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亏损超14.5亿,演员曾因歧视亚裔遭围攻,狂删中文评论

卡门的事 2025-03-29 04:27:34

近日,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

作为好莱坞寄予厚望的影片,《白雪公主》的制作成本高达2.7亿美元。

然而,它的的全球票房仅仅1.16亿美元,在市场上亏损超14.5亿人民币,与成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口碑方面同样不容乐观,豆瓣评分从开分的4.4降至4.2,IMDb评分更是低至1.8分,烂番茄新鲜度仅43%,专业评价与观众口碑双双扑街。

曾经的经典童话,真人版为何会遭遇如此滑铁卢?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选角带来的争议

选角是《白雪公主》遭受诟病的一大关键因素。

电影的主角白雪公主,是由拉丁裔演员瑞秋・齐格勒饰演,就在选角结果刚刚公布时,便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在大众的认知里,白雪公主“皮肤白如雪”是深入人心的形象设定,而瑞秋的肤色与之大相径庭,这无疑是对原著形象的极大颠覆。

让许多从小怀揣着童话梦的观众难以接受,“棕雪公主”的戏称也随之而来。

瑞秋本人的一些言论更是火上浇油。

她曾公开吐槽原版动画过时,还称王子是“跟踪狂”,这般对经典的不尊重,进一步刺痛了粉丝的心,引发了更强烈的抵制情绪。

当经典被肆意评判,观众心中的那份情怀被无情践踏,他们自然用手中的“遥控器”和“钱包”表达不满。

演员黑历史

而就在此电影上映之前,瑞秋・齐格勒还因一次“歧视亚裔”事件,成为了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在一次电影宣传活动中,她对一位华裔博主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别对待。

当博主礼貌询问能否合影时,瑞秋不仅白眼相对,还以极其嫌弃的态度拒绝,那眼神和动作仿佛博主是令人厌恶之人。

博主无奈走开,在远处拍照时,她竟指使助理上前威胁,要求博主停止拍摄,否则就将其赶走。

而令人心寒的是,瑞秋对其他白人博主却态度亲和,正常合影交流,这种明显的双标行为,让博主深感被歧视,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愤怒。

事件曝光后,瑞秋不仅没有丝毫歉意,反而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竖中指照片,配文“尊重女性”,试图用这种荒谬的方式回应质疑,简直是火上浇油,进一步激怒了网友。

她还在ins评论区大规模删除中文评论,哪怕是夸赞她的留言也未能幸免,这一行为无疑坐实了她对华裔乃至亚裔的歧视态度。

此事件迅速发酵,她的社交媒体被愤怒的网友攻占,“歧视亚裔”的标签紧紧贴在了她身上,许多原本对影片抱有期待的观众,因为她的恶劣行径,纷纷选择抵制电影。

这无疑给《白雪公主》的票房致命一击,让影片在市场上更加举步维艰。

剧情魔改、特效拉垮

除了选角和演员个人问题,《白雪公主》在剧情和特效方面同样问题重重。

剧情上,影片为了迎合所谓的“现代价值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魔改。

白雪公主不再是那个单纯善良、等待王子拯救的柔弱少女,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追求权力、试图登上权力巅峰的“女强人”。

但这种转变显得十分生硬,她口中高喊着“独立自由”,行为却依旧依赖他人的帮助,所谓的“权力”也仅仅是靠着魔镜对她“美貌”的认证。

这样的剧情设定,让角色失去了原本的纯真和魅力,也让故事逻辑漏洞百出,显得十分儿戏。

决战场景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皇后与白雪公主的对决,居然只出动了不到20名士兵。

而白雪公主获胜的方式,竟然是念出士兵们的名字,用“感化”的方式赢得支持,这样幼稚的剧情,让观众们直呼“智商被侮辱”,心中的童话世界瞬间崩塌。

特效方面,这部斥巨资打造的电影也未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影片中的场景和CG动画显得十分粗糙,满满的塑料感,森林如同廉价的布景,毫无生机与美感,完全没有展现出童话世界应有的奇幻与浪漫。

为了避免对侏儒群体的冒犯,将七个小矮人改为“魔法生物”,用CG动画代替真人演员。

结果不仅剥夺了侏儒群体的工作机会,引发他们的不满,而且呈现出的效果十分突兀,毫无新意,与真人演员格格不入,让人仿佛置身于低成本的国产动画之中。

如此粗糙的特效,不仅没有为影片加分,反而成为了观众吐槽的重灾区,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好莱坞的困局

《白雪公主》的惨败,并非孤立事件。

近年来,好莱坞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迎合特定群体,在电影中强行塞入各种所谓“正确”的元素,却忽略了电影的核心——故事与情感。

就像《小美人鱼》启用黑人演员,《永恒族》为了多元而多元,角色设定混乱,剧情不知所云。

这些电影看似在追求平等与包容,实则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将电影创作变成了一场政治作秀。

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享受一场视听盛宴,感受故事的魅力,而不是被强行灌输所谓的“正确观念”。

当电影失去了对艺术的追求,沦为政治的附庸,被市场抛弃也是必然的结局。

总结

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的惨败,为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

一部电影的成功,绝非仅仅依靠巨额投资、强大的IP和所谓的“政治正确”就能实现。

在追求多元与包容的道路上,电影人不能忘记电影的初心——讲好一个故事,打动观众的内心。

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在光影世界中寻找共鸣,感受情感的力量,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真诚的创作,是对经典的尊重与传承,是能引发思考和感动的作品。

正如网友所说:“别用西方那套审美来糊弄我们,我们要的是真正的童话,是能触动心灵的故事。”

0 阅读:1

卡门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