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夜雨入徽州——皖南行之一

山人说生活 2025-03-21 06:58:36

冒着淅沥春雨抵达徽州古城歙县时,已经入夜。

歙县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位于安徽省最南端,是古徽州文化发祥地,也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徽州的治所就在歙县,享誉海内外的徽州古城即位于歙县的徽城镇。歙县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之称。同时,她还有徽墨、徽砚、徽建、徽剧、徽菜之乡的美誉。

几十年前曾途经歙县去杭州。一眼所见,谈不上了解,更不熟悉,所以对我来说,印象中的歙县还是陌生的。此时置身于歙县的酒店,一时睡意全无。可惜子夜时分,外面的大街上已经灯火阑珊,没有可拍之景。不过这种与南京城的区别,倒也是徽州古朴的传统文化迷人之处。好在酒店大堂里陈列着砚台,歙砚是歙县的镇县之宝,天下无二,拍了几张照片发了说说,作为到歙县的小吟配图。

躺在旅榻,一时无眠,不由得想到“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句诗,这是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诗作。现在不少人喜欢拿这句诗来赞美徽州,表达徽州之美;更有旅行社用这句诗来做宣传徽州的旅游广告词。其实,他们可能理解有误,用的并不恰当。汤显祖这诗的意思,其实是说一生不合流俗的地方,就是连梦都没有做过到徽州来。痴绝:不入流俗。

汤显祖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因与官场腐败不合流,仕途屡挫,一气之下,干脆辞官回家,静心读书写作。汤显祖的入仕恩师许国就是歙县人,汤显祖正是在许国任主考官时,会试高中。按照我国传统习惯,汤显祖即许国门生。遗憾的是,在官场上,汤与恩师许国因政见不同产生矛盾,最后竟上本参奏恩师。师生反目,彼此都受到了伤害。汤显祖受到的伤害是贬官,许国受到的伤害是心里上的,被门生参本,认为做人太失败。所以在汤显祖被贬不久,他也请辞回到歙县老家颐养天年。

虽说无官一身轻,可是失去了俸禄,日子并不好过。友人吴序见汤显祖活得困窘,写诗劝他去徽州走动走动。友人自然出于好意,因为徽州当时不只非常富庶,而且徽商在朝廷里也很有势力。不少人都是通过到徽州走动,既打了“秋风”,还谋官成功。当然,友人可能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即希望汤显祖通过徽州之行,能够与恩师许国和解。反正不管怎样,只要去了徽州必有所得。只是清高的汤显祖不屑于此,他写了这首诗回绝了好友的规劝。全诗是: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人生都有梦想,只是汤显祖连去徽州的梦都不做,可见他的决绝。对他的气节,我极为欣赏和敬佩。只是后人谈及徽州之美,往往喜欢拿此诗来证喻,这就谬矣。其实,徽州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人民富庶,自然山水美若仙境,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何需画蛇添足!

想到这里,不禁莞尔:

一方名砚志春秋,

千度兴亡笔底留。

访古何须言旧梦,

春风夜雨下徽州。

——子夜抵歙县吟

一、砚街

晨起, 推窗即见粉壁黛瓦马头墙,这是徽建的典型标志。匆匆吃了早饭,便信步走出旅店。原来门外即徽州艺术品市场,可能太早了,各家门店都还没开门。穿过市场,前面即砚街,街上门店也都关着。以观光的心态在街上闲逛着,惊喜地看到一家门店开了。进门来观陈列的砚台,女主人一边忙着杂活,一边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这里的砚台件件堪称艺术品,精雕细琢,非常吸引人。问了一下价格,每件都在千元以上。可惜我不是书法爱好者,倘若网友静灵和朝花到此,肯定会对这些砚台爱不释手,说不定欣然解囊买两块也未可知。

7:30,我们一行全体开骑,目标是沿练江向深渡进发。

二、新安碑园

出徽州古城,过练江上的太平桥,即见太白楼。太白楼据说早先是临江的一座酒肆,因李白曾到此喝酒,遂改为太白楼。转过太白楼,骑行队伍停了下来。到这儿来游玩过的人说,这里是新安碑园,歙县一处必游景点。于是大家停车入院,游览碑园。

新安碑园紧挨太白楼,上面是披云峰。入园即碑廊,碑刻陈列,供游人观赏。可惜时间匆匆,大家几乎未能驻足,仅仅一瞥而过。碑园不大,但极有名。碑园依山而建,布局巧妙,设计精致。沿山道拾级而上,亭台楼阁,各居要津;曲折回廊,池塘水榭,小巧而精工;假山秀石,嘉竹花木,无不古朴高雅,虽属点缀,却浑然天成,宛若苏州园林。登高回望徽州古城,练江如练,江岸白墙黛瓦,参差十万人家,如诗如画。

拾级而上途中,见有一石碑高竖,上书“山中天”三个碑刻大字,细观,端庄敦厚,笔力雄健,乃书法圣人颜真卿所书。观摩良久,慨叹颜楷实在漂亮,果然天下第一,无人出其右也。

过回廊穿雅院,看披云小筑等,无非拍几张照片,证明曾到此一游而已。

下山从碑园内可入太白楼,楼内外间是一商铺,卖些歙砚歙墨等;太白楼正堂,一块“长天一勺”木匾下,挂着李白画像。左右墙壁上,无非几幅画轴,李白的诗,配上李白的形象图,几乎与别处名人名楼布置等一般无二。此外再无可观。

长天一勺,据说有李白平生不得意之寓意,果然字简而义深。

0 阅读:11

山人说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