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方都以为巴以冲突将持续恶化时,以色列政府的态度却出现了微妙的转变。这种转变究竟是迫于无奈,还是战略性的权衡?
经过卡塔尔、埃及和美国的不懈努力,一份旨在结束这场持续15个月流血冲突的停火协议终于浮出水面。这份将于1月19日生效的协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为期42天,要求巴以双方全面停火,以军撤出加沙人口密集区,并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作为交换条件,哈马斯将释放部分以方人质。
表面上看,这份协议来之不易,但细究其中缘由,各方似乎都被逼到了墙角。哈马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抗中损失惨重,不仅多名高层遭到暗杀,其盟友“抵抗之弧“国家也陷入了困境。而以色列虽然在军事上占据优势,却在国际社会中日渐陷入孤立。国内民众对人质问题的担忧,加上美国施加的外交压力,都让以方不得不在强硬立场上做出让步。
有趣的是,就在停火协议达成的同一天,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在接受中国新任大使肖军递交国书时,一反常态地对中国示好。他不仅强调中国是以色列的“重要合作伙伴“,还表达了深化双边关系的强烈意愿。这种态度转变耐人寻味,或许暗示着以方已经意识到在国际格局变迁下重新调整外交策略的必要性。
中国驻以大使的回应更是意味深长。他提到双方应该“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这番话既是对历史的提醒,也是对当前局势的警示。以色列是否会认真履行停火承诺?国际社会的监督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
面对这场旷日持久的人道主义灾难,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真正成为赢家。加沙地带的重建工作迫在眉睫,而实现永久停火的谈判才是真正的考验。或许,只有在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和压力下,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才能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