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会轻言放弃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困难总是会迎难而上。为什么会养成这样的习惯,主要还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从小就被老师和家长教育要不怕苦难,要艰苦奋斗,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这种观念。而且这种观念还外延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说读书。
我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从小学就喜欢看,家里的各种类型的书籍我都看,不过总感觉不够看。后来上了大学,一有时间就扎到图书馆里看书,大学期间一共看了几百本。那时候想着全面发展,各种类型的书籍都会看一些,看完历史的,再看社会科学的,看完社会科学的,再看文学的,看完文学的,可能还会看健康之类的书籍等等。
对于看书,我有一种体验,如果自己能看懂的,跟自己思想有共鸣的,那看起来就非常爽,看得速度也非常快,看完以后神清气爽,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对于自己认知盲区的书籍,简直是味同嚼蜡,咬着牙看完也不知道到底这本书要表达什么意思。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样的书籍就不看了。但对于我来说,就会坚持读下去。总感觉不能半途而废,也坚信即使看不懂坚持读完对自己也有帮助。
可实际上,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我看不懂的书籍对于提升我的认知很有限。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读书了,我还跟她自豪地说:即使看不懂的书我也会坚持看完。本来想着她会夸我几句,比如“你真有耐心”之类的话。但我那个朋友居然说了一句:看不懂还要看干什么,为什么不及时止损?听到这句话,我简直醍醐灌顶。没错,世界上有那么多自己能看懂的书,为什么非要看自己不懂的,即使自己看了一半后放弃,也是及时止损,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本来工作那么忙,看书的时间就少很多了,如果再看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书真的是浪费生命。
后来看书多了才知道,我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沉默成本。这就好比你买了一些牛肉,回到家后闻了一下才发现有些变质了,有些人就感觉,已经买了,挺贵的,不如吃了吧。其实这样非常痛苦,吃着有味不说,还可能拉肚子,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而有些人就会选择直接丢掉,本来买到变质的牛肉已经有损失了,肯定不能吃了,不能再让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了。
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及时止损。比如说交友不慎,可能你刚开始认为一个人挺好,后来相熟后发现他缺点挺多,不值得交往,但碍于面子还硬着头皮跟他交往,搞得自己很痛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放弃跟他交往,及时止损。再比如你看一部电影,看了一半感觉没意思,完全可以直接放弃,没有必要看完,这也是及时止损。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生命宝贵,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学会及时止损,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