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寒料峭的三月,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挤满了举着话筒的记者。随着法槌落下,一桩令人揪心的虐童案终于揭开面纱——5岁男孩涵涵被生母陈某和男友石某活活打死的惨剧,让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涵涵爷爷抹着泪说:"那俩禽兽在庭上互相推诿的样子,简直比电视剧还荒唐!"
时针倒拨到2024年3月22日,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两个成年人的丑恶嘴脸。陈某和石某在微信里商量"管教"孩子,一个说要"狠狠收拾",另一个忙不迭附和。谁曾想这场"管教"竟持续整整四天?身高不足一米一的孩子被练过九年武术的石某捶打胸腹,稚嫩的小脸布满淤青。就像被摔坏的布娃娃,涵涵最后因为内脏破裂失血而亡,而这对男女发现情况不对时,第一反应竟是串供顶罪。
"发现打过头了为啥不停手?"检察官的质问像记重锤砸在法庭上。陈某支支吾吾说怕被娘家人发现伤痕,这个理由荒唐得连旁听席都响起倒抽冷气声。更讽刺的是,当庭曝出石某同时交往多名女友的丑闻时,陈某居然还骂对方"畜生",这出狗咬狗的戏码真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涵涵父亲郑仁杰攥着儿子生前照片,指节发白:"当初看她是个幼师才放心交孩子,哪知道是羊入虎口!"这个七尺男儿说到动情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而陈某母亲因承受不住打击,连庭审都不敢露面——这家人破碎的亲情,就像威海三月的海风,冷得刺骨。
如今法庭虽未宣判,但尸检报告上"胸腹部23处钝器伤"的记载,微信里"往死里打"的聊天记录,行车记录仪里串供的录音,都像无声的控诉。陈某最后哭着说"判我死刑",可五岁孩子的命,是区区死刑能偿还得清的吗?老话说"虎毒不食子",当亲生母亲挥起拳头时,人性到底被什么妖魔鬼怪吃了?
这起惨案就像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最狰狞的样貌。当"管教"变成施暴的遮羞布,当爱情沦为暴力的催化剂,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成年人的拳头砸向毫无还手之力的幼童?是社会压力扭曲了人心,还是法律利剑不够锋利?
涵涵案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家庭不是法外之地,亲情更不是施暴的挡箭牌。就像海边礁石经不起惊涛拍打,幼小的生命也承受不住成人世界的恶意。那些藏在房门后的哭泣,那些被微信记录的密谋,都在提醒我们——保护孩子不能只靠亲情自觉,更需要全社会织就的天罗地网。
如今法庭的灯光依然亮着,等待正义的裁决。但比判决更重要的,是千万个家庭能否从血泪中警醒。当春风再次吹过威海的海岸时,我们能否对着蓝天许愿:愿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奔跑,而不是在暴力的阴霾中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