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比抑郁更悲哀的是每天还要佯装快乐。
正如五月天那首歌里唱道: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的保护色。
在生活里,抑郁症患者你是很难看不出来的。抑郁症有些深刻的社会成因,当一个社会无法接受平凡,那么这种集体性的心理暗示力量产生巨大的威力,就会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所以,我们就会用一生来抗拒平凡的自己,于是耗尽所有的力量来成为别人,开始奔赴别人的生活,我们甚至不愿意和自己呆上一会,聆听自己内在的身心,潜意识总有一个声音:自己是失败的,是不可爱的,是没有价值的。这个声音在时代价值观的加持下,变得越来越大。
当一个时代无法容纳弱小,那么造成必然的结果就是驱使我们必须变得强大,那么才不会被抛弃,所以我们为了赢得别人的认同,不得不假装强大,这是为了生存而战,也是为了羞耻而战。所以当你患上了抑郁症,最可怕不是症状,而是内心的羞耻感,病耻感。时代那么大,但好像接纳不下一个抑郁的人,即使是你最亲的人,也会认为你在无病呻吟。
电影《守望者》里,面具守望者罗夏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去看心理医生,说他很沮丧,感觉人生很无情,很残酷,很孤独。
医生说:“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来了,去看看他的表演吧,他能让你振作起来的。”
然后,男人突然大哭:“但是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啊。”
所以,你只有假装在生活,告诉别人:我很好,我很强大,我很正能量。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加深身心的分裂,加速自己的崩溃,所以那些自杀的朋友看上去是那样充满活力,那不过是假装在生活,只不过是在配合头脑在演戏。
所以,接纳自己是我们一生中必要的修行,接纳就是曾经那个活力四射、自信满满的自己,我爱他;当现在自己变得邋遢自卑、一摊烂泥的时候,我依然爱他。
只有当我们放下头脑对自己是非对错的评判,不再追求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高低与贵贱之分,得到与失去之分,那么头脑才不那么执着,开始变得松动,才会允许更多的思维更多地可能进去到我们的思维中,才不会钻牛角尖地认为:我必须达到什么目标,我才会幸福。
如果幸福的驱动力全部来自外界,那么人生就不会知道我们到底该为谁而活着,我们就不会明白我们身体里到底住着的是谁,就会不断邀请别人来充当我们人生的判官。过着“鸠占鹊巢”的生活。
所以最累不是工作的繁琐,生活的不如意,而是一直在“伪装”。
所以接纳和臣服是我们一生的功课,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别人成为别人。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在被抑郁症折磨,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5400万人。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 仅10.3%。
心理问题如此常见,可我们却仍然在用偏见“谋杀”那些想活下去的人。
Robin 是一名亚裔男子。
他从小也被教育,千万不能对别人展露脆弱。所以,在他被诊断为抑郁症后,她一度不承认这个事实,觉得自己脆弱,不坚强,扛不住压力,是件十分羞耻的事。
直到有一天,妈妈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他22岁的侄子自杀了。
那一刻他才知道, 原来侄子得抑郁症很多年了。可是两个人关系那么好,他却一次都没有提过这件事。
Robin有点自责,如果他当时敢表露自己也患了抑郁症,如果他当时多问问侄子......
所以,他决定站出来,告诉大家:你们都被“坚强”害惨了。
总以为一个正常的人,必须驾驭情绪,所以一旦负性情绪出现,下意识就会逃避,否认,自责。
甚至,来自家人,朋友的嘲笑和不解,朋友圈里清一色的“戒掉情绪”,会让你觉得真的是自己做错了。
但Robin说,不是的。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性都否定了,那就会成为空心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填满内心的空白。撑不下去的时候,寻求帮助,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接纳自己的弱小、无助、胆怯、不完美是走出抑郁的第一步,不再要求自己变得坚强、变得强大、变得完美是一种人生智慧,这样才能在时代的喧嚣下保持内在的一份宁静,敢于把伤口露出来,才是最勇敢的人,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