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见,就无法成就人生——魔童故事的缘起申公豹,一句心得: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一句告别:家人已逝,我没什么好留恋的了!一个动作:一跃

这个长得丑陋的家伙,形象忽的,就高大、可爱、温暖起来!问一下,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一开始,把“成见”记成,听成,理解成“偏见”的?
开始构思此文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申公豹说得是“成见”,而我,看到“成见”也自动脑补为“偏见”。其实,成见,也就是偏见——彼之成见,汝之偏见,成见偏见,不在于“见”,在于“人”。所以,没有成见,就无法成就人生——你的人生,来自你的成见。以剧情中用天元鼎炼丹为例。有一种观点:天尊,用天元鼎炼化了混元珠;所以,无量仙翁拿天元鼎炼化像土拨鼠这样的妖怪,就是执行天尊的意志。有人认为这是他的成见(经验、认知)——天尊和无量仙翁是一丘之貉;
我说这是他的偏见——混淆混元珠与土拨鼠的差异,从而把天尊和无量仙翁的本质,混为一谈。

再具体一点,时光倒流,回到2007年,饺子靠母亲1000元的退休金,在死磕转行动漫的时候,面对杨宇周边人对饺子的评论:这个孩子废了。你说,这些人的议论是:成见?还是偏见?你是否会去跟这些人争辩:你们这些人都是偏见?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个台词,个人看来,第一 :目前是贯彻了哪吒1 2的两部剧情的重要主线。第二:也是,主创,杨宇自身最深刻的体验:明明是个高材生,却毕业不久,就开始闭关转行,啃了三年多的老。。。。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在十几年前,即使是成都这个相对安逸的城市,那承受的言论攻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这绝大多数的言论,是偏见吗?不是,都是成见——“这么干就是废了” ——确实无论从经验来说,这样的行事风格,大部分人没真实的见过——从理论、案例来说,许多人听过,没真的见过——极少部分人会在没有见过的情况下,真的认可,比如杨宇的母亲。
再回到剧情: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个成见是一种偏见。因为,这进入到了奇怪的循环,如同:我信你,但是你不信我。所以我不信你。不,我信你的,但是你不信我,所以最后,我不信你。
。。。。。。

所以申公豹是申公豹,哪吒是哪吒,敖丙是敖丙,敖光是敖光——带着给自的成见,成就各自的人生。这动漫是真的打磨又打磨了,在魔童降世的时候,申公豹的台词就是“成见”而不是“偏见”——于是有了魔童闹海时候的这样扣人心弦的剧情。

在饱满的情绪剧情之中,细细品味,能感受理性的光芒。当你带着关键词“成见”,去重新梳理魔童降世的剧情时,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地方;
如果你带着一个问题再去看,又会有更有意思的地方: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尽量避免“成见”变成“偏见”?
看到这里,邀请你,留言分享,你对魔童里面都有哪些原以为的“成见”最后变成了“偏见”。你的留言,能启发我,后续相关的创作,感谢。万一火了,大家还能影响哪吒3的剧情,哈哈哈,畅想一下,畅想一下。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