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沽镇,一个依水而建的小镇,镇子不大,却因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而闻名。镇上的人世代以捕鱼为生,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安稳。然而,最近镇上流传着一个诡异的传闻,打破了这份宁静。
传闻说,每到月圆之夜,镇外的吊桥上会出现一个吊死的鬼魂。那鬼魂身着白衣,长发披面,悬挂在吊桥的中央,随风摇曳。凡是路过的人,都会听到一声凄厉的哭声,随后便会被鬼魂缠身,不得善终。
镇上的人对此传闻深信不疑,每到月圆之夜,便早早闭门不出,连渔船也不敢离岸。然而,传闻终究是传闻,没有人真正见过那个吊鬼,直到那个夜晚。
二
李二狗是镇上出了名的胆大之人,他自幼父母双亡,靠打渔为生,性格豪爽,天不怕地不怕。对于镇上的传闻,他向来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些无聊的谣言。
这夜,正值月圆,李二狗和几个朋友在酒馆喝得酩酊大醉。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回家,免得遇上吊鬼。李二狗哈哈大笑,拍着胸脯说道:“吊鬼?老子倒要看看它长什么样!”
说罢,他摇摇晃晃地走出酒馆,朝吊桥方向走去。朋友们无奈,只得目送他远去,心中暗自祈祷他平安无事。
夜已深,月光洒在河面上,如同一条银色的缎带。李二狗哼着小曲,步履蹒跚地走在小路上。当他走到吊桥边时,酒意已消了大半。
他抬头看了看吊桥,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桥上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在耳边回荡。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吊桥。
刚走到桥中央,他突然感到一股寒气袭来,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他停下脚步,四下张望,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声凄厉的哭声,那声音如同从地狱深处传来,令人毛骨悚然。李二狗心头一紧,猛然回头,只见一个白衣女子悬挂在桥中央,长发披面,随风摇曳。
李二狗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欲逃,却发现双腿如同灌铅,无法动弹。他拼命挣扎,终于发出一声惨叫,随即昏倒在地。
三
第二天清晨,李二狗被路人发现,躺在吊桥边,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路人急忙将他送回家中,并请来镇上的郎中诊治。
郎中诊脉后,摇头叹息道:“他这是被鬼气侵体,怕是活不过今晚。”
李二狗的状况迅速传遍了整个小镇,镇上的人无不惊恐万分。他们纷纷来到吊桥边,焚香祷告,祈求平安。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接下来的几个月,每到月圆之夜,吊桥上都会出现那个白衣女子,镇上也开始有人离奇死亡,死状凄惨,仿佛被什么东西缠身。
镇上人心惶惶,渔船不敢出海,商贩不敢摆摊,整个小镇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四
镇上的老族长名叫张老汉,年过七旬,德高望重。他见镇上人心不安,便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张老汉说道:“传闻中的吊鬼作祟,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我已派人请来了临镇的捉鬼师,今晚我们便要一探究竟。”
众人闻言,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张老汉,共同对抗吊鬼。
当夜,月圆如盘,张老汉带领众人来到吊桥边。捉鬼师名叫王真人,手持桃木剑,身背法器,神情肃穆。
王真人说道:“吊鬼怨气深重,今夜我们便要将其超度,以免祸害人间。”
说罢,他命人在桥头设下法坛,点燃香烛,开始作法。随着咒语声起,桥上的空气渐渐凝重,四周的温度也骤然下降。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桥上出现了一个白衣女子,长发披面,悬挂在桥中央,正是传说中的吊鬼。
王真人手持桃木剑,大喝一声,剑尖直指吊鬼。吊鬼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声,随即化作一道白烟,朝王真人扑来。
王真人早有准备,口中念动咒语,桃木剑在空中划出一道金光,将白烟逼退。
吊鬼见无法靠近,便在空中盘旋,发出阵阵哭声,令人心碎。
王真人眉头紧锁,对张老汉说道:“这吊鬼怨气太重,必须找到她的来历,才能彻底超度。”
张老汉点头,命人四处打听,终于得知了一个尘封多年的故事。
五
原来,几十年前,镇上曾有一个名叫小翠的女子,生得美貌如花,与镇上的一个渔夫相恋。然而,小翠的父母嫌渔夫家贫,将她许配给了一个富商。
小翠心中不愿,便在成亲前夜,来到吊桥上,悬梁自尽。自那以后,吊桥上便开始出现她的鬼魂。
张老汉得知真相后,命人将小翠的遗骸迁葬至镇外的青山上,并为她立了一座墓碑,以慰亡灵。
王真人再次作法,口中念动超度咒语,吊鬼的哭声渐渐消失,化作一缕青烟,随风散去。
六
自那以后,水沽镇再无吊鬼作祟,镇上的人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然而,每当月圆之夜,人们总会想起那个白衣女子,想起她那凄厉的哭声。
李二狗经过郎中的救治,终于捡回了一条命,但他从此再也不敢提及吊鬼之事。
镇上的人为了纪念小翠,每逢清明时节,都会来到她的墓前,焚香祷告,祈求平安。
水沽镇的吊鬼传说,渐渐成为了历史,但那段凄美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尾声
多年以后,水沽镇依旧宁静祥和,吊桥依旧横跨在河面上,月光依旧洒在河水中,如同一条银色的缎带。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有人路过吊桥,仿佛还能听到那一声凄厉的哭声,随风飘荡。
然而,人们不再恐惧,因为他们知道,那是小翠的灵魂,在寻找她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