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6任皇帝!这个喜欢疯癫王朝的最后荣光藏在地下!

温伯陵呀 2024-12-11 15:15:14

北齐的寿命只有27年,起于公元550年,终于577年。

它的建立者是高洋,一个从北魏军中崛起的将领。说实话,开局其实还不错,高洋励精图治,打了几场漂亮仗。

但好景不长,这位皇帝性情大变,后来干脆变成了杀人如麻的暴君。

更诡异的是,他的后代一个比一个离谱:有的沉迷酒色,有的对臣子动辄施以酷刑,甚至连高洋自己杀掉了宗室七百多人,连带着婴儿都不放过。

可以说,这一家子“疯王”,在短短几十年里耗尽了北齐的国运。

但即便如此,北齐的艺术成就却令人惊叹。

尤其是陵墓壁画,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一。2023年年底正式开放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就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疯狂王朝留下的最后遗产——徐显秀墓壁画。

疯狂帝国背后的艺术

说到北齐的皇族,你会发现他们的操作真的很难让人不怀疑是“全员疯批”。

开国皇帝高洋杀起人来毫不手软,后来继位的高纬整天沉迷于享乐,甚至还发明了一种“人肉秋千”,听着就毛骨悚然。但就是这样一个皇室,却在艺术上出奇地讲究。

徐显秀墓的壁画就是最好的例子。

徐显秀是北齐的一位高官,他的地位显赫到让王朝为他的葬礼举办了一场“地上地下联动”的仪式。墓道两侧的壁画画的是一支威风凛凛的仪仗队,队伍里的马车、士兵、牛车应有尽有,仿佛在为墓主人护送到另一个世界。

更绝的是,这些画里的人物个个神态各异,甚至连马匹的动态都真实得惊人。

比如娄睿墓里的骏马图,画师甚至不避讳地画出了一匹受惊骏马的粪便,这种细节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骏马图

墓道壁画,连接生死

徐显秀墓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对“生与死”的描绘。

墓道里的仪仗队并不是随便摆设,而是有明确象征意义的——一边是“出”,一边是“入”,仿佛在暗示阳间与阴间的交替。

换句话说,这些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次“艺术化的送葬仪式”。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画从来不是给活人看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陪伴死者,是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延续。

这些画师用极致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一个属于徐显秀的“地下天堂”。

走进徐显秀墓的墓室,你会发现北壁上画着墓主人和他的妻子正在宴饮的场景。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而是对他生前权力和地位的复刻。画中的徐显秀和妻子坐在正中,两旁是乐师和侍从,食物丰盛,场面热闹。

可以想象,这应该是墓主人在生前最美好的生活片段,被画师“定格”在了墓室的墙壁上。

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那个时代,宴饮象征着地位的最高体现。而徐显秀墓里的壁画,几乎把这种象征玩到了极致。

线条到面孔

徐显秀墓壁画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画师们对线条和人物面孔的处理。每个人物的五官都被高度简化,但在简练的线条中,人物的骨相、性格、表情却跃然纸上。

这种艺术手法,既有古埃及壁画的影子,又有中国传统写意画的韵味。

画师在创作这些画时,显然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一根线条,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狂喜与满足。

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这是天底下唯一不归人间管辖的画。”

贵族墓的对比

除了徐显秀墓,北齐还有其他几座贵族墓也留下了不少壁画,比如娄睿墓和九原岗墓。

这些墓的壁画同样精美,但每一座墓的风格却截然不同。比如娄睿墓里的“鞍马游骑图”,画的是胡商和马匹,画师甚至刻意还原了马匹受惊的细节。

而九原岗墓的“门楼图”则是一次建筑绘画的实验,能感受到画师在比例和结构上的纠结。

这些墓葬壁画的风格差异,恰好反映了墓主人的地位差异。徐显秀墓的壁画之所以如此精致,就是因为他的地位显赫。

可以说,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权力的象征。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黑暗与光明并存,毁灭与创造同在。这些壁画,既是北齐的挽歌,也是他们最后的骄傲。
0 阅读:1

温伯陵呀

简介:读历史、谈世事、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