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个人微信收款正被严查!

文晓语 2025-03-19 17:20:28

先列明本文摘要,节省您的阅读时间。

如您对此文感兴趣,可继续阅读全文。

如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我们。

高效省时版摘要:

在大数据治税背景下,税务部门严查个人微信收款等行为。企业或个人通过私人账户隐瞒收入、虚开发票、公私不分等操作,一旦被发现,将面临补税、罚款甚至刑事责任。税务部门重点监控大额交易,如3个月内收款超2000笔或一年收款超80万等情况。为避免风险,建议所有业务尽量通过对公账户处理,合法纳税。

以下为全文:

近期,佛山市税务局曝光的一个稽查案件,给不少人敲响了警钟。一起来看看咋回事。

广东有这么一家公司,在 2021 年到 2023 年 4 月 30 日期间,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利用 24 个私人微信号,偷偷收取公司未开票的货款,而且压根没进行纳税申报。结果可想而知,被税务部门逮了个正着。税务局责令这家公司,赶紧提供相关货款涉及的出库单、收款凭证,还有账簿等资料。

如今是大数据治税时代,税务部门和多个关键部门实现了涉税信息共享。像银行、微信 / 支付宝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公安、海关、市场监管、外汇管理、社保、法 院等部门,都和税务紧密协作。企业要是还幻想通过个人微信收款来隐瞒收入,那可就行不通喽!大家不妨想想,身边的企业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要是您发现了,会怎么看待呢?

(一)微信、支付宝监管日益严格

其实早有规定,央行发布的银发〔2018〕125 号文件明确指出,微信、支付宝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得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另外,从 2024 年 5 月 1 日开始施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条例》,对个人微信、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机构,提出了明确监管要求。这意味着啥呢?要是个人微信或支付宝频繁收款,而且金额较大,比如 3 个月内收款超 2000 笔,一年收款超 80 万等情况,就很容易被重点监管。大家平时用微信、支付宝收款,有没有担心过被监管这事儿呢?

(二)私户大额交易,也在重点关注范围内

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下面这 4 种交易,会被定性为大额交易,受到重点监管:

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5 万元以上(含 5 万元)、外币等值 1 万美元以上(含 1 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想想看,您的私户有过这样的现金交易吗?

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200 万元以上(含 200 万元)、外币等值 20 万美元以上(含 20 万美元)的款项划转。企业老板或者财务人员,你们在处理公司账户和其他账户转账时,有留意过金额限制吗?

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50 万元以上(含 50 万元)、外币等值 10 万美元以上(含 10 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个人进行大额境内转账的时候,是不是得谨慎些啦?

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20 万元以上(含 20 万元)、外币等值 1 万美元以上(含 1 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有海外业务或者跨境转账经历的朋友,对这个标准要心中有数哦。

(一)隐匿收入

有些企业为了少缴税,通过个人微信收取公司未开票客户的钱,想把收入藏起来。但这么做风险极大!一旦被查出来,不仅要补税,还得交罚款和滞纳金,严重的甚至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您想想,为了一点利益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

(二)虚开发票

有些企业通过虚构业务、编造合同,再配上虚假走账等手段虚开发票,资金还通过个人微信来回倒腾。这种行为简直是在玩火!虚开发票不仅破坏税收秩序,企业也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三)公私不分

不少企业把工资拆分,一部分工资从私人微信发放。这看似方便,实则隐患重重。这么做不仅逃了税,还违反了社保规定,妥妥地会收到 “逃税 + 社保违规” 的双料罚单。您所在的企业,有没有类似这种公私不分的情况呢?要是有,可得赶紧改正啦!

(四)长期以借款形式从公司拿钱

很多企业把公司账户的钱转到个人账户,到年底公司账上就挂着大量老板的欠款。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税务部门的注意。为啥呢?按照财税【2008】158 号文规定,个人股东从公司长期借款,到纳税年度结束还没归还,又没用于公司经营的,就会被视同个人股东强行从公司拿走利润,直接认定为股东分红,得补交 20% 的个人所得税。您知道该怎么合理处理公司和股东之间的借款,避免税务风险吗?

(五)个人账户收款与申报不匹配

比如说,个人账户、微信、支付宝等收款,每个月都规律地进账大几十万,可个人所得税申报的收入却少得可怜,甚至是零申报。这就像在税务部门眼前 “晃悠”,想不被注意都难。再比如说,个人微信收款或转账备注 “工资”“年终奖”“货款”“服务费”“佣金” 等,税务人员一看,肯定觉得有问题,一查一个准。

再提醒大家:千万别再用微信、支付宝或者私人账户收款啦!所有业务尽量通过对公账户处理。只有合法纳税,企业才能稳稳当当地发展。如果您在税务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有相关的经验教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关注我,后续为您带来更多实用的税务知识,帮您的企业远离税务风险,茁壮成长。

本文涉及的数据和政策法规具有时效性,存在更新的可能,

文章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作者本人或特邀专家的看法,

并不代表本账号或平台的立场。

各位读者在做出决策前,

建议联系我们详细咨询当下资讯和适合您的方案。

我们尊重原创,如果本文引用的图片、字体等等侵犯了您的版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核实并删除。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0 阅读:14

文晓语

简介:分享知识,欢迎关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