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了我流尽了血汗,我照顾他们是应该的。”这是葛红花在记者采访时说的。
采访当时已经34岁了,她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便将自己的两位父亲带在身边一直照顾。
每天早上,葛红花都会早早起床,给智力低下的大伯以及和植物人差不多的葛保田喂饭、擦拭身体,将他们安置好后才匆匆上课。
中午,葛红花也没有休息时间,仅有的一点时间也要回家照顾两位父亲。
晚上更是如此,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被两位父亲的事情占据,事情多到葛红花到了凌晨才能睡觉。
为了报恩,葛红花直到34岁都不曾出嫁,甚至还放言:要是自己以后出嫁,她也要带着父亲一起。
那么这三人现状如何了?
故事中的两位父亲,名叫葛保田和葛保尧,听名字就是一对兄弟,因为家庭贫困,并未娶妻生子。
就在看似非常平常的一天,两人得到了一个女婴,取名为葛红花,并且含辛茹苦将她养大成人。
长大后的葛红花,很是孝顺,即使这两位父亲,一位身患重病、一位智力不健全,她也未曾想过放弃他们,说“爸在,家就在,我要用一生报恩”。
而要说起为什么两人不将她送到孤儿院,这还要追溯到1988年。
三口之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值经济发展时期,但是由于进展缓慢,并未全面触及,尤其是农村地区,温饱仍然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就在这一背景下,1988年的安徽省蒙城县岳坊镇冯庙村内,40多岁的葛保田和葛保尧兄弟俩主要依靠乞讨来生活。
乞讨虽能果腹,可绝不能养家糊口。一个人的时候,吃饱不愁,可有了家庭后,身上就有了责任,这时乞讨就不可能再满足一个家庭的需求。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兄弟俩一直没有娶到过妻子,也就没有孩子。
而提到孩子,葛保田兄弟俩也是喜欢的,心底里确实也想要个孩子,一方面人多热闹,另一方面等到老了的时候,还能有人伺候下自己。
可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条件,连妻子都没有,怎么可能会有孩子,所以当同村的村民询问他们要不要女儿时,两人下意识认为是逗自己。
但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村民没有欺骗,没有逗弄,确确实实是因为实在养不起这个女孩了,才将孩子送给兄弟俩。
就这样,三口之家成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我们都知道婴儿需要母乳喂养,两个男人哪来的母乳;而且,养大一个孩子需要不少的花费,奶粉、学费、吃穿住行都需要钱,这又给只有两家小土屋的兄弟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既然已经选择了接受,那就只能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显然乞讨不再是最佳办法,只好换种方式。
哥哥葛保尧小时候生过一场病,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于一般人,但知道葛红花是自己的孩子,日常照看就成为了哥哥的工作,赚钱的活则属于弟弟葛保田。
最开始的时候,红花需要母乳,两人便在村中四处逛,谁家有母乳就抱着孩子到谁家一起吃。到孩子大点后,又需要吃奶粉,5元一袋的奶粉放到现在来看,不贵,可在30多年前,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葛保田为了挣奶粉钱,补贴家用,“什么苦力都干过,最赚钱的活是给拖拉机装土,装一车挣3块钱,有一天一口气装了10车。”
每个人都要生活,只不过生活的方式不同,富裕者有富裕者的方式,贫穷者有贫穷者的方式,可总归是要活下去。
我们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办法爬上金字塔顶尖,无法想象这些站在顶尖之上的人的生活。可是,也不是非要站在那才能活,半山腰也有风光,山底也有人群。
我们不是他们,自然也无法知道他们经历的苦楚,有些痛浮于表面,有些则深入内心,因此不能仅凭借光鲜的生活就断定他是幸福的。幸福或不幸福,只有经历者本人选择才有意义。
一生的回报葛保田和葛保尧没有给葛红花一个完整的家庭,没有给她一个优渥的生活条件,但给了她一个家、给了她双倍的父爱、教会了她责任感。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葛红花,从未抱怨过任何人,反而深知感恩。
岁月是最为公平的,它对任何人都一致,不会多给你一秒钟,也不会少给你一秒钟,你在成长的同时他也在老去。葛红花逐渐长大,父亲俩人渐渐变老。
小时候的葛红花或许不明白这个家庭的特殊之处,然而,长大懂事后,她又怎么会不明白呢。可即便了解了自己的身世,知晓了这个家庭的困难,她也还是毅然站在兄弟俩身边,陪伴他们、照顾他们。
