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军最后的猛将,曾国荃,左宗棠不世功勋的幕后英雄

神秘冷艳之姿 2025-01-04 11:08:42

清朝八旗军最后的猛将,曾国荃,左宗棠不世功勋的幕后英雄

世人只知曾国荃攻克安庆,为太平天国灭亡埋下伏笔;世人只晓左宗棠平定陕甘,为大清王朝续命西北。却鲜有人知,在这两场改变清朝命运的战役背后,还有一位神秘的八旗猛将。他率领着仅存的精锐八旗军,在安庆城外四次击退救援的干王陈玉成,又在陕西平叛中身负重伤,为左宗棠的西北之战奠定基础。这位成就他人,却被历史遗忘的将领,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与曾国荃、左宗棠之间,又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

一、八旗末代猛将的崛起

道光三十年(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的烽火正在广西蔓延。此时的北京,一位年轻的八旗子弟多隆阿正在为自己的前程发愁。作为达斡尔族正白旗人,多隆阿虽有满洲八旗的身份,却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

多隆阿自幼在京城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但他却对行伍生涯怀有特殊的热爱。每当听闻京营演武,他必定前去观摩,甚至私下苦练骑射。这份执着,让他在军事才能上远超同龄人。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咸丰二年(1852年),朝廷派遣钦差大臣胜保南下剿匪。胜保选将时,多隆阿主动请缨,一番言谈,让这位老将对眼前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就这样,多隆阿跟随胜保南下,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在太平军北伐期间,他屡立战功,很快就被赏戴蓝翎。这份殊荣,在当时的八旗子弟中并不多见。

湖广总督官文听闻多隆阿的名声,便将其调入湖北。在这里,多隆阿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贵人——湖北巡抚胡林翼。

胡林翼是湘军的重要领袖之一。他看中多隆阿的军事才能,决定破格将这位八旗将领吸收进湘军系统。这在当时可谓破天荒的举动,因为湘军向来排斥满洲旗人。

多隆阿也没有辜负胡林翼的期望。他迅速适应了湘军的作战方式,并将八旗骑兵的特点与湘军的战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战法。很快,他就在安徽战场上崭露头角。

胡林翼曾在奏折中这样评价多隆阿:"此人通晓兵法,善用疑兵之计,且能抚军有方,实乃难得之将才。"这样的评价,在当时的满洲将领中可谓凤毛麟角。

1858年,安庆战事日紧。胡林翼向曾国藩举荐了多隆阿。这一举荐,让多隆阿有了在安庆城下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埋下了日后与曾氏兄弟恩怨的种子。

二、安庆之战的幕后功臣

咸丰八年(1858年)初春,安庆城下的战事进入白热化。曾国藩在军中传下一道密令:"围点打援,以逸待劳"。这六个字,便是安庆之战的关键。

多隆阿接到命令时,正驻扎在安庆城外十里。他麾下的八旗精锐与湘军新编的战兵共有两万八千人,负责断绝援军。这支部队被分成三路,多隆阿居中,鲍超在左,李续宾在右,形成一个半月形的包围圈。

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就此展开。太平军的干王陈玉成四次率军来援,每次都被多隆阿挫败。第一次援军从东路杀来,多隆阿故布疑兵,让陈玉成误以为湘军主力在东,结果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第二次援军从北路突袭,多隆阿早有准备,设伏击溃援军。

第三次援军最为凶险。陈玉成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分三路夹击。多隆阿临危不乱,先以火炮轰击中路,打乱敌军阵型。随后命令鲍超、李续宾分别截断左右两翼。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最终陈玉成只得退兵。

第四次援军来时,已是深秋时节。太平军从西面杀来,兵锋直指曾国荃的大营。多隆阿立即亲率八旗骑兵,在夜色中穿插敌阵。这支骑兵队伍在月光下如同鬼魅,令太平军阵脚大乱。

援军被阻,安庆城中的守军弹尽粮绝。曾国荃抓住时机,一举攻入城中。这时的陈玉成已退至庐州,多隆阿紧随其后。

庐州城下,多隆阿再显神通。他发现庐州地势低洼,便命令部下挖开河堤,引水灌城。不出三日,城中积水及膝,太平军不得不弃城而逃。陈玉成在逃往寿州的路上,被苗沛霖设计擒获。

这场历时半年的安庆之战,最终以太平军的失败告终。多隆阿指挥若定,在外围的四次决战中屡挫强敌,为曾国荃攻城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功劳之争却在战后爆发,这场争议彻底改变了多隆阿的命运。

在这次战役中,多隆阿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他不仅继承了八旗骑兵的传统,更融入了湘军的战法,创造出独特的作战方式。尤其是他善用地形,巧施计谋,每战必胜。这一系列的胜仗,让他成为太平军闻之色变的"满洲虎将"。

三、与曾氏兄弟的恩怨纠葛

安庆大捷后,朝廷下旨论功行赏。令人意外的是,曾国荃竟然获得了首功,而在外围四战四胜的多隆阿却屈居其后。这个消息传来,多隆阿一病不起,在病榻上写下了一封长达万字的奏折。

这封奏折详细记录了安庆之战的始末。从围城打援的战略部署,到四次击退陈玉成的具体战况,再到庐州水攻的巧计,无一不是多隆阿亲自指挥。奏折中还提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当时曾国荃麾下的新军战力不足,若非多隆阿率部在外围牵制住援军主力,曾国荃根本无法攻城。

