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福鼎。
位于闽东北,因其境内山太姥山之覆鼎峰而得名,辖内白茶更是冠绝一方。这里山水清秀,人文古朴,古居众多。
一起来看看福鼎10处最美的中国传统村落,你曾经去过几处?
1 磻溪镇仙蒲村
位于福鼎市西南部,与霞浦、柘荣两县交界,两岸石桥、碇步把民居联结起来,成一个整体。名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岸边绿柳依依,四山篁竹翠林覆盖,使整个古村落显得宁静而幽远。仙蒲古民居规模大,格局开阔,蝉援比邻。
一眼望去是看不完的绿,看烦了城市里的喧哗,它给你一份它特有的宁静,待在这儿犹如世外桃源,没有快节奏的压力。
2 店下镇巽城村
巽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庄重,古朴。巽乃是八卦之东南方,巽城村则地处福鼎市东南出海口,属店下镇管辖。名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清乾隆年间,本地人何启龙发展航运事业,推动了贸易发展,还得到县令熊琛表彰。巽城历史上,特别是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富庶繁华甚有名气。
如今的巽城,现存的陈氏三大厝甚有名气,名号“上锦芳”“下锦芳”“三房”,房主陈启捷建于清末,分别传与三个儿子,至今有130余年历史。三座大厝各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皆为二层砖木结构,四面交井布局,有上、下厅,两侧厢房走廊,模仿苏州园林建筑风格,气派且风雅。
巽城的古建筑还有林氏大厝与施仁泰大厝以及古街巷,也可令你驻足徜徉,触摸沧桑,想像昔日繁华,回味历史无情。
3 管阳镇西昆村
名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西昆村位于福鼎市西部30公里处,隶属于该市管阳镇,西昆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不为为旅游的圣地,鸟语花香,绿意盎然,这里保留着清朝时期别具匠心的古朴建筑,村中有宗祠,古厝,古墓,古井等,受千百年风雨洗礼依然向世界诠释着辉煌历史。全村2000余人口,孔姓后裔达860余人,其余为张、陈等26姓。因此该村有“江南孔裔第一村”之称。
感受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品一杯白茶,静坐于古民居中,听老者慢慢细说西昆村的传说,放下浮躁的心情,将身心融入其中,会发现在这座安逸祥和的村落里,能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4 太姥山镇潋城村
名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潋城村位于太姥山山麓东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厚重的城墙,哗哗流过的清澈河渠,绿意盎然的创业园区,三五成群飞舞的白鹭,还有漂亮别致的农家楼房、苍郁挺拔的古树、青翠欲滴的修竹。
每块堆起来的砖都是一片记忆,旧色斑驳陆离的砖墙,缝隙中瑟缩了几根细细的青苔,仿佛想要告诉你他所有的生长足迹。
5 管阳镇金钗溪村
金钗溪是福鼎市管阳镇的一个古村落,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自古以来是闽浙交通之要道,当时这里客栈、商铺林立,如今从一些古迹中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古祠堂、古廊桥、古民居现都已成为当地文物保护单位。村中山岭险峻、峰峦林立,茂林修竹、古树参天,溪水清澈、泉鸣铮铮。据说有金钗插地,玉岭裁天、潭隐蛟龙等十六景观,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夏日来此游览避暑十分舒适。
村里有一座桥,叫金朱桥。始建于明,清乾隆、咸丰年间重修。半圆形单孔石构廊屋桥,全长28.24米,宽4.27米,高4.2米。桥屋11开间,中间东向供神像,穿斗式构架,用24根木柱。
在金钗溪后山驼骆峰上建有朱氏祠堂。色泽艳丽的天花板以及雕工精美的梁柱纪录着宗祠曾经的辉煌。历史变迁,残破了的是实物,留存下来的是文化。祠堂中有“学冠群英”等牌匾,可见古时候的朱姓先人才高八斗,功勋卓绝。
清代古民居建筑6座。古民居院落宽敞,外为土墙,内部建筑为一排开间同式厢房,进深7柱或11柱,每厢为两层屋檐式木构房,外留一条走廊,廊柱、横梁雕刻精美,上镶蓝宝石,屋高约3米,尽管历经百年但木质发亮如新。从走廊一头仰望屋顶,层层叠叠,层次分明,气势辉煌。二楼为竹草混合石灰砌成的隔间,配以格子窗,古韵古色。古民居多为坐北朝南,有良好采光条件,房前视野开阔,屋后绿树成荫,显得安静舒适,因此至今仍有人居住。
6 磻溪镇桑海村
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
磻溪镇桑海村山峦秀丽,绿水环抱,被人称为“地灵人杰”之风水宝地。
海洋村与桑园村合并之后成了桑海村,“桑海”之名,似是海洋与桑园的合名,又似象征两村沧海桑田的变化,“桑海”之名由此而来,耐人寻味,而俊秀美丽的岭头自然村就隐在其中,村里大片的高山云海及生态茶园,如同现实版的绿野仙踪。
7 白琳镇翁江村
福鼎市白琳镇翁江村,青山环抱,碧水相依,古建筑与农家院交织融会,处处展现着田园风光新景色。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
