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能文能武,实力不俗,为何却一直不被诸葛亮重用?

神秘冷艳之姿 2025-01-04 11:15:18

魏延能文能武,实力不俗,为何却一直不被诸葛亮重用?

世人皆知诸葛亮善用人才,马谡、姜维、费祎等人皆为其所提拔重用。可谁又知道,在蜀汉军中,还有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他曾为刘备开疆拓土,建下赫赫战功,更是被封为汉中太守。但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将才,在诸葛亮执政期间,却始终不受重用。

此人便是魏延,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无人质疑,在汉中一带更是威名赫赫。他曾向诸葛亮献上奇谋,建议以五千精兵夜袭长安,这般胆识和谋略,在当时可谓少有。然而诸葛亮却对这位悍将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对这样一位虎将如此防备?难道真如世人所说,是因为魏延头上有反骨?还是另有隐情?

一、魏延的传奇崛起

要说魏延的崛起,还得从建安十九年说起。那一年,年仅二十出头的魏延正在南阳一带任职,谁也没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吏,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展露头角。

当时南阳太守庞德投降曹操,留下偌大的南阳城无人管理。正当群龙无首之际,魏延挺身而出,带领当地居民据城固守。此事传到刘备耳中,他当即派遣人马接应魏延。

世人都说刘备是"惜贤如命"的主儿,这话一点不假。魏延归降后不久,刘备便亲自接见了他。席间,刘备见这年轻人谈吐不凡,眼神中透着一股子英气,便将他任命为别部司马。

建安二十年,刘备决定进攻汉中张鲁。这一仗打得可不轻松,张鲁凭借天然险要的地势,在汉中修筑了重重关卡。就在大军一筹莫展之际,魏延献上一计:"何不让我率军从阴平小道迂回包抄?"

这阴平小道可不是一般的山路,崎岖陡峭不说,还常有山石滚落。可魏延偏偏在这样的绝路上带着将士们披荆斩棘,最终成功包抄了敌军后方,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大功。

打下汉中后,刘备十分欣赏魏延的胆识,当即破格提拔他为中郎将。这可是从一个小小的别部司马,一下子跳到封疆大吏的位置,魏延的仕途可谓是平地起飞。

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刘备在成都称帝,论功行赏时,特意将魏延提拔为汉中太守。要知道,当时刘备自称"汉中王",而魏延被委以重任,掌管汉中军政,这份信任可见一斑。

在汉中期间,魏延可没闲着。他一面加强城防,修筑工事,一面训练士兵,备战未来。短短几年间,汉中军威名远扬,就连魏国大将曹真也不敢轻易来犯。

正当魏延春风得意之时,刘备在白帝城驾崩了。这一变故,让魏延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新君刘禅即位,诸葛亮执掌朝政,魏延虽然依旧是汉中太守,但总觉得朝中的风向变了。

往日里,刘备对他言听计从,可如今诸葛亮对他的建议却总是置之不理。比如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袭长安"的计划,在诸葛亮看来却是太过冒险。这让魏延心中不免生出几分落寞。

此时的魏延,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分歧,日后会演变成怎样的结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这时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悍将,开始逐渐淡出了蜀汉的核心决策圈。

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说起诸葛亮用人,还得从他初掌朝政时说起。建兴元年,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成为蜀汉实际执政者。彼时的蜀汉,可谓是人才济济,像庞统、法正这样的人物虽已不在,但新一代年轻俊才正在崭露头角。

诸葛亮最为人称道的,便是提拔了马谡这般年轻人才。马谡是马良的弟弟,年纪轻轻就以才学出众闻名。有一次,诸葛亮在朝会上与群臣讨论军国大事,马谡献策时言辞恳切,条理分明,让诸葛亮眼前一亮。

不久后,诸葛亮便将马谡提拔为参军,参与军政决策。马谡在任上确实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为蜀汉的军政改革提出了不少建议。只可惜后来在街亭一战中铸成大错,这才被诸葛亮依法处置。

再说姜维,此人原是魏国将领,后来投奔蜀汉。诸葛亮见他年轻有为,便亲自教导,传授兵法。姜维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

不过诸葛亮用人,却不是单靠第一印象。建兴五年,有人向诸葛亮推荐费祎,说他年轻有才。诸葛亮便让费祎先在基层做事,观察他的实际表现。费祎果然干练,处事稳妥,这才被诸葛亮逐步重用。

