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格力这次能赌赢吗?

围炉话今朝 2025-02-21 10:04:06

说到王自如,大家肯定不陌生,他在数码圈可是大名鼎鼎,当年跟罗永浩比划语言艺术,被全程吊打,堪称数码圈头号铁头娃。而空调一姐董明珠,那更是干啥都不走回头路的顶级铁头娃。2021年卖空调的格力要出新手机,联合知名数码测评博主王自如亲自参与研发。

格力这波操作,真让人捉摸不透。当年卖3200元的格力手机,如今怎么样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中国独立女性董明珠和她背后的商业帝国。

董明珠的传奇人生

董明珠 1954 年出生在一个传统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七个,她是最小的那个。小时候,董明珠想学自行车和游泳,父母却觉得女孩子不该做这些危险运动。可董明珠哪肯轻易妥协,学骑车摔得鼻青脸肿,游泳还差点被淹死,换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她却坚持了下来,这股子铁头精神从小就显露无疑。

21 岁,董明珠从芜湖干部教育学院毕业,在南京一家化工厂干行政管理,一干就是 15 年,捧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命运总爱开玩笑,30 岁时,董明珠遭遇丧夫之痛,儿子才两岁。

她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到八岁。可面对儿子的读书问题,她的收入渐渐捉襟见肘。当时正值下海潮,董明珠也跟着去深圳闯荡,可做的还是行政管理工作,工资微薄,居无定所。

一次偶然的珠海之行,让董明珠看到了新机会。珠海的风景不错,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格力的前身海利空调厂。

老板看了她的履历,想让她做人事管理,董明珠却一口回绝:“我要干业务!”

那时空调是高端耐用品,格力又只是个末端组装厂,东西难卖,麻烦还多。

刚工作半年,安徽传来坏消息,当地业务员全体离职,董明珠被派到安徽。她到安徽的第一件事,就是无偿帮前业务员追讨 42 万货款。

债主耍赖:“我欠你 42 万算什么?我还欠别人 300 万,他都不敢来要。”

董明珠追了四十多天,钱没要回来,最后租了货车,把经销商没卖出去的货拉回来,还顺带拉了些非格力的空调,抵扣了欠款。

经此一遭,董明珠坚决要求先款后货。可在中国做生意,先货后款是不成文的规定,经销商们都不买账,觉得格力算老几。但董明珠是谁?你不买我还不卖呢!

经过不懈努力,她终于说服了一个愿意先款后货的女经销商。为了维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客户,董明珠还帮着售卖产品。就这样,她落实了第一位优质客户,也省出更多时间寻找新客户。

那一年,董明珠的业绩达到 1600 万元,占了整个公司的八分之一。

商业成就与挑战

1994 年,国内空调市场野蛮生长,没有规范,鱼龙混杂。格力管营销的副总和下属销售,被别家公司以十倍多的提成挖走。董明珠凭借之前的辉煌成绩,很快被提拔为经营部部长。

董明珠为人刚正,一上任就整顿作风。她发现空调淡季货物积压,一到夏天能管货的人就开始吃拿卡要。

这种不成文的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一般没人管。但董明珠不吃这一套,她给员工设立严格规矩:上班不准吃东西、不准交头接耳,女生不准戴耳环戒指、不准留长发,比上学时管得还严。

有个经销商想通过董明珠哥哥的关系进格力的货,事成后给 2% 的回扣。那年经销商在格力进了七千多万元的货,这可是一百多万的大生意。

可董明珠一口回绝,哥哥一气之下,直接把她从族谱里 “干掉” 了,这事儿还上了热搜,实在魔幻。

董明珠虽做销售出身,却具备敏锐的商业头脑。90 年代空调厂商年年打价格战。格力内部高管和经销商也提倡加入价格战,董明珠却坚决反对。

她觉得格力空调质量好,没必要降价,想要赢得市场,不一定要讨好用户。于是,她想出各种讨好经销商的办法,实行淡季返利,鼓励经销商在淡季进货、支付定金,把库存压力转嫁给经销商,优化资金周转。

