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而仕”与“仕而优”差的是天壤之别

三不一无课程 2024-03-16 02:36:12



有人说中国自古就是“学而优则仕”,其实不然,“学而优则仕”是从隋朝科举制度才开始真正实施的。

有人就反驳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不是春秋时期《论语》中的话?说明当时就有了。

那时候的“优”不是优秀的意思,而是“优游”之优,是悠,“有余力”的意思,当官有余力则学习,学习有余力则去做官。貌似古代想当官很容易似的,其实什么时候当官也不容易。只不过那时候文化人少,若想当个小官、小吏就真的能当。假如还不理解,想一下解放初,全国有文化的人少,除非不想干事,想干的话,都会被启用,因为文盲实在太多了。春秋时期只能比那年代更严重。

能一生致力于学问的,多数都是有钱有闲的人,是贵族。也有极少的穷人,比如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但他再穷也只是相对富人来讲,不是相对奴隶和其它更贫贱的人。

隋朝开创了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改变了之前贵族、高门第当官的传统,开启了“学而优则仕”的新风尚,只要身份地位不是特别低贱,谁考得好谁能入仕,打破了以门第出身垄断统治的传统。

现在有人诟病这种制度,影射中国的高考制度。说科举制度全是八股文,考的都是儒家经典,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局限了科技的发展进步。

他们都是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一知半解而胡说八道。

隋朝因为时间短,科举考试制度还不完善,我们以唐朝为例,科举考试不仅仅考五经,五经考试那只是科考的一部分,叫“明经科”,其它还有进士科、明法科、明算科、明书科,以上是常科。其中的算科就是考数学的,要不你以为那些钦天监是怎么来的?你以为国家不需要理工科人才?国家不需要计算?

以上只是常科内容。

还有制科。

文词类十八科、军武类十六科、吏治类二十四科、长才类二十一科、不遇类二十科、儒学类十九科、贤良直类十五科、玄遭类三科、方伎类二科。

除了科考,还可以举荐,除了别人举荐,还可以自荐。综上,大家看,如果真能彻底实施,就真正做到了野无贤才了。

你以为皇帝都是傻瓜,只选拔一些死读经书的人当官?古代的皇帝是把国家当自己的家来治理的,一个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就会选拔什么人才,怎么可能只选拔读五经的人才?

从科举制度的内容看,算科、军武、长才、不遇、玄遭、方伎,基本什么人才都有。

一些人文艺节目看多了,形成了刻板的印象,觉得中国的科举制度只是选拔进士,进士全是读四书五经的。

可以这么说,科举制度让门阀制度破产,让平民人才能崭露头角,是社会公平,也是社会进步,唯才是用,总比门第出身更科学。

中国的高考制度仍然是最为公平的制度,选拔的可能不全是人才,但别的办法,比如推荐制就必然是人才吗?

科举制,除了科考,举荐是列入制度的。李白到处拜谒,不就是求人举荐吗?即使是科考的人,有机会也是要拜访大佬,托人举荐的,比如白居易去京城长安考试,也拜访了名士顾况,才有“京城米贵,居住不易”的故事。

好在古代举荐制是要负责的,若被举荐的人出现了问题要受牵连,所以举荐人才非常慎重,不是皇上下旨要求地方官员举荐,他们不举荐,不是关系特别铁的人求着推荐也不推荐,即使是求着推荐,人家也得看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厚道稳重,到底真没真推荐,求托的人是不知道的。李白恃才放犷,到处拜谒求托,结果只有极少几个人推荐过他,而他曾是两位宰相的后人的女婿。

中国的高考制这么纯粹,有的人还动歪心思,前些年高考移民,改北京户口,改边远地区户口,这些年又改外国户口,再回国上学。

获得学历后,在考公考编的时候也不时爆出各种萝卜考。

就这样的国情,如果采用推荐制,会是什么情况?

