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8岁女叛徒被判枪决,毛主席拍案大怒:她是咱全党的恩人

冰心在玉壶 2025-03-20 03:15:55

2017年,一位一百一十岁老人在家中与世长辞,在她的身上,隐藏着不少传奇故事。这位曾经脱党再入党的地下党同志,经历过不少革命往事,甚至与多位党内烈士有过感情。

尽管曾经相貌出众,但她却十分反感别人叫她美女特工。美女特工一词很容易将重点放在美女二字上,却不能反映出她的贡献。身为党当时在上海的一位地下党基层成员,她为党传递了不少消息。

但这位地下党却在1955年时被捕入狱,甚至要被判处枪决。据说,在毛主席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十分生气,并坚决不让枪决这位“党的恩人”。这位女同志是谁?当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

三段婚姻

这位老人叫做黄慕兰,父亲是一位文人,与谭嗣同等爱国人士是好友,同时,也有了一个开明的教育理念。黄慕兰最开始叫做黄彰定,在12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去了教育开明,提倡女子独立的女校。

黄慕兰在校内学习到了女子独立的思想,并逐渐有了一颗革命的心。在学校被迫停学后,黄慕兰在家也熟读历史上各种女性豪杰的故事,并十分喜欢花木兰,从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黄慕兰。

黄慕兰一生有四段婚姻,而第一段则是这四段婚姻中最差的一段。黄慕兰16岁时,由于从小就订婚,黄慕兰嫁给了一位抽烟打下人的丈夫,心怀革命思想,追求平等理念的黄慕兰怎么能忍受这种情况?

于是在黄慕兰不能再忍受的时候,她向父亲传递消息,想要以母亲病重作为理由回家。他的父亲也十分开明,在了解到女儿的处境后,二话不说就配合女儿的说法,让黄慕兰成功地逃离了丈夫家,自此,黄慕兰再也没有回去过。

后来,黄慕兰接触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她为党传递情报,寻找关系的一生。在加入共产党的第二年,黄慕兰就与当时党中央报纸的主编结婚,并孕有一个孩子。

黄慕兰怀孕期间也没有闲着,跟着党内人士学会了秘密传递情报的方式,逐渐参与进了地下党的工作之中。而黄慕兰的第二任丈夫宛希俨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被调往了革命区领导革命,没几个月就在战斗中牺牲了。

而后,黄慕兰接到党组织的调令,去上海负责地下工作,并在第二年与第三任丈夫贺昌结婚。但这位丈夫也心系革命,婚后不久就主动要求前往革命战区,最后在国民党的伏击之中牺牲。

再次失去丈夫的黄慕兰悲痛万分,但党的任务还需要她来完成。为了隐蔽,黄慕兰从此只与上司潘汉年单线联络。在这段时间中,黄慕兰为党传递了不少情报,做出了必要的贡献。

黄慕兰传递情报的时候,在上海认识了不少人,而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地为黄慕兰的情报工作提供过帮助。那时的国民党正在上海紧密抓捕共产党人,黄慕兰不得不小心行事,减少情报传递的频率。

营救任务

黄慕兰在上海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要帮助中央救援被捕的同志。据黄慕兰在自传中的回忆所述,她第一次营救,就是要去救出关向应同志。而在为营救关向应同志的过程中,黄慕兰结识了自己未来的第四任丈夫,律师陈志皋。

黄慕兰是主动去找陈志皋的,为了营救化名成“李世珍”的关向应,就必须找到一个在国民党监狱中说得上话的人,而陈志皋的父亲在上海是十分有名的人物,一定认识不少与监狱有关的人。

黄慕兰随着陈志皋到了陈家,凭借机智的应对赢得了陈老爷子的喜爱,甚至要将她收作干女儿,黄慕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装作欣喜地接受了。此后,黄慕兰就多次前往陈家,加深联系并旁敲侧击。