格力还会给经销商 8% - 15% 的返利,订的货越多,返利越高,还有季节返利、年终返利和不定期返利。

这样一来,经销商利润高了,不仅愿意拼命帮格力卖货,还能把售后做好,企业也有钱投资研发,做出更好的产品。

在技术出身的前格力老总朱江红影响下,董明珠也极其重视技术研发。如今,格力有 16个研究院、152 个研究所、1411 个实验室,1.6 万名研发人员,一年研发投入超过 50 亿,“好空调,格力造”“格力空调,掌握核心技术” 的广告语也由此而来。

不过,格力过度依赖空调业务,这也带来了隐患。

空调行业依赖房地产,90 年代格力靠房地产红利迅速崛起,可如今房地产市场下行,格力也受到冲击。

格力最大的竞争对手美的,业务多元化,除空调外,还有消费电器板块和机械业务,空调只占总营收的 40%,而格力空调占比超 70%。为了摆脱困境,格力开始多元化发展,涉足手机、汽车、医疗、电饭煲、圆珠笔头等领域,结果却不尽人意,只有空调业务依旧强劲。

“魔幻”格力手机

格力在手机领域的尝试堪称 “魔幻”。2017 年 6 月发布的格力色界手机,搭载骁龙 820 处理器,售价 3200 元,比同配置手机贵不少。

发售三天,官网仅售 5 台,官方却回应说实际售出两千多台。董明珠还放话:“你们不买是因为不识货,格力手机谁用谁说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因为质量好,所以贵。”

最后,手机还是推销给了内部员工。

2021 年,过度依赖空调的格力市值蒸发 1600 亿,只剩不到美的的一半。格力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于是再次把目光投向手机。

她表示,“我们的手机到西藏仍然能打通电话。我们也可以根据某个单位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功能开发。”这次董明珠找来王自如做副总裁,决心死磕手机。但事情的发展不尽如意。

不少业内人士表达格力手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观点,“高价低配”是他们对格力的印象。

2023年5月据界面新闻报道,格力电器已解散手机核心团队。2023年8月16日,有消息称现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王自如已经离职。据蓝鲸新闻报道,格力内部办公软件上已经搜不到王自如的名字。

自2021年确认入职格力以来,王自如频频成为企业的“流量担当”。当潮水退去,人们不禁要问,王自如在格力的一千多天里,除了流量都带来了什么?

格力最新财报与商业动作

从格力电器财务数据来看,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467.22 亿元,同比下降 5.34%;归母净利润 219.61 亿元,同比增长 9.30%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69.39 亿元,同比下降 1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8.25 亿元,同比增长 5.47%。对比美的和海尔同期数据,格力在营收规模和业绩增速方面已逐渐掉队,凸显出增长困境。

在商业动作上,近期全国多地格力线下专卖店纷纷将招牌更换为 “董明珠健康家”,多个与格力电器相关的线上直播间也同步更名。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 2025 年对终端 SI 进行全面升级的计划,以强化品牌在终端市场的影响力,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董明珠健康家” 以新店为主,部分门店在原董明珠店基础上升级,授权门槛较高,要求商家有条件经营全品类家电。

其目的或与格力电器多元化战略有关,试图淡化自身空调属性,突出全品类优势。此前格力已在生活电器产品系列发力,实现冰洗产品、厨房电器、环境电器等产业全覆盖,还申请注册多个与按摩美容产品相关的商标,甚至进军预制菜和造车相关领域 ,但目前除空调业务外,其他业务营收占比均不足 10%,多元化成效仍有待提升。

俗话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努力是接近成功的必要条件。可有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董明珠在手机行业丢摔了跟头,要是他们能在这次能 “扳回一城”,一雪前耻,那绝对是个不错的方向。“董明珠健康家” 能否为格力带来新的增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字来源科技狐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围炉话今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