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很多俗语,都是经过一次次的生活经验,从而总结出来的道理。这些道理,通俗直白,言简意赅,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想要做好,却非常困难。
像“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或者是“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等等,这些俗语,乍一看,感觉很简单,但真的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却会发现,真的很困难。
于是啊,老祖宗就给咱们提了个醒,总结出一些道理,想让咱们少走点弯路。老祖宗说:“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做的事,尽量少碰,否则一定会碰一鼻子灰。01慈不掌兵,这四个字很简单,就是字面说的那样。如果你是士兵,你是军人,就不能有仁慈之心,否则下场一定会很惨。老子说,真正的慈悲,就不能打败仗。其实有人看到这里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打仗中,很少与“仁慈”挂边。因为啊,仁慈打不了胜仗,一味的仁慈,在战场上只会让自己一败涂地。如果能快速结束战争还好,如果不能快速结束战争,很可能带来更多更大的战争。到那时候,只会让百姓生灵涂炭,在战场上的战士们,都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是打仗,就意味着会有牺牲。如果让一个太仁慈的人去带兵打仗,在战场上一旦心慈手软,就会带来难以预估的后果。结局也只会有一个,那就是被敌人噶掉。长勺之战中,鲁庄公竟然觉得自己敬畏神灵,对待旁人宽厚仁慈,因此把这些条件当做出兵的理由。结果全被曹刿推翻,曹刿当时就说:“大王啊,战场上不是看你仁不仁慈,爱不爱民,更不看你是否仁义道德,只看实力啊!”正是曹刿相助,让鲁庄公改变了出兵理由,这才反败为胜,打败齐国。曹刿为啥要说那么多?因为他明白,仁慈的人,不适合打仗,如果真要打仗,上了战场,就必须收回自己的仁慈,否则一定会败。
02义不养财,意思是说,太仁义的人,守不住钱财,也就是为人太慷慨,太仗义,太容易借给别人钱。可能有些人每次被别人借钱时就有个疑惑:你那么多朋友,为啥就只找我借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在旁人眼中,你是一个太仗义,太仁义的人。所以呢,有些人一旦需要钱,就会问你借,因为他们觉得你好说话,所以才会找你。
在这时呢,有的人一口回绝,有的人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都想不出好的理由拒绝。最后只能违心,把自己的钱借了出去。如果那个人德行好,能够按时归还,咱们可能就不会有什么损失。如果那个人就是一个老赖,借钱后就查无此人,那么受伤的人,就只会是你自己。不管是古时候,还是今天,借钱这个事情永远无解。
古人想赚钱,就得去经商,但古代的商人,不像现在,有那么多技术出售。大多数商人都是赚差价,古人很痛恨这种行为,所以呢,大多数人做不好一个商人。能够真正做好商人的人,内心往往十分强大,为人更不能太仗义,否则很容易守不住财。03善不为官,这句话就是说,太正直的人,不要去当官。这里的善,并不是善良,而是正直。官场如战场嘛,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员,几乎没有四平八稳的。一旦做官,就要经历尔虞我诈,而且古代的官员,真的很难当,伴君如伴虎,想做回真正的自己,真的很难很难。这时候呢,有些生性正直的官员,会对很多人很多事都看不惯。一旦看不惯,肯定就会引发争吵,最后的结局就是得罪许多人,然后被贬。刘禹锡,就是最好的例子。
刘禹锡很厉害了啊,唐朝的天之骄子,原本顺风顺水,俨然已经成了皇帝的左膀右臂。结果呢,就因为做人太正直,看不惯的事情太多,三天两头骂那些恶官。结果呢,他这一骂,就得罪了朝中的既得利益之人,那些人联手,将他被贬走。自此,刘禹锡被雪藏了一辈子,任他再有才华,也没有机会施展。04情不立事,意思就是说,为人处世,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被他人所左右。这句话,真的很实用。因为我家里就有几个人,经常没有主见。每次买东西啊,或者是别的事,原本那些东西不需要,然后被人一说,就乐呵呵掏钱,事后又后悔的不得了。
还是说一下刘启。刘启很厉害啊,当时平定了七王之乱,为大汉的统一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呢,他在平定七王之乱的时候,干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就是嘎掉了忠心耿耿的晁错。他之所以噶掉晁错,就是因为当时形势太紧急,一下子丧失判断,没有了主见,结果才会被奸臣钻了空子,亲自噶了忠臣晁错。事后呢,脑子清醒了,才后悔的不得了。所以啊,不管在什么时候,咱们都要保持头脑的绝对清醒,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去买,不想要的,别人再怎么说也不要买。对待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就不要去怀疑。当然啊,这些话,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还是需要自己去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