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不断建设和优化高铁网络,其中连接深圳和江门的深江高铁就是广东省力推的项目之一。

深江高铁
深江高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动脉,其规划与建设对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里程碑意义。线路全长 116 公里,设计时速 200-250 公里,串联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五城,总投资 513.1 亿元,是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项目于 2020 年启动先行段建设,2024 年进入全线架梁施工阶段,预计 2028 年建成通车。线路设深圳西丽、深圳机场东、东莞滨海湾、南沙、中山北、中山西、江门 7 座车站,其中深圳机场东站采用 “空铁联运” 模式,可实现 5 分钟内高铁与航空换乘,远期高峰日客流量达 63 万人次。
深江高铁对沿线城市有非常好的利好,其中对中山交通格局的影响体现在三个维度:枢纽重构、路网升级和区域联动。

深江高铁
在枢纽布局上,中山将形成 “两主四辅” 铁路枢纽体系,中山西站作为唯一位于镇域的高铁站,打破了中山高铁枢纽 “单核驱动” 的局面。
当前中山境内 8 个高铁(城轨)站主要沿广珠城际分布,而中山西站选址横栏镇,直接带动西部镇街发展。根据规划,该站将打造集交通枢纽、智能制造、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高铁新区,成为中山西部城市门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平台。
在路网升级方面,深江高铁与南中城际、珠肇高铁等线路衔接,形成 “深中半小时、湾区一小时” 通行圈。
例如,从中山北站到深圳机场仅需 25 分钟,中山至广州南沙自贸区实现半小时通达。此外,中开高速、中山西环高速等路网配套,使中山西站片区形成 “快进快出” 的交通体系,强化中山 “承东启西” 功能。
在区域联动层面,深江高铁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
例如,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通过深江高铁实现半小时互通,中山可借助中山西站衔接珠海、肇庆及珠三角枢纽机场,参与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区竞争。横栏镇作为中山西站所在地,计划构建 “北居南产、中部融合” 的空间格局,北部发展宜居生活片区,南部建设智造中心,中部打造产城融合区,推动传统专业镇向现代化枢纽新城转型。

深江高铁
对比国内外案例,深江高铁的影响可类比沪宁高铁对苏州的带动效应。
沪宁高铁开通后,苏州 GDP 年均增速提升 1.2 个百分点,昆山依托高铁南站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山西部镇街有望复制这一模式,例如横栏镇依托中山西站,计划发展灯饰展销、花木观光等新业态,推动一三产融合。
此外,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复通后,粤港两地商务出行成本降低 30%,跨境投资增长 15%,这为中山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提供了参考。

深江高铁
从数据看,深江高铁的建设已带动中山西部土地价值提升。横栏镇 2024 年工业用地成交均价同比上涨 22%,部分地块吸引深圳企业投资智能装备项目。
项目通车后,预计中山至深圳的通勤客流年均增长 18%,物流成本降低 12%,为中山 “东承西接” 战略提供交通支撑。
深江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激活区域发展的 “战略杠杆”,通过枢纽布局优化、路网效能提升和区域协同深化,推动中山从 “地理几何中心” 向 “发展枢纽中心” 转变,为大湾区西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