奏折递上去后,朝廷虽有意平息争议,但这道功劳已定,无法更改。从此,多隆阿与曾氏兄弟的关系便出现了裂痕。

后来围攻天京时,曾国藩屡次请多隆阿出兵协助,多隆阿却以"兵力不足"为由,始终按兵不动。这一举动,让曾国藩十分恼火。在给胡林翼的信中,曾国藩写道:"多某心胸狭隘,因安庆之功不满,今竟消极应对,实令人寒心。"

这场争议不仅影响了多隆阿与曾氏兄弟的关系,更让他与整个湘军系统渐行渐远。在当时的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得多公一怒,不愿曾营千兵。"意思是说,多隆阿一人发怒,比曾国藩一千兵马的价值还大。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多隆阿向朝廷请求调离湘军。这时的他已经看清楚了一个事实:在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系统中,一个满洲将领终究是个外人。

就在这时,西北战事吃紧。陕甘两省的回民起义愈演愈烈,连西安城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朝廷急需一员大将镇压叛乱,湖广总督官文向朝廷推荐了多隆阿。

多隆阿接到调令后,立即启程赴陕。临行前,他与胡林翼作别。胡林翼感叹道:"公之才,不在他人之下,但世事难料,还望保重。"这一别,竟成永诀。

四、陕甘平叛的悲壮

咸丰十一年冬,多隆阿带着八千精锐进入陕西。此时的陕西,形势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西安城被叛军围困月余,城中粮草将尽,守军士气低落。

多隆阿初到潼关,就遇上了一万多叛军。这些叛军刚刚洗劫了华州,正准备运送粮草回营。多隆阿立即下令出击,一场遭遇战在潼关外打响。这一仗,多隆阿一改之前的稳重作风,率军直冲敌阵。他麾下的八旗兵配备了新式洋枪,火力远胜叛军。激战半日,叛军溃不成军,丢下大批粮草仓皇而逃。

这一战,打出了声威。多隆阿趁胜追击,一路上收复失地,直逼西安城。叛军见势不妙,主动撤出了对西安的包围。西安城终于获救,百姓夹道相迎,称颂多隆阿为"八旗神将"。

西安解围后,多隆阿并未停歇。他采取了一套独特的战术:白天分兵出击,打击叛军小股部队;夜间则令八旗骑兵在叛军营地外游弋,不时发动突袭,让叛军彻夜不得安宁。这种战术收效显著,短短两个月内,渭河两岸的叛军损失惨重,纷纷向甘肃方向逃窜。

多隆阿的成功,不仅在于战术,更在于他对新式武器的重视。他向朝廷请购了大批洋枪洋炮,并专门训练士兵使用。这在当时的清军中并不多见。他还在军中推行严格的军纪,禁止士兵扰民。这些举措,赢得了陕西百姓的支持。

眼看局势大好,朝廷却催促多隆阿尽快进攻盩厔。盩厔是叛军在陕西的最后据点,地势险要。多隆阿当时正患疮疾,将领们都劝他休养。但朝廷的命令一再催促,多隆阿只得带病出征。

一个阴雨的早晨,多隆阿率军抵达盩厔城下。他刚刚布置完攻城部署,城头突然射来一支冷箭,正中他的左目。军医们束手无策,多隆阿在数日后不治身亡。临终前,他留下遗言:"陕西事未了,恨不能为朝廷尽忠。"

多隆阿的牺牲,让朝廷震惊。随后朝廷任命左宗棠接替他的职务,继续平定陕甘叛乱。但在陕西百姓心中,真正平定叛乱的功臣,是这位殉国的八旗将领。

五、功名身后的褒奖与遗憾

多隆阿殉国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立即追赠他太子太保,并谥号"忠襄"。这是清朝对战死将领的最高褒奖之一。皇帝还特地在圆明园中为他修建了专门的牌坊,以彰显他的功绩。

陕西百姓对多隆阿的怀念更为深切。在他殉国后不久,西安城的百姓自发为他修建了第一座"多公祠"。这座祠堂规模不大,但里面供奉的多隆阿画像却十分精致,画像上方悬挂着"忠烈"二字的匾额。

很快,修建多公祠的热潮在陕西各地兴起。从关中平原到陕北高原,从商洛山区到汉中盆地,大大小小的多公祠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其中最为壮观的是西安城内的多公祠,占地数亩,建有正殿、配殿和钟鼓楼,香火最为兴旺。

每年清明时节,陕西各地的百姓都会自发前往多公祠祭奠。他们带着香烛、纸钱,还有当地特产的供品。一些老人会给子孙讲述多隆阿平叛时的故事,尤其是他在潼关外大破叛军、解救西安城的英勇事迹。

但在这些褒奖背后,也有着难以消除的遗憾。多隆阿生前最后一封奏折,至死都未能递交朝廷。这封奏折中详细记录了他对陕甘叛乱的见解和平叛计划,其中包括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可惜未能及时呈递。

更大的遗憾是,多隆阿的牺牲,让八旗军最后的辉煌也随之落幕。他的部下虽然被编入左宗棠的队伍,但再也没有一位八旗将领能够像他那样指挥若定。昔日"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军威名,至此彻底成为历史。

自此之后的十年里,左宗棠确实平定了陕甘,收复新疆,但人们依然记得,是多隆阿率先扭转了西北的危局。在陕西的方志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多公殉国,关中震悲。自古忠烈,当以公为冠。"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