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6很大,具体有多大?反正一锅装不下。更搞的是,战略轰炸机和核弹都象征着惨烈的死亡,但B-36却还顶着个“和平使者”的绰号,也不知道闹的是哪一出。或许是指的站在美国的角度,为美国人带来了“和平”?但即便这样,这个“和平”也隐约包含着一丝让人不安的恐怖。
先拿“超级空中堡垒”打个样
B-36本来是为二战而生的。当时美国还没参战,但欧洲大陆已经基本沦陷,就剩英国还在死扛。美国担心要是英国也被占领,那就得从本土起飞去轰炸德国,因此就必须有一种能跨大西洋飞行的远程轰炸机。基于这种态势,美国陆军航空兵于1941年4月发出需求书,要求最高速度72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4000米(超出一般高炮的火力范围)、最大航程为19000千米。这些指标不用说显然脱离实际,于是没多久就主动下调,最大航程“减少”到16000千米,速度、升限也有所降低。
数数多少人?
降低后的指标仍然相当高,如果放在和平时期,光是论证讨论就要花上个几年,但此后不久日本把美国拖下了水,美军越来越需要一种能从夏威夷直飞日本的轰炸机,拖到1943年,陆航终于等不及,在原型机还没有研制出来的时候,陆航直接订购了100架。负责研制的南京康维尔公司康维尔飞机公司现在已经没了,但那会儿实力正在劲头上,总算不负重托弄了出来,但德国已经被打趴、日本也已经是苟延残喘,功劳都记在了隔壁波音“小个头”的B-17和B-29头上。天皇宣布投降的5天后,1945年8月20日首架原型机隆重亮相,第二年8月8日,在广岛核爆周年纪念日的两天后,XB-36成功实现了首飞。
首架XB-36原型机,机头形状略有不同
二战后期喷气式发动机已经出现,尽管一开始技术水平较低,单台动力水平与当时已经很成熟的活塞式发动机没法比,但人们还是觉得喷气式发动机代表未来,因此尽管用了6台、每台28缸的活塞式发动机,B-36也不被看好。只不过当时美国没有全喷气式的轰炸机,后来波音的B-47在航程和载弹量上也与B-36不在一个档次,于是在柯蒂斯·李梅(就是发明东京烧烤的那位)担任战略司令部司令那几年,B-36一直是美国战略轰炸的核心力量,其最大有效载荷超过了B-52、是B-29和B-17的4倍多,不用加油就可以进行洲际轰炸,不过它本身也没有设计成可以空中加油。
一部分弹舱
即使与现在的飞机相比,B-36也不含糊。70米的翼展至今尚没有批产飞机能打破,机翼最大厚度达到2.3米,空中机械师可以在飞行时爬到发动机舱进行维修。B-36的升限超出了设计要求,训练中的B-36经常在15000米高度模拟轰炸,当时美国空军的截击机要么飞不到这么高、要么飞上来但是无法稳定射击,美国海军倒是提出可以用F2H“女妖”战斗机和B-36比试一下,但这个建议被空军无情拒绝。后来B-36干脆拆掉了自卫炮塔和一些不必要的设备,由此获得了更加轻的机身,速度和升限也进一步提高,甚至能飞上17000米的高空。当然这种性能也与B-36加装的4台喷气式发动机有很大关系。
机翼最外侧各有2台喷气发动机
与当时传统的拉进式动力配置有所不同,B-36的6台R-4360“黄蜂”28缸星型气冷发动机都“向后”安装,形成了少有的“推进式”,原型的R-4360总功率18000马力,后来提高到22800马力,三叶螺旋桨直径5.8米,这种配置方案有利于减轻螺旋桨气流对机翼的干扰,但与此同时发动机也无法利用螺旋桨气流冷却。B-36加装涡喷发动机是从D型开始、每架飞机在机翼最外侧各增加2台J47-19,使得B-36一共有了10台发动机,荣登“史上装发动机最多的飞机”称号。B-36飞行员有个口号是“六转四燃”(six turning four burning)就是从这里而来,但由于发动机散热都不太好,这个口号有时也被改成:“2个在转、2个在烧、2个冒烟、2个噎住、还有2个下落不明”。
还有一个特大的地方是单轮主起落架,不过只用在原型机上,直径2.79米、宽0.9米、重600千克,一条轮胎所使用的橡胶够生产60条小汽车轮胎。由于单轮对地面压力过大,全美国只有三个机场可以用于B-36的降落,所以很快就换成了四轮小车式。B-36还试用过履带式起落架,但发现并不实用也更重,所以没有正式采用。
