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两位令人同情的老将:王继涛,高彦晖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6-11 09:10:40

远观近鉴宋朝人•83•两位令人同情的老将:王继涛,高彦晖

宋朝武将

《宋史·康延泽传》后有两位老将的附传,读来颇令人唏嘘。

两位老将中的第一位是王继涛,河朔(今内蒙古河套地区、鄂尔多斯草原)人。

王继涛少年时曾做汉高祖刘知远的亲随,后汉乾祐初年(948),被任命为“供奉官”,后历任作为皇帝近侍的各“司”如东染院、西染院、礼宾司、供备库等的副使。到后周,已升任右武卫大将军。

后周世宗平定南唐淮南地区,王继涛出任处于新区的天长军(治今安徽天长)驻军长官“军使”。显德五年(958),升和州刺史。

宋朝建立,王继涛任“左骁骑大将军”,升“左神武大将军”。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王继涛受命监督治开挖、修缮安陵(宋太祖父亲赵弘殷陵墓,汴京东南数十里)隧道。

王继涛大约懂得土建工程,当年十一月,宋朝出兵征伐后蜀,王继涛任“凤州路(治凤州,今陕西凤县)壕砦使”,承担开挖壕沟、修建堡寨任务。

经过作战,后蜀兴元(治今陕西汉中市东)投降,主帅王全斌任命王继涛代理知府。

后蜀皇帝孟昶投降,王全斌又派王继涛与宋太祖派在军中的近侍、供奉官王守讷押送孟昶到京城汴梁。但王守讷向王全斌进言,说王继涛曾向孟昶索要宫中歌女、钱财、绸缎,不适合。王全斌听从了王守讷的建议,留下王继涛,只让王守讷一人押送孟昶会朝。

不久,朝廷下诏,任命王继涛为彭州(治今四川彭州)刺史。

四川虽然平定,但形势混乱,更由于王全斌等措置不当,原后蜀军队在绵州(治今四川绵阳)叛乱,劫持全师雄为帅。全师雄率领叛军急攻攻彭州,王继涛与驻军监军“都监”李德荣拒战,李德荣战死,王继涛身中八枪,单人独骑逃回成都。

王继涛一向与皇帝的文字秘书、“通事舍人”田钦祚有隔阂,此时恰好田钦祚回朝,田钦祚向宋太祖诬告王继涛在四川有不法行为。宋太祖派人骑快马、走驿道征召王继涛,要当面审问王继涛。王继涛接到诏旨就上路,但在半道上却因病去世。

宋太祖也许在征召王继涛的过程中查明了王继涛遭人诬陷,并无罪责。在王继涛去世后下诏说:“故彭州刺史王继涛,在作战中率先登上城头攻打叛贼,身受重伤,没有等到褒奖、表彰就怀着未能实现的报国之志去世。要赐予他的家人粮食、钱财,给予优厚抚恤。”

高彦晖,蓟州渔阳(今北京密云)人。曾任辽国驻守瀛州(治今河北河间)部队长官。后周世宗北征辽国,高彦晖举城投降,升后周耀(治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阶(治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二州刺史。

宋朝建立,派遣部队征伐后蜀,高彦晖受任归州路(治今湖北秭归)先头部队长官“先锋都指挥使”。全师雄之乱,崔彦进派高彦晖与田钦祚一起征讨。二人率军进至导江县(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聚源镇导江村),与叛军遭遇,叛军据守险窄道路,在竹林设伏,宋军进入伏击圈盘,叛军发起攻击,宋军失利。

高彦晖对田钦祚说:“叛军势大,天又近傍晚,我们收兵吧,等明天天亮再战。”

田钦祚想逃跑,又怕叛军尾追,骗高彦晖:“您拿着国家丰厚的俸禄,遇到叛军就畏缩,是怎么回事?”

高彦晖无奈,指挥部队再次冲锋,田钦祚乘机潜逃。高彦晖独自率领部下十余名骑兵奋力战斗,十几人全部战死,时年七十余岁。

高彦晖是一位熟习边防事务的老将,他的死讯传到京城,宋太祖非常痛惜,下诏:“故阶州刺史高彦晖,率领部队征讨叛军,奋不顾命,垂老之年,牺牲在刀箭之下,国家将永远为之痛心,也将永远悼念他,不能忘怀。要赐予他家粮食、钱财,给予优厚抚恤。”

王继涛、高彦晖两位老将的死,都与所谓“领导身边的人”有关,粗豪武将与这些整天瑟缩于领导身影之下、全副身心无时不在琢磨“领导意图”以讨领导欢心,而又自我感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视天下如无物的人相处,受其辖制、坑害,几乎是常态和必然。

只是两位老将,窝囊、丧命于屑小如田钦祚之手,实在是过于让人扼腕叹息了!

宋太祖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