终于,在一次聊天之中,黄慕兰找到了机会,告诉陈志皋自己有一位叫做李世珍的亲戚被误抓了,尚且不知道怎么出来。陈志皋就十分爽快地将黄慕兰带到陈老爷子面前,为黄慕兰再次描述了李世珍的情况。

陈老爷子也一口答应下来,并在请自己的朋友——关押关向应监狱的监狱长——吃饭的时候,向监狱长提起此事,而监狱长也很痛快地答应了将“李世珍”放出来的事。

但黄慕兰左等右等等不到放人,这时,上头告诉黄慕兰,说向忠发被捕,考虑到向忠发可能会将关向应认出来,就要求黄慕兰尽快将关向应被放出的事情办好,黄慕兰十分焦急,立马动身前往陈家。

陈老爷子听说过了那么久,还是没把干女儿的亲戚放出来,生气地向监狱长询问,监狱长说是有人阻拦。而陈老爷子恰好认识阻拦的人,就带了一些那人喜欢的礼物前去拜访,最后终于将关向应放了出来。

黄慕兰得知消息后,为表庆祝,还专门带着陈志皋接到了关向应,并请关向应吃了一顿饭,关向应后来顺利回到党组织,再无被捕的危险。而经过这么多次接触,陈志皋对于这个谈吐文雅,机智伶俐的女子有了特别的感情。

于是,陈志皋最终与黄慕兰确定了恋爱关系,黄慕兰则凭借着陈志皋的社交圈子,继续进行着自己的情报工作。此后,国民党曾污蔑周恩来化名的“伍豪”脱党,黄慕兰在为周恩来辟谣时也发挥了作用。

那时,党内已经有了为周恩来辟谣的办法,就是在报纸上以权威律师的名义刊登一则“伍豪”并非国民党口中“伍豪”的公告,以此来摆脱舆论对于报纸上常常写文章的“伍豪”的怀疑,但党内始终缺少与权威律师交流的渠道。

而陈志皋就正好是律师,也认识一些有名的律师。在黄慕兰将为“伍豪”辟谣的想法告诉陈志皋后,陈志皋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找一位有权利不公开委托人信息的外国律师,以外国律师的名义发出公告,国民党内部就没有办法了。

而陈志皋正好认识这样一位外国律师,就带着这位律师喜欢的古画去拜访,外国律师见如此大礼,自然明白有事,在听陈志皋和黄慕兰说完情况后也爽快地同意了。于是,周恩来的笔名也就没有被国民党的谣言抹黑。

牵连入狱

黄慕兰此后接受了陈志皋的请求,与陈志皋结婚,又因为上级潘汉年离开上海,而与党断绝了联系,且陈志皋是国民党的成员,于是黄慕兰从此脱党。在解放战争胜利后,陈志皋随着国民党前往台湾,而黄慕兰则留在大陆,并于1951年重新加入共产党。

对于黄慕兰来说,这间断的十几年对于她来说太过难熬,却又无法证明自己不曾脱党,于是,这十几年不在共产党内,没有参与革命战争的经历也成了黄慕兰心中的一个结。

1955年,潘汉年被诬陷为内奸,而黄慕兰作为他曾经的下级也受牵连入狱,并在狱中困了整整十七年。黄慕兰对这十几年的牢狱生活看得很开,她觉得这次入狱,未尝不是在特殊时期保护了她,不然,自己很可能在特殊时期被折磨去世。

在自传中,黄慕兰对于自己参与过的任务多有夸大。但事实上,任务的成功更多来自于党组织的安排,也并不曾有过毛主席阻止枪决她的事情。作为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者,黄慕兰完成了自己应做的任务,但她长期脱离党组织也是不争的事实。

年龄高达一百一十岁的老人,在回忆时难免会有纰漏,这时,依照更加真实的记载,结合她的自传来看,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老人的生平,不去过度传颂她的虚假功绩,但也不会否认她的每一分贡献。

信息来源:

黄慕兰——百度百科

陈志皋——百度百科

《黄慕兰自传》若干史实辨析——人民网

0 阅读:12

冰心在玉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