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三十二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1-09 05:40:56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三十二讲

第三册 元、明时期的书法批评

第一章 清朝前期的书法批评

第二节傅山的书法理想

清朝初期,傅山的书法思想极具代表性,其理论观点鲜明至极。

傅山(1607 - 1684),字青主,别号公之佗,又号朱衣道人、真山浊翁、石道人、啬庐等,乃山西阳曲人士。他博涉经史、佛道之学,精于医术,擅长绘制山水。傅山是明末清初颇有成就的书法家,章草、小楷造诣精纯,对篆、隶亦有涉猎,尤以行草闻名。其论书言论见于《霜红集》,多为散论。下文所引《霜红龛书论》源自崔尔平所辑《明清书法论文选》。

处于明、清更替之际,傅山至死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凭借其洁身自好、耿介特立的品格,成为士林楷模。他论书的观念有别于同时代之人,既不局限于遵循前人之说,也未针对用笔与结体等具体问题进行探讨,而是围绕“人”展开。于他而言,作为士大夫立身处世根基的气节、人格问题被唤醒,并成为其书法理论思考的核心所在。

一、“四宁四毋”论

在傅山众多有关书法的言论里,“四宁四毋”的说法极为引人关注。它蕴含着强烈的针砭时弊之意,也是傅山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审美观念之一。傅山在《作诗示儿孙》自注中提及:

贫道在二十岁上下时,对于先辈所传的晋、唐楷书书法,无所不临习,却难以有少许相似。偶然得到赵子昂、香光的诗墨迹,喜爱其圆转流丽,于是临习,没几次,就几乎能以假乱真。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如同人学正人君子,只觉难以接近,转而与匪人交往,神情不知不觉就日益亲近且不分彼此。

我向来轻视赵孟頫的为人,憎恶他的书法浅俗,犹如徐偃王没有骨气。这才重新尊崇先人四五世所学的颜鲁公,苦苦临习,然而手腕已杂乱,不能像先人那样劲瘦挺拗。与匪人相比,不也令人伤感吗?不知董大史看到了什么,竟称赞孟颖为五百年中所无。如今我才明白,又才不明白。写此诗仍用起态,让儿孙辈知晓,切勿再犯此类错误,这是做人的关键。而且要知道赵孟頫确实用心于王羲之,只是因为学问不正,于是流于软美一路。心手不可欺骗竟如此。危险啊!危险!你们要谨慎。毫厘之差,结果千里不同,没有不是这样的。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这足以挽回临池已倒的狂澜。

在此段文字中,傅山回顾自身学习书法的过程,他表示学习赵孟頫、董其昌能迅速达到乱真的程度,原因在于其浅俗易学,而颜真卿那样的君子气概则难以效仿。傅山从这一经历中反思出书法的进境在于“做人”。他认为赵孟頫“学问不正”,主要针对其立身大节,相比颜真卿的刚直不阿,赵孟頫身仕二朝显得毫无气节。最后,他告诫子弟“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认为这是“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的关键。

“四宁四毋”这一表述方式及相关观念有其历史根源。北宋时,黄庭坚曾提出书法应“拙多于巧”,追随黄庭坚的文学家陈师道进一步发展此观点,强调诗文创作要“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俗”。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故不得中行,与其工也宁拙,与其弱也宁劲,与其钝也宁速。然极须陶洗俗姿,则妙处自见矣。”比傅山稍早的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也提出“宁恶毋俗,宁俗毋时”的看法。

傅山的“四宁四毋”之说显然既有依据,又有新的总结。“直率”相当于陈师道的“朴”“宁拙毋巧”直接承袭黄庭坚、陈师道,观点一致。傅山所说的“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则是在“宁拙毋巧”基础上的引申。(全文共计:1395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11月8日星期五

0 阅读:0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