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接连放狠话,伊朗强势回应

罗马讯息 2025-04-18 10:17:44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警告伊朗,若核谈判失败将面临“严厉回应”,而白宫内部对谈判策略存在分歧。这一表态正值美伊计划于19日举行第二轮间接谈判之际,双方围绕伊核问题的角力再度引发国际关注。

特朗普政府延续了“极限施压”与“胡萝卜加大棒”的混合策略。一方面,特朗普多次威胁“谈不拢就轰炸”,宣称伊朗“非常接近拥有核武器”,并指示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做好“强力打击”准备。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阿曼与伊朗展开间接谈判,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在首轮会谈后表示对话“积极且富有建设性”,双方同意在罗马继续磋商。

特朗普资料图

伊朗则展现出强硬与务实并存的姿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强调“不接受威胁”,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称导弹已“装入发射器随时待命”。但与此同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计划访问俄罗斯协调谈判立场,并接待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释放出外交努力的信号。总统佩泽希齐扬更公开邀请美国投资者赴伊,暗示对解除制裁的期待。

双方军事部署剑拔弩张。美国在波斯湾增派“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部署“爱国者”防空系统和F-35战斗机。伊朗则在边境地区部署新的导弹分队和无人机部队,陆军地面部队指挥官海达里称此举旨在“加强情报优势和战备状态”。卫星图像显示,伊朗中部的纳坦兹核设施周边新增防空火力,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导弹发射台进入警戒状态。

不过,军事冲突的代价令双方有所忌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评估,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可能导致全球油价飙升至每桶150美元,引发经济连锁反应。伊朗则警告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该水道承担全球20%的石油运输量。更严峻的是,以色列可能借机扩大行动,将冲突升级为地区战争。

美国的“石油归零”政策给伊朗经济带来压力。2025年3月,伊朗石油出口量降至每日约120万桶,较2018年峰值下降70%。里亚尔对美元汇率从2016年的4.3万:1暴跌至43万:1,通货膨胀率一度接近50%。德黑兰街头的钱庄密度堪比便利店,民众纷纷将现金兑换为美元保值。

美元资料图

但伊朗经济展现出韧性。通过“抵抗经济”政策,伊朗发展非石油出口,2023年经济增长率达5.4%,制造业贡献了1/5的就业。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易货贸易和数字货币结算缓解了制裁冲击。世界银行指出,伊朗通过“非正式支付系统”维持了部分国际贸易,2021年非石油出口同比增长68%。

俄罗斯成为伊朗的重要战略伙伴。阿拉格齐访俄期间,双方讨论了能源合作和军事技术转让。俄伊签署的石油换商品协议覆盖粮食、药品等民生领域,帮助伊朗绕过SWIFT制裁。中国则通过人民币结算购买伊朗原油,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00亿美元。

阿拉伯国家态度分化。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一方面支持美国对伊施压,另一方面担忧冲突外溢影响自身安全。伊拉克、卡塔尔等国则呼吁克制,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表示“任何军事行动都将危及地区稳定”。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但美英法阻止了谴责以色列暗杀哈马斯领导人的声明草案。

当前谈判存在结构性障碍。美国要求伊朗彻底放弃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坚持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仅同意“可逆性限制”。双方在制裁解除范围、地区代理人问题上分歧显著。白宫内部也存在鹰鸽之争,国务卿鲁比奥主张强硬,而威特科夫倾向妥协。

鲁比奥资料图

不过,双方仍有妥协空间。伊朗可能同意限制离心机数量,换取部分石油出口解禁。美国则可能允许人道主义物资豁免制裁。以色列的态度是关键变量,尽管内塔尼亚胡反对缓和,但特朗普在其面前宣称“直接谈判”,显示对以方压力的某种忽视。

这场博弈的结局将深刻影响中东格局。若谈判破裂,美伊可能陷入“对抗-报复”循环,甚至引发代理人战争。若达成协议,不仅将缓解核危机,还可能重塑地区力量平衡。正如伊朗前外长扎里夫所言:“战争没有赢家,但和平需要勇气。”国际社会的目光正聚焦罗马,等待下一轮谈判的进展。

0 阅读:16

罗马讯息

简介:新闻阅览、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尽在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