“他们养育了我,我要用一生回报”,这不仅是葛红花的一句承诺,而且已经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了。
知识改变命运,葛红花努力学习,试图扭转这个家庭的局面,幸运的是,她的努力没有白付出。终于,成功考上了高中。
葛保田为了给孩子凑学费,开始在村里放鞭炮讨钱,无论白事还是喜事,他都会到别人家里放挂鞭炮,好的时候会有一块钱,但遇到不好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过了一个春节,总算是攒够了学费,红花的高中学习也正常进行了下去。
所谓“人穷志不穷”,葛保田家虽然家境贫困,但一直对葛红花严格要求。想要的东西,在没有所属时,可以自己努力争取;一旦有了归属,即便再想要,也不能偷抢。
有次,她在路上捡到20块钱,父亲便要求她在原地等待失主,直至物归原主。这一经历对葛红花而言影响深远,于是后来作为教师的她,经常会将此事讲给学生听。
2009年,葛红花考上了亳州师专,身份由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还处于学生阶段的葛红花,虽然没有足够的能力彻底改变这个家庭,但她仍在全力奔跑,未停止过脚步。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学习的目的,也没有忘记养父两人的情意,始终将感恩铭记于心。
大学期间,她的勤学刻苦转变为优异成绩、转变为奖励,并用自己获得的5000元奖学金为这个家买了台电视机。
这一举动蕴含着巨大的温暖,因为电视机是父亲俩盼望许久的物品。礼物,不在于价格,在于心意,在于是否为收礼人所需,所以电视机象征着红花对父亲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时常的挂念。
然而,好景不长,葛红花大二那年,葛保田被诊断为脑血栓和脑梗塞,只能卧床,无法行动。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再加上大伯葛保尧智力低下,生活也无法自理。于是,照顾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葛红花的肩上。
葛红花面对着如此艰难的状况,并没有气馁,她明白自己长大了,应该承担起责任来。
更重要的是,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长远打算,不要只看眼前,红花懂得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照顾两位父亲,可以后又该怎么办,所以,她在学业和父亲两者中,选择了前者,先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拿到文凭。
带父上班2012年,大学毕业的葛红花考上了教师。有了稳定的工作后,葛红花能够更好地照顾家人,至少日常的生活起居可以得到保障,不会再过度担心未来,这也证明了当时所作的选择是正确的。
为了他们,她放弃了条件优异的镇小学,主动要求调往离家最近的一个偏僻村小学。然后,葛红花就开始了学校和家两头跑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因此耽误自己的工作,2015年,葛红花被调到县城的一个小学教书。这次,她没有放弃机会,接受了调动,并将家人接到县里所租的公寓房中。
明明美好的生活就要开始了,这个家庭的局面也即将被扭转,可就在他们来到县城的第二年,葛保田病情加重,严重脑萎缩。
有的时候,老人神志不清,特别是遇到拉肚子的情况,这种是无法人为影响的,只能后期做好清洁。因此,葛红花表示她永远在洗东西,刚洗好晒上就又要开始洗,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了,休息过后就要准备上课。
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长期卧床,葛保田脚部、肺部感染,治疗需要大量的医药费。
种种遭遇,让周围人都心生怜悯,纷纷劝她放弃,但葛红花似乎被一种力量支撑着,小小的身体迸发出强大的能量,她四处借钱,坚持治疗。经过了一个月,葛保田恢复了进食。
爱的力量如此的伟大,它可以冲破一切阻碍只为你好,不求回报只希望你幸福。
在这段时间内,葛红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在,家就在。哪怕爸迷糊了,不会喊我的名字,但只要能呼吸,能吃我做的饭,我就感觉很幸福。”有爱就有家,亲人在家就在。家,是我们快节奏生活中的减速带,是我们饱经风霜后的童心未泯。
2019年葛红花被选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她自始至终都将家人视为心目中的首位,甘愿为他们付出自己的所有,永远家人最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请学会珍惜,珍惜那个为你辛苦了半辈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