“学而优则仕”是制度公平,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处,那也是实施的问题,是监督的问题,是人治理的问题。

与“优而仕”相对的是“仕而优”。

此“仕而优”,并非做官有余力则学习,而是当了官就变得各方面优秀了。假如是当了官就努力完善自己,那就好了,关键不是这样,是各种包装,光环满身,内实草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假优秀。

曾经与几个教育小领导聊天,我对领导都是高职称表示不服,其中我的朋友说这很正常,因为能当上领导的本身就是优秀的,所以在业务中获得高职称是顺理成章的。

昨天看网上有人著文评论教师职称,观点如我的朋友完全一样,也说本来就是因为优秀才成为领导的,所以在技术职称评审中脱颖而出是应该的。

下面的评论直接崩溃了。讨论的重点就是“优而仕”还是“仕而优”。这个问题并不高深,而是现像级别的,是个人就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不需要什么高深的专业知识。

前些年的大学生从政,毕业就能因为专业入职。现在的大学生要考编,考完编还得上窗口。从普通职员到提拔到官,不是考选,是官选。对党忠诚是首要的,但很多人经常犯迷糊,因为自己是党员干部就仿佛代表了党,恍恍惚惚变成了只要对自己忠诚的就是对党忠诚。因此,选拔人才的时候就可能带有主观色彩,选用自己亲的、近的、忠诚自己的。用起来方便,听话,不别扭,但真正的忠诚的人是以理为准的,是以事实为准的,不是唯人是听,唯人是信。忠诚的人是梗臣,是耿直的,不是佞人,事事顺从,说的话好听,做的事漂亮,全是顺从上司。

我们身边的所有的干部都是有一定程序选拔启用的,用的是什么程序,国家有一套规定,但执行起来有多少那就要看执行者的素质了。现在要当一个没有行政级别的小主管,那也是真的不容易。比如当一个中心小学的校长,竞争非常激烈,各种博弈之后,谁能胜出,真的很难预料。我就知道我的那位朋友年轻时试过一次,最后死了心,安心当一个学区的小学校长,就是这么一个学区校长,也不是因为出类拔萃出来的,所以当他说凡是当上领导的本身都是优秀的时候,我已经感觉非常惊讶了,因为我们一直是同事,来龙去脉我很清楚。

因此,如果真的是优而仕,那么所有的荣誉、晋升、代表、委员都归官员,群众是没有意见的,半点都没有,因为人家就是优秀嘛。那么,群众有意见,而且意见很大,这就值得反思了。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并没有像高考一样公平公正。

为什么这一届新的两院院士的评审群众议论纷纷?

因为校长和院长及各种官员评上的太多了。还是前面的观点,如果是优而仕,群众是瞎议论;如果是仕而优,群众一定心里不服。

我们看到,一个人当了官,学历马上就高了,如果官能做到刺史级别,学历至少是博士或国子监,极少有第一学历。如果是第一学历,群众会很佩服,但绝大多数都是在职学历。

这是学历。

再说党员,一旦提了干部,很快就入了党。

再说人大代表,当了官就容易成为各级人大代表。

我们应该注重一下人大代表的比例,工人、农民、个体户人数最多,代表的数量也应该略微提高一点,不能完全按照比例,但要提高一点,并且不能被假工人、假农民、假个体户取代。

再说各种荣誉称号。

领导干部负责颁发这些东西,有的素质差的就首先把这些东西颁给了自己。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反腐力度很大,已经处理了几十万的领导干部,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荣誉满身,这说明我们的荣誉评选制度也有改进的必要。

有关待遇的一些评选,比如职称,比如院士。教师们为什么意见大?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行政干部技术也优秀,而且全部都是,这是反常的。在单位的各种比赛中,领导都是评委。即使体育教师当了校长,也当音乐评委,当英语评委……

只要当了领导,什么都懂,什么都优秀,这就是仕而优。儒家要求仕而优则学,不是仕而优则包装。有的干部连学历都是秘书代学,或者直接一条龙出证。

前面讲过了,真正的当了仕之后,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更优秀,那是正路,但很艰难。钻营上位,习惯走捷径了,就没有人愿意出力了。李白也曾到终南山隐居,希望引起别人的重视,因为有贤良直类,有不遇类,可以不通过考试,被当作不愿意当官的品行高洁之士被启用。但他最终还是通过公主推荐才被朝廷征召。

李白有才华,也有官瘾,但确实不是当官的料,他喝了酒,皇帝召都不上船,这也太不珍惜了。

当仕确实需要一定的素质,要不然,唐朝不会有专门的吏治类。吏治类科举,那还是考专业知识。另外,心理素质、人品素质都需要。慈不掌兵,善不理财,“国君含垢,天之道也”,不能藏污纳奸还真的当不了,必须有容人之量,必须心狠一点,不能看不得人受罪。

真仕而优是国家之福,万民之福;假仕而优则相反,他们侵占了优质资源,阻塞了真正优秀的人的上升渠道。绝大多数贪官荣誉等身,我们难道不反省吗?是哪里出了错?如何改正。

无论采取什么办法,优而仕才好,仕而优不好。

0 阅读:0

三不一无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