诸葛亮还特别重视对人才的考察。他常说:"用人之道,贵在知人善任。"每次提拔官员,他都会仔细了解此人的为人处世、办事能力。据说他的案头总放着一本册子,记录着各地官员的政绩。

不过诸葛亮用人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看重"德"。在他看来,一个人有才无德,终究会给国家带来祸患。就像当年他对刘备所说:"为官择人,百里之任,必求贤才,贵在德行。"

这种用人标准,在他提拔蒋琬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蒋琬为人谨慎,处事稳重,虽然才能不及马谡,但诸葛亮却很器重他。后来的事实证明,蒋琬确实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在他死后很好地辅佐了刘禅。

而对于一些性格张扬、行事激进的人才,诸葛亮往往会格外谨慎。他常说:"为国择才,不可过急,当循序渐进。"这或许就是他对待魏延这样的人才时,显得格外慎重的原因。

在军事人才的选拔上,诸葛亮尤其注重将领的统军能力。他曾说过:"将帅之才,贵在临阵应变,统御三军。"正因为如此,他在北伐时特别重用赵云、王平等将领,因为这些人不仅勇武,更懂得如何统御军队。

随着诸葛亮北伐次数的增多,他的用人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在后期,他更倾向于选用那些既通军事,又善于保全实力的将领。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他对魏延那种锐意进取、愿意冒险的作战风格持保留态度的缘故。

当然,诸葛亮用人也并非没有失误。像马谡的街亭之败,就让他十分痛心。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用人原则,认为培养人才就要敢于给年轻人机会,哪怕偶尔会有失误。

三、魏延与诸葛亮的三次重要交锋

魏延与诸葛亮之间最引人注目的交锋,要数建兴三年那场关于夜袭长安的争论。当时蜀汉正准备北伐,魏延向诸葛亮献上一计:"不如让我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出发,夜袭长安!"

这子午谷可不是一般的小路。它位于秦岭之中,地势险峻,曲折蜿蜒。一般的大军根本无法通过,但正因如此,魏军在这条路上的防守也相对薄弱。魏延的这个提议,可谓是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诸葛亮却说:"此计太过冒险。若是消息走漏,五千将士都要折在里面。"魏延据理力争:"正是因为此计冒险,魏军才想不到啊!"两人就这个计策,在军帐中足足争论了一个时辰。

最终,诸葛亮否决了这个计划。他转而选择了更为稳妥的进军路线,从祁山出发向魏国腹地进发。这一决定,让魏延很是不服。

第二次交锋发生在建兴七年的北伐期间。当时蜀军已经推进到祁山地区,魏延向诸葛亮建议:"不如分兵两路,一路佯攻,一路直取长安!"这个计策比起子午谷夜袭要稳妥得多,但诸葛亮还是没有采纳。

那一次,诸葛亮给出的理由是:"我军粮草补给不易,若是分兵,恐难持久。"这个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但魏延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能速战速决,粮草问题反而不是大事。

最激烈的一次交锋,发生在建兴八年的汉中防务之争。当时诸葛亮正准备第五次北伐,为了确保后方安全,他打算在汉中囤积大量粮草。

魏延却认为:"与其在汉中屯粮,不如就地取粮!我们可以把粮仓设在前线,这样既能减轻运输压力,又能为军队提供快速补给。"这个建议听起来很有创新性,但诸葛亮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后方屯粮方式。

这一次,诸葛亮甚至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只是说:"暂且按旧例行事。"这让魏延更加不满。他在军议上公开表示:"如此保守,何时才能北伐成功?"

这三次交锋,每一次都涉及到军事战略的重大决策。魏延的建议无不显示出他锐意进取的一面,而诸葛亮的决定则处处体现出他谨慎稳重的作风。

有趣的是,每次交锋后,魏延虽然不服,但还是严格执行了诸葛亮的命令。而诸葛亮虽然否决了魏延的建议,却也没有因此而削减他的兵权。

这三次交锋,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了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两人在军事战略上的分歧,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意见之争,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和处事方式的不同。

四、深层次的矛盾根源

要说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还得从他们的性格特点说起。建兴四年的一次军议上,就充分体现出了两人性格上的巨大差异。当时正值酷暑,众将领都汗流浃背,唯独魏延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进攻方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反应。

