离上5发4中的“既定目标”。相比于长钉导弹,印度本土的纳格导弹造假更低,因此完全获得了国防部“青睐”。就这样,已经白给印度建了一座工厂的拉斐尔公司只得灰溜溜的回到以色列,并将印度这位大客户拉近了“黑名单”。

不难看出,印度叫停与以色列交易的“说辞”完全就是糊弄傻小子,或许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购买长钉导弹。一方面,印度研发纳格导弹的技术员们,还被国防部欠着十几年的绩效奖金;另一方面,印度武器向来是放在武器库中充数的,实际能发挥多大作用没人关心。

至于印度为反坦克导弹准备的10亿美元,或是当作补偿给予了纳格导弹的研发人员;或是用在了空军、海军等更花钱的地方;亦或是根本就是空头支票,印度官方目前仍旧没给出过说法。而对于以色列拉斐尔公司而言,与印度的这次生意恐怕是其成立以来,吃亏最严重的一次。

0 阅读:0

依白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