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买车,别急!这3句话能让你省下几万块,避开大坑!

汽车资讯杂谈 2025-02-11 14:33:41

大家都清楚,咱们国家的车市从2023年开始就打起了价格战,到现在都快两年了。一开始,主要是新能源车之间互相竞争,后来燃油车也加入了混战,最后连BBA(奔驰、宝马、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都没能幸免。

更夸张的是,到了去年底,连10万元以下的车也开始大降价了。像轩逸、朗逸这些本来就不贵的经典车型,为了适应市场,也开始降价促销了,这场景真是让人有点“活久见”的感觉。

不过到了现在,大家手里的牌也差不多出完了。能降价的早就降了,那些实在没办法降价的,再降也降不动了。所以,价格战好像进入了一个“缓和期”。

现在大家开始想别的办法了,比如学小米SU7那样,很多CEO也像雷军一样,开始直播带货。还有些人想靠打造“网红人设”来提高车型的曝光度。不管这些招数有没有用,但从市场来看,车市确实挺热闹的,各种品牌和车型都冒出来了,感觉像是“百花齐放”。

另一边,国家对车市的支持力度也挺大的,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先不说新能源车继续减免购置税这种常规操作,光是各种补贴的力度就让人挺惊讶的。

就说2023年吧,很多城市都有省补和地方补贴,加起来的优惠能有1万元。到了2024年,国家的政策更给力了,还推出了“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

比如“报废更新”政策,买新能源车,一次性最高能补贴2万元;买2.0升及以下排量的燃油车,也能补贴1.5万元。以旧换新的补贴虽然没这么高,但也有1.5万元或者1.3万元不等。

从这些情况来看,好像今明两年买车挺划算的。一边是价格确实很实惠,另一边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要是这时候不买,那还等啥时候呢?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买车这事儿,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只看价格。说白了,别把2025年的车市给看错了!今明两年,到底是买车还是再等等,得先搞清楚这3句话:

第一句话,看需求,要是你急需用车,那就可以下手了。

简单点说,对于那些还没车、平时出行不方便的人来说,现在买车挺合适的。要是你平时生活里或者工作上确实需要车,而且预算也够,那就别犹豫了。前面也说了,价格已经很低了,再降也降不到哪儿去。

再加上国家的补贴和优惠,这条件简直太好了。要是再等,说不定价格就上去了,或者国家的活动结束了。在整个车市里,能同时碰到价格低和有补贴的情况,那真是少之又少。

第二句话,看预算,要是你预算挺高,比如有大几十万,那最好再等等。

为啥呢?因为2025年、2026年,汽车技术会有很多大升级。比如增程汽车的续航会大幅提升。不说小鹏要出纯电续航超400公里的车,很多电池厂也会推出新的增混电池。

要是现在急着买车,可能就买到过时的车了。比如你现在买的增程车,纯电续航可能只有200公里,快充速度也不快。但要是等一等,说不定就能买到纯电续航400公里、快充速度和纯电车差不多的增程车。

这么一比较,这可不是简单的进步,简直就是跨时代的提升——真的值得等一等。

再说说其他技术,这两年也会有大飞跃。比如有些电池厂计划在今明两年量产半固体电池。虽然它和纯固态电池还有差距,但从性能上看,比液体电池强太多了。

液体电池容易起火、怕低温,能量密度也有限。半固体电池就不一样了,大规模上线后,续航有望达到1000公里,还不容易起火、不怕低温。这些特性加起来,肯定比液体电池强不少。所以,要是预算挺高的朋友,建议再等等。

第三句话,看资金压力,要是有风险,最好别买车。

简单点说,买车不能光看车市的优惠,还得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市场环境。要是你现在过得挺紧巴,或者工作不太稳定,还去买车,那可就不太划算了。

车嘛,说到底就是个代步工具,有就行。不能因为现在车便宜或者功能多,就硬要买。买了之后开个几个月,新鲜劲儿一过,也就那么回事了。所以,别被市场和优惠给“绑架”了,还是得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不?

0 阅读:227

汽车资讯杂谈

简介:在这个繁华都市,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