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载六月初九,潼关城头的唐军旌旗颓然坠落。当叛军的马蹄声逼近长安时,72岁的唐玄宗站在大明宫高台上,对着群臣发出豪言:“朕当亲率六军,与逆贼决死长安!”
三日后黎明,大臣们踏入宫门时,看到的却是满地狼藉。宫女抱着锦缎从含元殿狂奔而出,太监撬开库房争夺财宝,甚至有百姓牵着毛驴在御花园啃食牡丹。一夜之间,大唐天子带着贵妃、皇子及三千禁军,悄然消失在子夜的细雨中。
这座曾容纳百万人口的都城,此刻只剩京兆尹崔光远跪在安禄山马前献城。而十天前,叛军先锋崔乾佑却在长安城外逡巡不前——他不敢相信,大唐皇帝竟真的弃城而逃。
复盘当时军力对比,看似绝望的数字背后藏着转机。安禄山虽拥兵二十万,但主力被郭子仪拖在河北,张巡死守睢阳,鲁炅血战南阳,真正抵达长安城下的叛军仅两万。而长安城内,尚有临时招募的霸上屯兵万人,加上皇城禁军,守军堪堪过万。
更关键的是,安禄山起兵时打的旗号是“诛杨国忠,清君侧”。若唐玄宗坐镇城头,这个打着“勤王”旗号的叛将,敢向自己效忠了三十年的“圣人”射出一箭吗?
史书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叛军占领潼关后,整整十日未敢西进。哥舒翰旧部王思礼秘密入城奏报:“贼军中皆言‘天子尚在,我等皆为唐臣’。”这十天,本是唐玄宗动员全城的黄金时间。
长安城中,光太仓存粮就够支撑两年;皇城城墙高达五丈,护城河宽逾十丈;城中工匠可连夜赶制弩机,百姓拆屋取石为砲。若效仿张巡睢阳故事,将皇室珍宝熔铸为箭镞,未尝不能创造守城奇迹。
逃亡路上的唐玄宗不会知道,当他经过左藏库时,守库宦官哭着点燃了库房——这座存放着大唐百年积蓄的宝库,烈焰映红了半个长安城。更讽刺的是,原本奉命戍守的龙武军,途中突然哗变要求诛杀杨国忠,最终在马嵬驿演变成弑杀贵妃的惨剧。
而在长安,留守的荣王李琬试图组织抵抗,却发现连宗室亲王都找不到可调之兵。当皇帝抛弃了他的子民,谁还愿为这个王朝流血?
设想唐玄宗采纳了太子李亨的谏言:自己坐镇长安,派太子北上灵武召集朔方军。即便城破殉国,新帝即刻即位,各地节度使便有勤王大义;若坚守待援,郭子仪部旬日可达,李光弼可从太原南下,甚至西域安西军也能东进。
安禄山的心腹谋士高尚曾直言:“若李三郎据守长安,我等不过河北流寇。”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当皇帝的车驾碾过咸阳古道时,盛唐的气数已随着碾碎的牡丹花瓣,零落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