清幽的院落,古老的瓦片,斑驳的砖墙……每到周末,小隐于翁江村河畔的萧家大厝都会迎来三五成群的参观游客。
据了解,萧家大厝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自西向东分别为长房、四房和三房3座大院,其以长房大院尤为气派。这座古厝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因为房屋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其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展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科学应用。
8 点头镇举州村
举州村是一个偏僻、宁静、民风古朴的山村,位于福鼎市点头镇西南部,东临白琳镇车阳村,西至点头镇翁溪村,南靠白琳镇棠园村,北接大坪村,距福鼎市区24公里。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
举州最闻名的莫过于连山古厝,这座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古厝与距此不远的翠郊古民居并称“姐妹楼”。清朝康乾年间,福鼎有位吴姓茶商建了四座宅院分别给自己的四个儿子,分别是元房(潘溪洋边古民居)、亨房(柘荣长岐古民居)、贞房(白琳翠郊古民居)、利房(点头连山古民居)。利房即点头的连山古厝。
连山古厝总占地面积达3800平方米,布局以三个三进合院为主体,厅进台阶呈梯形布局,大厝内外两重围墙,院内木雕艺术技艺精湛。院内还完整保留着祖辈留下的匾额及其他珍贵文物!
漫步古村幽径,还有洋尾林氏大厝、双头溪古石桥,古碇步,古遗址,古墓葬,古碑刻,古官道,宫庙宗祠,民国学堂等人文及建筑遗存举目可见。形形色色的文化特色,厚重深远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举州村独有的文化特征。
9 点头镇柏柳村
走进柏柳村,古朴典雅的民居民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水清的自然风光,遮天避地的古树,闽派建筑、小桥流水。如此一个原汁原味古村落,令人在恍惚间步入了世外桃源。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
该村落处处与茶有关,处处洋溢着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村口一块写着“中国白茶第一村”几个大字的石碑赫然进入眼帘。村中的白茶作坊内蕴藏着特异而精细的传统制茶古法以及白茶原生态品质的栽培管理技术。基于这份独特而深厚的茶文化历史内涵,柏柳村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专家组正式确定为“中国白茶第一村”。
1857年,柏柳茶商陈焕在太姥山中发现了大白茶母树,带回乡里繁育良种,结果获得成功,这就是今天的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1880年,又是在点头镇的汪家洋村,茶农们选育另一白茶良种福鼎大毫成功,福鼎大毫茶也就是华茶2号。1985年,华茶1号和华茶2号被国家权威部门认证为国优品种,至此福鼎白茶开始迈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从福鼎茶业开始兴盛之日起,当地渐渐形成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茶商世家,其中的吴(吴观楷)、蔡(蔡德教)、梅(梅伯珍)、袁(袁子卿)四家是威望最高的。而梅伯珍,正是来自点头镇的柏柳村。在柏柳村,至今还留着梅伯珍亲手修建的“正屋七溜,以及左右厨房和门楼”,和其祖上梅光国建造的梅家大厝。
10 硖门畲族乡秦石村石兰村
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千年前邓氏先祖在这里落户——石兰村,位于硖门畲族乡双狮山后脊,福鼎与霞浦交界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霞浦杨家溪和嵛山岛天湖风光的中心点。石兰村古树成群,拥有甚多榕、樟、枫等树群,谓为奇观。
一棵已有千年历史的樟树身上寄生了一株几十树龄的榕树,就似母亲怀前抱子一样,甚为神奇,在古树的树干和树枝杈间还长满了十多种其他杂树,其中包括一株被村里人称为古树管家的白芽树。“榕抱樟”树高达29多米,径围达17.8米,冠幅120多平方米,中间大樟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大榕树把大樟树紧紧围抱,树中有树,树外有根,根上有藤,藤间有草,入选《中国树木奇观》全国500树王的第39位。
村口大水塘坝上两棵古榕是一大奇观,两棵树在一年四季中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一棵树的叶子黄了,另一棵树的叶子却绿起来了,一黄一绿,相互交替,村人称两树为"夫妻榕"。
村里还有山海交融、延绵蜿蜒的大岗头系列风光等。现存宋、明、清等朝代古堡、古民居、城墙、烽火台、宗祠宫庙,石兰棍、烟花做福、邓氏民风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兰紫菜等名优特产。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