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兰西皇帝吗?不,他是法兰西人的皇帝

船长趣谈 2023-08-06 21:30:55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参议院授予共和国终身执政拿破仑·波拿巴皇帝头衔,自此法兰西共和国转变为法兰西帝国。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加冕为皇帝,使得法兰西帝国名实相副。为何拿破仑在加冕时采用的是“法兰西人的皇帝”而非“法兰西皇帝”的头衔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法兰西局势

1792年夏,法国大革命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由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对限制国王权力的极度不满和对君主立宪的极端仇视,还妄想依靠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君主国的力量粉碎革命,导致国王在法兰西民众中的威望大为下降,促使越来越的人要求废黜君主制,实行共和。

8月10日,共和派领导的法兰西国民自卫军发动暴动,占领了路易十六所在的杜乐丽宫并将国王囚禁。随后偏袒国王的国民立法议会向共和派屈服,使得共和派议员控制了议会,通过了暂停路易十六职务的法令,使得君主制已在法国事实上结束。

9月,国民公会召开,通过了废除君主制宣言,宣布成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由此成立,法兰西王国覆灭。1793年1月,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

此前卡佩王朝及其支系统治法兰西近千年,极力宣传“君权神授”理念以巩固王位,确保了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法兰西民众已经习惯了卡佩王朝的统治,认为国王就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是高高在上且神圣不可侵犯的。

现在路易十六轻易被民众处死,导致法兰西人的民主意识觉醒,不再迷信“君权神授”的理论,也不认为贵族压迫民众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越来越相信人人平等的理念,使得“自由、平等、博爱”等革命理念深入人心。

二,拿破仑执政

1792年9月,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后政局并不稳定,内有保王党的反扑,外有不列颠王国及奥地利、沙俄等外国干涉势力的入侵,导致新生的共和国必须采取特殊手段以同时对付内忧外患。

由于共和制相对已经统治欧洲数千年的君主制是一种新生的政体,所以在各方面都不成熟,需要共和派在未知的道路中摸索前进。因此革命派内部的各个派别互相因为理念不同而斗争激烈,导致法兰西的掌权者更替频繁。

1793年12月,年仅24岁的青年军官拿破仑·波拿巴在土伦港战役名声大噪,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法兰西新星。1796年4月,拿破仑又在蒙特诺特战役大败反法联军,使得第一次反法联盟瓦解。由于在对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屡立大功,所以拿破仑就成了法兰西民众眼里的民族英雄和共和国救星,在民众里面有了极高的威望。

1799年,不列颠、奥地利、沙俄趁着拿破仑远征埃及之际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再次入侵法国。当时拿破仑深知软弱无能的督政府无力阻止反法联军入侵,于是果断返回巴黎发动雾月政变,组织执政府担任第一执政掌控法国。

随后拿破仑率军主动出击,在马伦哥战役大败奥地利,粉碎了第二次反法联盟。1802年3月,英法签订《亚眠和约》,使得法国大革命以来持续十年的英法战争终结。

同时拿破仑在国内积极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以稳固对地方的控制,打击保王党以稳固革命成果,整顿财政以恢复经济。自大革命以来长达十多年混乱的法国经济得到彻底好转,政局也趋于稳定。拿破仑的声望也在内外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达到鼎峰。

三,法兰西人的皇帝

1802年8月,拿破仑在法兰西民众极高的支持率下通过了共和十年宪法,将自己的第一执政变为终身第一执政,牢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此时的拿破仑距离皇帝宝座仅有一步之遥,就看他想不想学华盛顿,主动放弃那唾手可得的皇位。

同时拿破仑从担任第一执政起,遭遇了多次支持波旁王朝的保王党的刺杀,为了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及防止波旁王朝复辟,加之减少欧洲君主国对法国的敌视,拿破仑决定借此机会称帝。

1804年5月,参议院授予拿破仑皇帝头衔。11月,法兰西民众公投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支持法国由共和国变为帝国。12月,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Empereur des Français(法兰西人的皇帝)”而非“Empereur deFrance(法兰西皇帝)”。

原来就在拿破仑称帝前,路易十六的头衔就在大革命后由“Roi de France (法兰西国王)”变为“Roi des Français”(法兰西人之王),显示革命后的法国已经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表示法兰西已不再是国王的私产。

因此“法兰西人的皇帝”这一头衔强调皇帝的权力来自法兰西人民而非上帝,也表示法兰西并非皇帝的私产,显示了人人平等的理念,更表示拿破仑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称帝并非旧制度的复辟,显示帝国是君主立宪制的,保留了共和国的颜面,避免了民众的不满与怀疑,所以拿破仑才没有采用“法兰西皇帝”的头衔。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