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配置买单,有人为操控买单,有多少人会为本田S7“自嗨”买单?
不过买30万本田车会送“颈部按摩仪、充电宝、筋膜枪”这是真的……。
“赠品再送一根1拖3数据线就完美了”网友打开官方APP调皮的问到。

想想这不是纯电车该有的吗?
是营销出了问题,还是车子是油改电过来的,没这三乘客的刚需配置。
哎,不应该……。
一个上市发布会,产品一点没讲明白,反而搞成了一个买就送的电商带货了。
30多万的车被糟蹋成4.99万的推销会。

网友无不感慨的抱怨!
这还是那个当年“秒天、秒地、秒空气”技术为王的本田吗?
搞得全网的一片群嘲:这是梁静茹给的勇气么!
不过汽车专家在朋友圈问了一个令人深思问题:“隔壁孩子抄作业考了80分,另一个孩子凭自己努力考了50分,谁更值得肯定”?
同样这句话套在东本的S7定价上,想想再不合理,但是车是自己造的,没有向任何产品致敬呀!

细品,道理是没错,但是能如新能源小米SU7卖车吗?
可能本田S7要走限量款,月销三位说应该问题不大。
有人说博主在唱衰本田,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物有所值功能。
一台中型的纯电SUV,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30mm,轴距符合这个级别SUV的标准,但是车长只是紧凑级的标准。这个中型SUV定义的可能在为自己定高价找个借口吧!

再回到外观内饰,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外观完全看不到一丝新能源车科技、时尚的影子,更像是一台燃油车。
智能化方面,S7搭载了基于豆包+阿里云同义双模型开发的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车机系统,还配备了Honda SENSING 36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实现自动跟车、自动超车、弯道/匝道自动减速等功能。但是请注意,这依然是一套辅助驾驶系统,而不是智能驾驶,没有激光雷达,没有高级智驾,没有8295芯片,没有智驾芯片,划重点。

至于本田曾经的强项动力。
新车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系统,其中单电机车型最大功率为200千瓦;双电机四驱车型电机总功率为350千瓦。单电机版CLTC续航里程为650公里,双电机版CLTC续航里程为620公里,无论是哪个数据,和竞争对手都没法比。

整车看下来,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亮点吗?
我觉得价格是亮点,25.99万元和30.99万元,这数目很豪华。
但是在这个价位区间,市场上早已是强手如云。
阿维塔07、智界R7、智己LS6、极氪7X,特斯拉Model Y,各个凭借其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时尚的外观,哪一个起售价不比东风本田S7亲民 。

再看传统豪华品牌宝马X3,作为豪华中型SUV的标杆之一,拥有出色的操控性能和品牌价值,优惠后的价格也与S7有所重叠。
在同价位,同级别之中,续航不算长,性能不算强,智能驾驶基本等于0,车机系统不好用,这款车26万元起售,不知会有多少本田“死忠粉”买单?
事实上,从产品力看,S7并非毫0亮点:宁德时代电池、50:50轴荷比、双叉臂悬架、L2+智驾……但问题在于,这些配置在25万级国产车中已是“标配”,甚至更低价格也能实现。

“谁会为看不见的150万公里路试多掏10万?” 当用户更在意“冰箱彩电大沙发”时,本田的“工程师思维”反而成了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枷锁。
结合目前的舆论声音来看,S7的定价暴露出本田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中的傲慢与固执,缺乏拥抱消费者的决心和诚意。
一方面,沿用燃油车“品牌溢价”逻辑,忽视国产新能源已重构价值体系。

另一方面,本田仍然沉浸在昔日“本田神车”的美好幻想中,渴望延续“技术王者”的口碑优势。
一位资深车评人犀利总结:“本田的‘自杀式定价’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没搞懂中国新能源用户要什么——他们要的是价格击穿底线,而不是情怀击穿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