这样看直观一点
还试过这样的
当然载弹量也不能小,B-36最大载弹量39.6吨,比B-17的最大起飞重量还要多出7吨。B-36在设计时核武器还没出来,但并不妨碍B-36服役后不经过改装就能挂载当时美军任何一款核武器。因此在交付后立即被用于挂载核武器,在B-52投入使用之前,美军有史以来最重最大的空投核弹只有B-36能挂,这种氢弹长7.6米、最大直径1.5米,重19吨。B-36的自卫武器是8个遥控炮塔、每个炮塔两门20毫米航炮,这些航炮射击时的后坐力振动经常导致飞机电气线路震松,甚至导致了1950年11月22日1架B-36B坠毁。
就是这家伙
大有大的好处、当然也有大的不好。为了尽可能接近对手,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大多数部署在美国北部或者阿拉斯加等地方,但大多数机库又都装不下B-36,维护工作只好在室外进行,地勤冻得要死;发动机也难侍候,六台发动机每台有一个独立加注的380升滑油箱,每台有56个火花塞,光换火花塞一次要换掉336个(普通家用汽车一般4个,壕请忽略);由于早期的喷气发动机寿命短,B-36还专门设计了一种吊舱,每个吊舱可以空运两台备用发动机,不过这些吊舱从来没有被用过。
R-4360发动机,每排7缸、一共4排
B-36服役后也有很多改型,包括与B-52类似的8发全喷气型YB-60,但因为性能比不上YB-52而放弃;还有一种运输机型XC-99,采用双层机身,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活塞式陆基飞机,也是当时最长的实用飞机,只生产了1架,但在朝鲜战争期间还曾用于货运飞行,2005年拆除。但这里面最值得一聊的是加装核发动机的核动力NB-36H,但再写下去篇幅就太长了,回头专门开一期聊吧。B-36由于速度不够快,在投放核武器后难以及时脱离,可能会受到核爆的伤害,1954年美军在“城堡行动”试验中,1架B-36在投放一枚1500万吨核弹后,按照典型操作程序脱离,结果飞机受到了大面积强光和冲击波的影响,幸而机组成员并无大碍。
XC-99装人
B-36的服役时间并不算长,不久之后就被全喷气的B-52接替,而B-36在整个服役生涯从来有在实战中扔下过任何一枚武器,这或许是B-36的“不幸”,但也或许只有这样,才算契合了“和平使者”这个绰号的本意。
带着核弹的“和平使者”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点个关注呗.
主要参数
机 长:49.40米
翼 展:70.10米
机 高:14.25米
空 重:75.3吨
最大起飞重量:186吨
动力装置:
6 ×普惠R-4360活塞式发动机,单台功率3800马力
4 ×通用电气J47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23千牛
最大速度:700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370千米/小时
作战半径:6413千米
最大航程:16000千米
实用升限:13300米
载弹量:最大39009千克,正常32659千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0年代人家就有了洲际轰炸机,接着除了苏联与后面的空客,迄今为止再也没有新的公司或者国家量产出能匹敌它的飞机出来。这就是美帝称霸世界的底蕴,想以要取代美帝的后来者仍需努力啊,别有点成绩就找不到北了
给个链接啊。。。哦哦哦。。。请问包邮不?[吐舌头笑]
你找个真飞机来,看看哪个一锅装的下,家用电饭锅[得瑟]
牛,[点赞]。
没有24小时连轴转,短时间研制不出来。战时效率。
看这轰炸机就知道德国必败,德国轰炸机弱爆了
路还很长
B36是美帝唯一能带mk17氢弹的飞机,B52弹仓高度不够,虽然这些早就没什么意义了[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