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内丹典籍《太乙金华宗旨》——第十章性光、识光

东巷文化 2024-03-14 13:03:25

《太乙金华宗旨》——第十章 性光、识光

吕祖曰:“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白',光非白耶。”

译注:吕祖说:回光运转的方法,无论是行时、住时、坐时、卧时都是在运转着。主要是告诉人们在练功中须要悟得窍穴,大道之妙,全在神凝炁穴。所谓神凝炁穴,就是光在窍穴处运转,其中有无穷乐趣。修道者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就是说炁在行住坐卧时照样运转。吕祖在前面第六章第八节曾说过“虚室生白”,但不要生出意念去辨别。

“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

译注:但有一说,在练功中从未见过光的,而见到了光,这就充分说明静坐已达到很深的程度。然而一旦见到光时,生出意念而着相于光,这就堕入到意识的境界,此光就不是性光了。你们不要管有光无光或真光假光,最重要的是什么也不想,不要生出意念来。

“何为无念?千休千处得。何为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日念不同。”

译注:无念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叫人看出是沉静休憩的样子,即使在正常的工作,但不显得忙乱,随时随地真炁都在运转。那么,“生念”到底是什么状态呢?就是“一个思念(思想念头)”持续一辈子,这就是正念,与平日各种杂念、妄念是不同的。”

“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药。”

译注:心就是思之器官。所谓思念,就是现在存在的心。此心就是光,就是生命的仙药。

“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鑑也。少刻即为识光,以其分别也。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无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译注:人看东西时,任眼看去,既未思考,也没识别,换言之,即主观、客观未分的直感状态,就叫作“本性之光”。这好像镜子照物是无心分别的,又好像水之映物也是无心分别的。但少顷,本性之光即变为意识之光了,因为心开始了识别活动。在镜内有影子时,其实已无镜了。在水面映着物时,其实已无水了。因而,对光的体验如果随着意识的识别,那还叫什么“真光”呢!

“子辈初则性光,转念则识,识起而光杳无可觅,非无光也,光已为识矣。黄帝曰:“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即此义也。”

译注:开始的体验是本性之光,然而一加思念,便成为意识了。意识一旦活动,本性之光就渺茫看不见了。象这样情况,不是说光不存在了,而是光已变成意识了。黄帝说:“发出声来不产生声,而产生响”,就是这个意思。

《楞严推勘入门》曰:“不在尘,不在识,惟选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与吾了不相涉,逐之则认物为已。

译注:《楞严经》入门书说:“不在尘(对象)之中,也不在意识(主观)之中,只选择根器(生身处)。”这种教诲,究竟是什么意思?所谓“尘”(对象),是外界的事物,就是“器界”。佛教把“器界”,看作客观的世界,与自己是无关的东西。然而,人如果追求外界事物时,就认物为己有了。这样,就会被物质所蒙蔽,而丧失本性了。

“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借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月之明无还也。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暗两忘之时,分别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惟见性无还,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念流转之见性,即“阿难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也'。”

译注:物必有“还”,主客观的活动是相互的。东西是由窗户和门拿进来的,归还时也必然由门窗拿出去。光明的东西来自日月,也必然还给太阳和月亮。我们把外界物质看成为自己所有,但结果终究不是自己的东西。所谓光明还给日月,见日月的光明又不想还了。本来日月放出的光辉就没想叫还回去,这种“还”是人的意识产物。天有无日月的时候,但人的本性不能不见日月,如果是这样,能识别日月者,就可能把它看成为自己的东西了。

在识别外界事物,还不能区别黑暗和光明的时候,就可能把黑暗和光明都忘了,既忘了,就没有什么识别的了。因此,在这种场合,有另一种“还”(不是和外界事物的关系)而是在内心里的存在物,人能真正看见自己的本性(明心见性),就没有“还”的作用了。在看内在物,想进一步看清时,这种“看”不是一般地看,而是看见本性了。此时,内心里也有“还”的连带性,但是这种“还”,是识别意识在转动中发现了“本性”才知道“还”的。

《楞严经》说:“阿难,你们在世上生死轮回,完全是由于心和眼的缘故。”其意就是心、目受外界物质的诱惑,迷失本性,识神为所欲为,才堕入轮回的。

“初入还辨见时,上七者,皆明其一一有还,故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传送识、阿赖耶识〔注二〕)非真不还也。最后并此亦破,则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

译注:开始琢磨“还”的意义,当分析“看”的意识活动时,上述七项(外物、拿来还回;日月;自己由外借来的东西;和外物之间有“还”的关系;除此之外,自己本身;内在物;见本性)皆明其一一有“还”的作用。

因此,要求得人的本性,人就必须完成超越“生死轮回”的修炼任务。要努力求得本性,在其过程中,就必带“八识”。此时,还不能说真正不“还”。待突破“八识”,进一步深领奥旨,才能真正见到“本性”,只有这样,才能算达到真不“还”的境地了。

“子辈回光,正回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着。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

译注:你们要注意,所谓回光,是回其先天的(未生前)“不还之光”,所以它不需要丝毫的意识活动。正如《楞严经》所说的,使你们堕入“生死轮回”世界的是这个六根(六个感觉器官);同样,指引你们成为有智慧而开悟了的人也是这个六根。因此,在修炼时,要“看破红尘”,“尘”与意识皆不用。

为什么?因为在静坐时,六根不能用,对感觉器官要闭,不能让其活动。如果要说用的话,仅能用其六根中的性光而已。

“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用根中之识性,毫厘之辨在此也。”

译注:现在的回光运转,不堕入意识的活动,就是在用感觉器官的本性了。堕入意识里的回光运转,就是在用感觉器官中的意识活动了。这两者之间,只有毫厘之差。

“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厘千里,不可不辨。”

译注:用心使光回转运动,这个光就是意识之光;放下心,不用心的回光运转,这个光就是本性之光。这种差别,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不可不辨。

“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则丹不结。”

译注:不切断意识活动,则元神不能复归正位。心不空,即如不万虑皆空,一尘不染,则金丹不结。只有洗心涤虑,深湛入静,则乾坤才能相交。乾坤交,才能结丹,道理就在此。

“心净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净,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见为空,空犹未空,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译注:内心清净,乾坤相交,则能结丹。心空无物,坎离相交,则能产药。内心不著一物,才是心净;内心不留一物,才算心空。看世上万事都是虚空,才是空。只看见空,还不能算作空。一面是空的状态,而又忘掉空了,这才叫作真空。

本章趣旨:

本章专讲性光、识光。用心加意识,即为“识光”。放下心、一尘不染,即为“性光”。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修道者,必须恬淡虚无,洗心涤虑,心如“明镜止水”,如明镜、不着一物;如止水、不起波纹。心净则结丹,能超凡入圣。反之,六根不净,被酒色财气所迷惑,识光用事,则堕入六道轮回了。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0 阅读:1

东巷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