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野战军之所以敢啃整编七十四师这块“硬骨头”,除了张灵甫冒进,我方人数占绝对优势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整编七十四师与友军关系不佳。事实证明,华东野战军对张灵甫友军的预料,没有落空。
张灵甫算是军人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个小问题:向来比较清高。而且张灵甫在整个国民觉军序列中,算是升得很快的,难免引来妒忌和非议,导致整编七十四师与友军关系不融洽。
第一次打涟水时,整编二十八师奉命配合整编七十四师作战,张灵甫的一句“二十八师
还是等我们把涟水打下来后,接防就是了”,没来由地惹恼整编二十八师师长李良荣。整编七十四师从涟水退下来之后,整编二十八师冷言冷语:“我们淮备去接防啦。你们怎么没打下来啊?”
张灵甫在孟良崮被围,离他最近的是整编八十三师和整编二十五师。
整编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原来也是整编七十四师师长的竞争者,最终败给了张灵甫。为了安抚李天霞,王耀武把李天霞提拔为第
一纵队司令官指挥。
李天霞是黄埔三期生,对学弟张灵甫的评价一直不高,认为他是张飞,有勇无谋,打仗
只会冲。又说张灵甫专好附庸风雅,喜骑马、练字、收藏古董字画。室内悬挂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人的画像,俨然要摆出一副儒将的风度。
张灵甫自然对这位学长心存芥蒂。
李天霞获得指挥权后,并没有对整编七十四师有什么“穿小鞋”的行为,但张灵甫直按向蒋介石报告,认为李天霞能力与职权不符,要求归整编二十五师的黄百韬指挥。结果,李天霞得知张灵甫在孟良崮被围,救援行动一直磨磨蹭蹭,不仅不努力靠近,还主动收缩,造成两支部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李天霞说:“他张灵甫不是挺有办法吗?”
另一支最靠近张灵甫的友军,是黄百韬的整编二十五师。黄百韬倒是倾尽全力,拼死向
张灵甫靠拢。
但负责阻援的华野一纵,尽管前线阵地官兵死伤殆尽,依旧没有任何崩溃迹象。黄百韬最终打到离张灵甫5公里远的浮山和界牌,还是和整编七十四师隔了一座天马山。
5月15日黄昏,整编七十四师的数万人马,都被压缩到了孟良崮东西3公里、南北2
公里的一块狭小地带,水源断绝,食物紧缺。5月16日清晨,张灵甫师部所在的山洞开始遭到炮击。上午8点,蒋介石发出急电,严令周边各部必须拼死救援整编七十四师,但山洞里的张灵甫,已经开始写遗书。
在写给蒋介石的遗书中,他诉说友军先是贻误战机,然后见死不救,尤其点了李天霞的名;并将整编七十四师副师长以下、团长以上的军官姓名列了出来,请求蒋介石给予他们家眷以照顾。
在此之前,张灵甫给蔣介石写过这样一段话:“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进,怯者
听其裹足,牺牲者辆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
这段话,不仅说了国民党的军队,其实也说了蒋介石。
5月16日下午5点,华东野战军六纵特务团一营,冲到了张灵甫师部的洞口。张灵甫的最后时刻,终于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