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福/文

《百年长影》封面
感谢马青董事长免费提供了这么豪华、雅致的场地,感谢开元大酒店冯丽梅经理前前后后的无私付出与成全。感谢在场的各位读者捧场,遥问天各一方的读者朋友们上午好。在此,我还特别感谢17岁的盲人读者师苑容铭朋友和她的懂得大爱的奶奶来到现场弹奏钢琴为我们暖场、助兴,也感谢董扬、马五一两位年轻的朋友分别带着各自拿手的乐器作为礼物献给在场的各位。在读者之中,还让我感谢的是八十好几岁的朱振明老师、七十多岁的周义仁、马岩老师,六十多岁的马富贵老师以及主持人沈文慧兄弟及其帮手,还有我不能一一点名的各位朋友。
你们早知这个见面会没有赠书、礼物,也没有一杯茶的答谢,更没有邀请名人嘉宾加持,但各位因着一本小书的牵手,远道而来、牺牲周末,为我捧场,这使我非常感动。此时此刻让我们有着共同的心跳和面对面的热情互动,这在一个信息垃圾泡沫汹涌澎湃的时代是一份难得的幸福因缘和清静时刻,我感谢你们的无私参与和盛开在你心头那一朵因着追求真善美而曾鲜艳一瞬的玫瑰。
是的,玫瑰。当然,我无意于祈求谁现在当真把一朵玫瑰花现场赠予我。说实在的,那么时尚的玩法一定会使我感到尴尬、难受与汗颜。但我心却实向往别样的一朵玫瑰。在我看来,它是你读着我写下的这些文字时不由自主地涌来的一个会心微笑,你在读这本书时心灵深处感受到的一丝淡淡的触动,或者是你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对我的文字的一时认同和一个不为人知的美好祝愿!有了这些,我才不至于因为出书浪费了这么多社会资源与您宝贵的时间而惴惴不安了。
言归正传,下面我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出这么一本书的初衷以及我想表达的一点意思。
那是2023年的7月,我工龄满40年,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在随性整理电脑里储存在不同文档里的旧文时,忽然发现,我还竟采访过那么多人。而正是他们成为我人生某一阶段中或清晰、或模糊的人生坐标,见证了我的成长,一度还曾启发过我,感染过我,甚至影响过我,这何不把他们串在一起,变成为自己心头时时拨动着的一串念珠或一个念想?
更何况,在此之前,我不断把玩着张中行先生的《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不忍释手,总认为一个人在众人逐兔忙乱的脚步之外获取和拥有的那一时清醒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为珍贵的精神资源,每在念叨。
还不止此。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受命拍摄以青海八千子弟抗日为题材的纪录片《烽烟铁骑》时发现:我们关于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民间记录实在少得可怜,官方记录也只一时需要的梗概,没有任何具体细节。我认为,这,于牺牲在内地各个战场上的将近六千人的高原健儿是极大的不公!相反,日本战犯冈村宁次的日记里却不时地出现“马回子军”等词汇以及青海军人在中原大地上作战的蛛丝马迹,表达了他对这一支名不见经传的西北力量的不敢轻视。就是在做这部纪录片时,我心有隐疼,始终在想:除了官方记录,民间难道就没有一支笔在关心这一切以及一个时代的过去?
就在这样的长久反思中,我看见了再版的、记录清代历史一瞬的《热什哈尔·珍贵的露珠》,它使我嗅到了一个消失时代的气息,看到了暗夜里奋进者的不屈背影,听到了转身走远的魔鬼的狞笑,更使我懂得了一支笔对于民间叙事的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百姓早知、深知此理,但不知为什么却并没有付诸行动,在关键时刻一直不曾拿起过笔墨?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也是我读史时总难绕过的一个黑洞。
种种因缘就这样日积月累,最终在我的意识深处汇聚成了一条思考的溪流。对着它,我顺其自然地放出自己早已叠好的一支纸船,任其在清波细流中寻找它所属世界的那一隅精神空间了。
在我看来,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得见的事物、人物,或者看不见的暗物质都属于经典提到的众世界里的家庭一员,无论太阳月亮,还是中子质子,都各有轨道,各有天命的路径。一篇文章,一本书,一种文体,概莫能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自有它们腾空和落下的命运和轨迹。文章之道,当从这一切现象里发现和获取自己的坐标和生命价值。我说这一切,今天无非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在座的诸位都是文学爱好者,历史参与者,我让大家在拿起笔写作时,千军万马不要挤过独木桥。我的建议是,看能不能在他人看不上眼的荒地里留下自己的一行脚印和相关的笔墨?
我平时在给通讯员讲课时,总爱推荐《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当大伙儿都热衷于群雄逐鹿时,您不妨绕开那些热闹,在滚滚洪流的边缘或在不为人关注的冰点领域里注目、试笔,这视点,这凝视的一瞬或许会为您带来有着生命力的一方空间,真正地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园地。而正是这园地就是一个作家的精神空间,也是您在众世界之中为自己找到的一角精神坐标。为此,我期待着在今后的写作中与您同路。我想告诉诸位的是,我在写作时始终谨防着跟风炒作,更不愿被身不由己的潮流和阴影所收编、吞没和淹毁。
最后,请各位包容的是,书中有诸多不如意之处,特别是因着自己的疏忽而出现了一些错别字。对不起,还请您理解、包容。
再次感谢各位!感谢沈文慧兄弟及其团队成员近一段时间以来的默默付出。
2024、10、9 起草
2024、10、13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