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速RISC-V芯片推广,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

芯有芯的小事 2025-03-04 22:50:37

RISC-V作为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具有简洁、高效、可扩展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专有指令集架构相比,RISC-V的开源特性使其在成本、灵活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和技术封锁的背景下,RISC-V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绕开技术壁垒、实现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径。

鼓励全国使用RISC-V芯片

3月4日,有消息人士称,中国将发布指南以推广开源RISC-V芯片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具体来说,中国政府和科技行业正在大力推动开源RISC-V在全国的使用。这一举措有望减少中国对x86(Intel)和ARM(Arm Holdings)等专有芯片架构的依赖,并有助于发展一个强大且自给自足的半导体生态系统。

RISC-V是一种于2010年推出的开源芯片设计架构,因其灵活性和成本效益而受到广泛欢迎。

而与传统芯片设计不同,RISC-V可以免费使用,允许开发人员根据其特定需求创建定制芯片。这导致了广泛的采用,MIT Technology Review 将其评为2023年的突破性技术之一。

RISC-V将成为半导体产业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在国家建设中国开源体系方针的指引下,开源正在我国蓬勃发展,并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强大动能。我们看到欧拉社区的出海,开源鸿蒙的成长、看到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改变了全球AI产业的竞争格局。实践表明,开源不仅实现了全球资源的共享与优化,也加速了技术的持续演进。

尽管RISC-V从发布至今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它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据预测,RISC-V芯片未来在消费级PC、自动驾驶、网络通讯、工业控制、智能设备以及高性能服务器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5%,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RISC-V作为一个开放的硬件架构,正在迅速成长。开源模式有助于使它构建一个包容、协同创新的全球化生态,成为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今天RISC-V生态已经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在AI、物联网和高性能计算等新兴领域,RISC-V架构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RISC-V 的开源精神正在吸引全球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共同参与,为繁荣产业生态,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信息技术而言,标准化工作特别重要。在RISC-V 国际标准化组织(RVI)的带领下,各国成员单位已提出超过500项正式标准提案,涵盖高性能计算、AI计算、DSP、向量扩展等等多个领域。在我国,中电标协RISC-V工委会也积极参与和推进RISC-V的标准制定。通过这些标准的建立,不仅让RISC-V具备了更强的生态互通能力,也为国际合作和技术共创、共享、共治、共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标准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也是RISC-V 生态迈向全球化和高级化的重要基石。

RISC-V在国内取得长足进步

RISC-V取得长足进步是我国芯片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具备灵活、开放、可扩展等特性,逐渐成为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新宠。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报告,RISC-V架构的处理器在未来五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

在中国,RISC-V架构芯片的创新尤为活跃,出货量迅速增长。2023年中国RISC-V芯片市场规模已达1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9%。2019年玄铁910发布,为RISC-V针对高性能计算开发做出有益的尝试。玄铁最高性能处理器C930的交付,进一步加速了RISC-V在各个高端领域的渗透。

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RISC-V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中国在市场应用中展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RISC-V架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测试环境,有助于加速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推动RISC-V架构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和应用拓展。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0 阅读:13

芯有芯的小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