这样的场景在军议中并非少见。每当魏延提出建议时,总是带着一股子锐气,言辞激烈,甚至对其他将领的意见也不假辞色。反观诸葛亮,即便面对再怎么离谱的建议,也总是耐心聆听,慢条斯理地分析利弊。

除了性格上的差异,两人在军事理念上的分歧更是显而易见。建兴五年,蜀军在祁山与魏军对峙。魏延主张立即发起进攻,认为时机已到;而诸葛亮却下令继续观望,要等到敌军露出破绽再动手。

这样的分歧并非个例。在军事进攻的时机选择上,魏延总是主张"只要有机会就要抓住",而诸葛亮则坚持"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这种根本性的分歧,在北伐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人在治军方式上也大相径庭。魏延在汉中驻守时,经常亲自带兵训练,和士兵同吃同住;而诸葛亮则更注重制度的建设,强调军令如山,即便是对待士兵也要保持适当距离。

建兴六年的一件小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时有个士兵私自离营买酒,被巡逻的军士发现。按军法,这种行为要受到严惩。魏延考虑到天气炎热,想要网开一面,但诸葛亮却坚持按军法处置,就是要立下规矩。

朝廷中的势力平衡,也是两人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诸葛亮身为丞相,不仅要统筹军事,还要平衡朝中各方势力。可魏延却不懂得这些门道,他只知道打仗,常常在朝会上直来直去,得罪了不少人。

比如建兴七年,有大臣提议增加农税以供军需。魏延当场就指出这个提议的不妥,说得那位大臣颜面无光。虽然诸葛亮也认为这个提议不合适,但他却用了更委婉的方式予以否决。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对待权力的态度也大不相同。魏延经常在军中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似乎总想立下更大的功劳。而诸葛亮虽贵为丞相,却始终以"托孤辅国"为己任,从不表现出对权力的过分追求。

建兴八年的一次朝会上,有人提议让魏延统领更多兵力。在场的大臣们都看向诸葛亮,等待他的决定。诸葛亮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转而讨论起了粮草供应的问题。这种处理方式,既没有直接拒绝魏延,也没有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矛盾不断积累,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诸葛亮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在国家大局面前,他不得不把这些矛盾暂时搁置。而魏延则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有才能,却总是得不到重用。

五、历史给出的答案

建兴十二年八月,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北伐前线传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个消息不仅让蜀汉朝野震动,更让魏延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诸葛亮临终前,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后事托付给了杨仪。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再正常不过,毕竟杨仪一直是诸葛亮的心腹。可就是这个决定,却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消息传到汉中时,魏延正在城中巡查。当他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立即召集部下商议对策。有人建议按照军中常例,暂时维持现状;也有人提议趁此机会,率军独立行动。

就在魏延举棋不定之际,杨仪派来的使者到了。使者带来了诸葛亮的遗命:命令大军撤回汉中,由杨仪全权处理军务。这个命令对魏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魏延手中握有精兵数万,驻守汉中要地。按理说,他完全可以不听杨仪的调度。但诸葛亮的遗命就摆在那里,如果违抗,就等于是公然造反。

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建兴十二年八月十五,魏延在军营中召开军事会议。会上,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张:趁魏军不备,继续北伐。这个提议立即遭到了杨仪的反对。

杨仪认为,此时应当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稳妥撤军。双方的争执很快演变成了公开对抗。魏延率军向成都进发,杨仪则派遣马岱率军追击。

在南郑附近,魏延遭遇了马岱的部队。这场战斗来得突然,魏延的部下们措手不及,很快就溃不成军。魏延不得不独自突围,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马岱的追击,在一处山谷中被乱箭射死。

魏延的死讯传回成都后,朝野上下反应不一。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也有人为他惋惜。刘禅下令追究此事,却被蒋琬劝阻,说是"已成定局,不宜再议"。

建兴十三年春,蜀汉朝廷追查魏延案的余波。他的家人虽然未被牵连,但他的部下却难逃厄运。一些曾经追随过他的将领被革职查办,有的甚至被流放边疆。

事后,蒋琬在给刘禅的奏章中这样评价此事:"魏延之败,非关才能,实因性格使然。"这句话道出了魏延悲剧的根源。他确实有过人的才能,但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光有才能是远远不够的。

多年后,当人们谈起魏延的结局时,总会提到诸葛亮生前对他的评价:"可惜,实在可惜。"这短短的话语中,似乎包含了太多说不尽的无奈。而魏延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议论的一个永恒话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